分享

抓住这个窍门,香港导演也能拍好内陆电影

 抽屉电影 2023-09-11 发布于陕西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对于美好产生排斥?估计是美好多了,美好滥了,美好将丑恶排挤的无容身之地了。因此,我们会排斥,会感觉到有失偏颇,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这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当这些条件并不存在的时候,美好依旧是美好,美好依旧是一种人们更喜欢的品质,更是一种人们互相追求的世界。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就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遭受了重大的自然灾害,灾害面前,南方孤儿院的大批孤儿面临着粮食危机,此时此刻,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导们主动向中央请缨接管这些孩子们。于是,“三千孤儿入内蒙”就成了一段佳话。几十年后,其中一个孤儿的弟弟跑去内蒙寻亲,她想要找到曾经被妈妈狠心拉下的姐姐,于是,这段尘封的历史得以云开雾散,一个美好的故事缓缓地展开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将着眼点放在了少数民族身上,发掘出来了他们曾经光辉灿烂的故事,同时也将这个现在已经不为人知的故事展现给了广大观众。这是一件值得称颂的故事,也是一件值得被广大创作者举一反三的案例。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掘出来好故事,而我们发掘出来好故事的根基在于人民,在于我们走下去看到的真实的存在过的历史中的人民。

尔冬升在这件事情上走在了前面,一个香港导演能从自身的环境局限中走出来真正的睁开眼睛看看自己背靠着的内陆,且发掘出来了这个并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一大批的内陆创作者。在内陆创作者依旧是臣服在西方电影创作框架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尔冬升的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的先遣之作。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叙事框架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即使是我们使用了这种不是很完美的叙事框架,但我们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评论认为《海的尽头是草原》这是一部平庸之作,因为前半部分讲述的故事没有太大的起伏,也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瞬间,总之,太平了,平庸到让人感觉不到某种美好的存在。然而这种美好却是真正存在的,存在于整个故事中间,即使是故事被认为是平庸的。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得故事呢?一个故事,就一定是惊心动魄的吗?不一定,我们需要的二是一个故事,并不是一个必须要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事实,但也不必是让人感觉到心头一颤,流连忘返的事实。现实中的故事有的是属于惊心动魄的,但更多的是平实的,或许没有太多的波澜,但依旧是一个好故事。

就如同本片的故事核心“三千孤儿入内蒙”,乍一看,这就是一个被一些人认为是主旋律的故事,但是主旋律的故事就不是故事了吗?我们非得一个故事必须要启程转折,必须要感人至深,必须要惊心动魄,必须要完美无瑕吗?不是这样的啊。平实的故事也是故事,生活中哪来那么多的起伏,又有谁是每天都在激情燃烧中度过?

或许,这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却是一部足以达到了及格线,甚至于可以在十分制中获得七分的作品,为什么,因为它真正走进了历史,真正从我们的历史中找到了可以歌颂的故事,即使整个故事被一些人批判,被一些人瞧不上,但这种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尔冬升导演的目光中能发现原本应该被更多人发现的故事,这种行为值得推崇。

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我们却很少有发现美好的眼睛,当这个眼睛出现了以后,一些人却对于这双眼睛太过于苛求,甚至认为这双眼睛没有发现自己想要让它看到的故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恰恰相反,艺术本应该是多管齐下,百花齐放的。我们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标准也应该是从自己出发,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如果仅仅是照搬别人的教科书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就很尴尬,别人也不了解你,别人的讲述更是代表不了你。

我们需要的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的人,更需要的是讲述我们自己故事的方式。我们不缺好故事,我们不缺好的素材,我们缺的是那些认为自己也可以的人,缺的是那些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自信的真正的中国创作者们,只有他们自信了,只有他们敢于平视这个世界了,我们的作品才能更好的走向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好作品才能真正的层出不穷。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