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永的真实人生,并未“奉旨填词”,晚年还曾做官,官声甚佳

 静逸阅读 2023-09-11 发布于北京

柳永是北宋最著名的婉约派诗人之一,他精通音律,一生创作了大量广为传颂的作品。

【柳永并非被皇帝把名字划掉】

柳永科举屡试不中,一生穷困潦倒,据说是因为他所作的词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惹怒了皇帝,把他的名字划掉,说这样的人只适合去填词。因此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此来讥讽皇帝不识货。

柳永

实际上,这个说法只出现在民间的笔记中,而且把柳永生活的时代都搞混了。柳永是宋真宗一代的人,他在宋真宗朝三度落榜,但是很多笔记中都把他未能考中的原因归咎给宋仁宗,其实宋仁宗才是放宽录取尺度,使柳永得以考中进士的那个人。

【流连江南,名传天下】

柳永出生于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从小学习诗词写作,很早就显露才华。

15岁时,柳永在家乡游历,游览名胜中峰寺,写了一首《题中峰寺》的诗: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19岁的时候,打算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但是他在经过杭州的时候,一下子被这里的湖光山色迷住了,沉醉在听歌买笑的生活中。

从咸平五年(1002年)一直到景德四年(1007年),柳永在杭州、苏州、扬州流连了6年之久,早把科举应试的事情抛在脑后,全心全意地挥霍他的青春时光。

游戏中的柳永形象

也就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柳永创作出了很多流传甚广的作品,柳永也因此而名噪一时。

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任杭州知府,柳永写了一首词去拜谒孙何,被孙何大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柳永的这首词也让杭州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位多情的才子。这首词就是著名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任满,回京任职于太常礼院,柳永又写了一首词,追忆何孙何在杭州游历的快乐时光,这首词是《玉蝴蝶》: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孙何回京后,柳永也离开杭州,前往苏州和扬州,这段时间,他又写了《双声子·晚天萧索》和《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等词,为苏杭一带的文人歌女广为传唱。

【科举屡试不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这时柳永已经25岁,终于想起来还要进京赶考,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南的烟花柳巷,来到北宋的京师开封。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柳永参加了当年的会试,他自信满满,以为自己必定“魁甲登高第”。

但是柳永没想到,他的才华在写科举文章时根本用不上,写婉转动人的词句和写严密整齐的试卷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在这届考试之前,宋真宗特意下旨,凡是“属辞浮糜”的一概不要。

于是,张榜之日,柳永名落孙山。

宋真宗

宋真宗并不是为了专门针对柳永而下的那道诏书,他也不可能有精力去专门针对一个举子,宋真宗这么做,是为了扫除当时读书人中间崇尚浮糜的风气,想要为朝廷招揽一些真正能治国经世的人才,柳永用写婉约诗词的手法来写发表治国见解的文章,肯定要被淘汰。

柳永为自己的落选感到非常愤慨,写下了《鹤冲天》这首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就是在这首词中,出现了“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样的名句。

有人说,柳永是因为写了这样的句子,引起宋真宗的不满,所以才把他从会试考中的名单中划掉,这是不对的,他们弄混了次序,事实上是柳永先落榜,后写的这首词。

明代文人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中,甚至把淘汰柳永的罪名安到了宋仁宗头上:

永自作词云:“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后有荐于朝者,仁宗日:“此人风前月下浅斟低唱,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无复检率。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其实,宋真宗、宋仁宗都没有故意不让柳永考中,而且柳永也没有从此就“奉旨填词”,流落江湖。相反,他仍对中举出仕没有失去信心,几年之后,他再次参加科考。

柳永画像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主持的科举会试,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

天禧二年(1018年),柳永与长兄柳三复同时参加会试,发榜之日,柳三复进士及第,而柳永则又一次落榜。

天圣二年(1024年),宋真宗已经驾崩,宋仁宗继位,柳永第四次参加科考,没想到,换了皇帝,柳永的结局没有变,仍旧不中。

柳永这次是真的被命运打败了,他不再抱考取功名的希望,伤心地离开了京城,也与他在京城的情人离别,写下了最著名的那首《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开京城后,柳永由水路南下,靠填词为生,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境况也越来越差,盛名之下,依旧穷困潦倒。

【命运的转机】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这年宋仁宗亲政,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从鄂州赶赴京城,终于和他的兄长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总算有了出头之日。

宋仁宗

柳永对宋仁宗十分感激,做了一首《倾杯乐》来赞颂他,其中有“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的句子。

宋仁宗的这次特开恩科,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中有记载:

癸未,诏曰:“朕念天下士乡学益蕃,而取人之路尚狭,或栖迟田里,白首而不得进。其令南省就试进士、诸科,十取其二。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尝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

考中后,柳永马上就被封了官,任睦州团练推官,柳永喜悦不已。

后来柳永又历任余杭县令、浙江定海晓峰盐监、泗州判官、著作佐郎、西京灵台山令、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等。

柳永晚年得中,为官颇有政绩,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名宦”。

皇祐元年(1050年),柳永因年老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柳永墓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词人的影响非常大,他幼时多才,少年得意,因科举屡试不第,半生颠沛,晚年得中,为官甚有政声。

这才是柳永真实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