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军校科长认出一学员是他的八路军老团长,将其逮捕后枪毙

 雨夜听荷yu 2023-09-11

1950年3月的一个傍晚,在西南军政大学的食堂门口,繁星已然隐约闪烁,夹杂着人群的嘈杂声,这里上演了一幕戏剧性的插曲。

人群中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的老团长”,颤抖的声音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不可能,你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你就是我的老团长,大家快把他抓起来!”

此时,全场的目光聚焦在军政科科长王玮和一个年轻学员的身上。

原来,王玮端着餐盘准备离开时,不小心撞到了那个年轻的学员。正当他准备道歉时,他惊讶地发现那人看似熟悉。

他绞尽脑汁地回忆,终于想起这个学员就是自己昔日的八路军老团长刘子仁。然而,当他喊出“刘子仁”的名字时,对方先是一惊,随后慌乱地摆手否认。

王玮坚信自己的判断,果断地抓住刘子仁的手,命令周围的人将他拿下。按照常理,下属遇到老上司,应当毕恭毕敬,而老领导也会感到欣慰。然而,刘子仁为何矢口否认,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事情还要从1940年说起,这一年的年初,中共南地委书记李忠道分别收到了彭雪枫发出的两封密电。电文的内容大致是:

派遣南地委书记李忠道前去做耿蕴斋和吴信容的思想工作,争取让他们回归部队。如果他们仍然冥顽不灵,则设法将他们带回司令部。同时,要求刘子仁密切关注这两支部队的动向,配合行动。

图片

那么,彭雪枫为何突然要对两名八路军干部采取强制措施呢?让我们重新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耿蕴斋在191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他还是国民党萧县县党部执行委员。然而在19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投入到了敌人阵营当中。

在西安事变中,他因为公开发表反蒋言论被革职。七七事变后,由于积极动员民众参加抗日工作,他不久恢复了党籍。

1929年3月,耿蕴斋调任萧县抗敌总队总队长。随后该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特务团,他担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

图片

然而,对于这次职位上的调整,耿蕴斋非常不满意。他认为自己把队伍拉起来的,为何要将他“明升暗降”。从那以后,耿蕴斋发了不少的牢骚。

吴信容于1910年出生,是安徽萧县龙城区业庄乡吴八庄人。1929年,他担任了萧县六区联防团团长。在萧县被日军攻占后,吴信容不甘心故土被日本鬼子霸占,因此他毅然决然地组织起六区有志青年,建立了一支抗日自卫队。他担任队伍中队长一职,带领部下向县维持会发动进攻。

在此之后,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二十大队组建完成,他成为该部队的大队长。尽管吴信容的部队并不强大,却做了几件大事。

比如说,秘密潜入敌军营地,成功擒捕了汉奸纵衍棻,并立即处决了他。此外,战士们经常伏击日军,扰乱敌人的行动。

图片

然而,小规模的力量无法取得太大的成就。为了能够更顺利地发展,吴信容带领部队加入八路军。从那时起,他的部队被整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而他本人则成为了六旅副旅长兼十八团团长。

然而,与耿蕴斋一样,吴信容将部队视为个人私有财产,非常迷恋权力。1940年秋,六旅旅长谭友林被派往延安开会,吴信容认为理应自己升任旅长。然而,组织决定任命老红军饶子健为旅长。

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日伪势力与顽固的国民党派系交织在一起。派出经受考验的饶子健担任旅长显然更有利于部队的稳定发展。然而,吴信容却一直心怀不满,满腔怨言。

加之当时部队分散在各处游击,团长、政委和参谋长各自带领一个营进行活动。对此,吴信容抱怨道:“别叫我副旅长,也别叫我团长,我只是一个营长。”后来,他干脆带着该营单独活动。

图片

1940年12月初,耿蕴斋未经组织同意私自带领一个警卫连从涡阳县返回萧县。耿蕴斋与他率领的部队重返萧县后,他再也不愿受制约。

他听说与同为萧县人的吴信容也将部队单独拉出来,目前正处于单独活动状态,于是率部赶往吴信容所在地,两人联合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攻守同盟”。

这个刘子仁虽然深得彭雪枫的信任,但他却是个心怀不轨之人,参加革命完全是出于被形势逼迫,他一直心系升官发财。这样的投机钻营之人立场不坚定,一旦发现形势不对,就会立刻转换阵营,谋取个人私利。

刘子仁得知耿、吴二人拉帮结派,开始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政委蔡永才一直未采取行动。直到蔡永才前往旅部汇报工作时,刘子仁谎称自己率部外出作战,并将部队从另一方向靠近了耿、吴二人所在地,并建立了联系。

1939年12月12日,刘子仁扣押了上级派到他们团的七八十名干部,随后耿蕴斋和吴信容也扣押了20多名干部。

经过多方努力,耿蕴斋和吴信容最终释放了被扣押的干部,但他们并没有回头。他们三人带领2000人投奔了汤恩伯部,令汤恩伯感到非常高兴,并任命刘子仁为苏鲁豫皖边区挺进第一纵队副司令。

图片

然而,耿蕴斋在背叛后依然只得到了一个虚头衔,没有实际权力。相比之下,吴信容的行为更加令人愤慨。他不仅残害同胞,还与敌人和伪军勾结,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了许多伤害。

在战争年代,善良可能会遭遇不公正,但恶人终将付出代价。耿蕴斋带头叛变,对于被剥夺实权感到不满,在国民政府也未能得到重用,这与他墙头草的本性和缺乏军事才能有很大关系。

解放战争结束后,耿蕴斋离开了汤恩伯部,主动投降并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耿蕴斋真心悔过,加上他并未做过太过分的事情,根据组织讨论的决定,他只是被关押了一段时间。被释放后,耿蕴斋回到老家开始务农生活,但不久后因病去世。

吴信容投降之后,始终未能获得汤恩伯的信任。汤恩伯视他为卧底,时刻提防他,从不重用他。因此,吴信容非常后悔当年的叛变选择。

图片

在临终之际,吴信容告诉弟弟:“请把部队重新带回新四军吧。”吴信容的弟弟完成了哥哥的遗愿,让部队重新回到了新四军的怀抱。

刘子仁当时同样未能获得汤恩伯的信任,他立即选择投靠日军,成为了伪军师长。在日军投降后,他又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国民党新编54师的师长。

1949年,刘子仁看到国民党已经不行,他率领部队在四川巴中起义,起义后上级没有快速审查,还安排他到西南军政大学进修。

图片

刘子仁心满意足地认为:“我真是一个识时务者,每次换边都能过上好日子。”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刚到西南军政大学没多久就遇见了自己曾经的老部下王玮。

尽管他极力否认自己的身份,却被无情戳穿。最后,刘子仁被送往河南,在吴芝圃的监督下被处决。

总的来说,必须承认,耿蕴斋和吴信容一样,将部队视为个人私有财产,并且表现出相当的权力欲望。他们的背叛给组织造成了伤害。而他们各自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背叛终将受到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