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天好习惯】养成法探究运行成效报告

 舟夜书所 2023-09-11

                               【21天好习惯养成法探究运行成效报告

永州市蓝山县民族中学   周应琦

一、调查发现

依据自己扎根一线三十年的教龄与二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及论坛与同行交流,以及走访调查社会、家长、学生过程,结合所发出的100份校园学生养成习惯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习惯很不好。主要存在有这些现象;

1、缺乏完整的时间观念。我们身边有些孩子做事情喜欢拖拉磨蹭,如假期作业总是拖到临近开学时才去完成,父母叫吃饭也是在电视机前久久不愿离开,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马上就来”可迟迟不来。这种懒散与拖延症于个人于团队有害无益

2、缺乏自我管控能力。比如课堂上经常会发现讲小话、搞小动作、东张西望三心二意听课的同学,不能集中精力跟进老师的教学思路,尤其是上课铃响了以后还在优哉游哉;

3、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做事没有计划、不讲过程、毫无目的,变化无常。不整理书包,不整理书桌,不整理卫生工具;

4、缺乏言行一致的自律性。凡事随心而动,随性而动,朝令夕改,谈不上任何自律与自觉。

5、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会遇到一些同学学习上一出现困难书就读不下去了,无法继续坚持自己的目标,想要放弃。做事怕失败,一遇到失败,就难以坚持,甚至变得萎靡不振。

6、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放不了手,孩子下不了手,存在严重的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

正如雷锋同志所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这些表现的本质透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积重难返了。那么,如何根除一种陋习,坚持一种良好习惯,养成一些优秀的习惯,为自己的人生铺设阳光大道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习惯养成”,曾留下一段颇有见解的定义:“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的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

所谓习惯是指从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意义十分重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二、理论依据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有言:“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习惯即命运, 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

据医学研究,人的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l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l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的来源。同样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美国知名牧师威尔 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就证明了这一说法。中国知名咨询师冯伟所书《21天习惯养成法》也详细说明了。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因为你一不留意,你的坏情绪、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你又回到从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这样一个一个坚持你会发现,很快你就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了。多次的练习,就等于是上了一个台阶,然后盯住下一个不要停,继续去做,才能到达山顶。

这就是“21天培养好习惯”法则的设计原理,其具体要点如下:

①一定坚持这个习惯21天以上。

②让感受到新习惯带来的好处,感受到成功的自豪。

③勇于挑战自己的心理障碍,把培养好习惯当作一次洗心旅行。

④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持久力、抗诱引力。

⑤将计划写在纸上,并告诉你周围的朋友,给自己制造一种压力。

⑥给自己立规矩,坚持每天大声读出自己喜欢的座右铭或励志口号。

⑦完整好三个环节,作好计划、每周一评估、坚持月小结。只要有进步就鼓励张扬自己。

⑧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优秀的习惯会让自己人生之路铺满鲜花与阳光。

行动就从现在开始,坚信自己:只要坚持21天,丢掉一个坏习惯,形成一个好习惯。

三、目标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和安全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每带一届学子我都计划在初中三年内不定期分期分类践行“21天培养好习惯”计划,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重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1、总体三项目标

通过“礼仪习惯”行动,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通过“生活习惯”行动,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通过“学习习惯”行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2、学段三层目标

第一学年: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蓝山县民族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主要从“三管十不准”方面落实好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养成习惯。

第二学年: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有针对性的自查互纠,革除陋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效的学习习惯。

第三学年:通过团队检验,强调自主管理,恪守良好习惯,做到持之以恒的自理自律,养成终身受益的生活好习惯。

四、过程方法

1、方案制度定方圆

班主任老师(或团队主管)首先通过半过月左右的时间细致观察班级学生在养成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精选出当务之急要改决的问题。然后召集值日班长制定“21天培养好习惯”周期实施方案,从目标内容中选好侧重点结合观察问题设计“21天培养好习惯”【  ______  五点】打卡记录表、提出宣传口号、制作理论指导课件、组建管理小组、筛选精良督察员成员。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班主任与班长等小组成员一定要在班上大张旗鼓地召开专门会议串讲“21天”法则与实施流程,以及要注意的关键点。鼓动同桌或好友相互牵制发挥监督作用,这样效果更好。核心成员工作到位,指导每个学生把发放的“21天培养好习惯”【  ______  五点】打卡记录表张贴在醒目处,尽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这样践行者无形之中有压力、约束力,可以更好地起到监管作用。

2、指导监管增力度

在“21天培养好习惯”践行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毅力、坚持与强有力的监管,保证计划不半途而废。在指导孩子行为完成从“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中,第一周因为兴趣作用而难度不大,最难熬过的是第二周“由刻意到自然”。此环节考验的是毅力与恒心,综合同学们的经验介绍,监管者、陪伴者、赞助者非常重要,抓住时机,“四力”齐发,运用好“赌气、断路、雄起、自信”八个字。

瞄准前头的榜样。监管者给执行者树立一个见贤思齐的榜样,采用激将法:他曾经与你一样或还不如你,他成功了你凭什么不行?赌气!

感恩亲切的陪伴。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一直在与你风雨兼程,是你坚定不移的陪伴者。你不但不感恩,还要放弃这难得机会,半途而废。你对得住谁?断路!

珍重他人的鼓励。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人总是要面子的,那么多的赞助者在看着你,欣赏你,一片叫好,你好意思打退堂鼓吗?雄起!

相信自己的坚持。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努力坚持,功到自然成。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自信!

打铁虽需自身硬,边锤分量不可轻。这一周里,指导、监管、陪伴、赞助的力量会让你如虎添翼,巧渡难关。过了这个分水岭,第三关就在“自然中留心不经意”,参与团队借鉴中稳中求胜了。

3、中途督查有小结

当然,“21天养成计划”中的21天并非具体的限制数字,真正要使新的习惯稳定与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需要比21天更长的时间,只是后期的坚持没有那么辛苦而已。那么,为了加固自己的成果在旅途中可以采取一些一路鲜花一路歌的措施,设置中途加油站是必不可少的。“革命的红旗究竟能扛多久”就看中途如何采取加固措施了。相对个人来说关键是多求夸赞式激励措施,如每天如数如质完成任务后送自己一面小红旗;利用日记形式记录自己的经历产生成就感;书写阶段性心得体会查漏补缺,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相对于班级团队来说需要团结上进捆绑式前进,如通过主题班会、成果分享会、阶段小结、比、学、赶、帮、超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以活动评比促谁做得好,如此利在个人好在集体,班级整体素养会全面提高。

4、集思广益话桑麻

每一期“21天培养好习惯”打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认真的比较、总结、反思、提升,过程要完整,还要充满仪式感地通过大会小会大张旗鼓表彰,这样师生才有成就感,才会把优秀的习惯作为光荣传统延续下去,发扬光大。后期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收集好的经验集锦,主题班会经验介绍、通报表扬、物资奖励、宣讲好习惯形成带来的实惠等。尤其是收集优秀同学的快速养成经验进行推广学习,树立榜样人物。

下面我以“学会养成日常整理”的良好习惯为例全过程实录:

① 发现问题 :

在平时的班级巡视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课桌内物与课桌周围摆放杂然相陈,不会分类、不好取放、不整齐、不美观。由此联想到学生寝室内务整理以及家庭内务整理,决定运用“21天培养好习惯”改变同学们的不良习惯。改变从我做起,做好内务整理,享受美好生活。

②制定方案:

以此为突破口制定“开学五点”培养好习惯活动方案(目的、内容、督管小组成员分工、口号、时间安排、整理要求、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叠好床上被、穿好身上衣、摆好门前鞋、带好进校牌、放好桌内书。

③宣讲口号: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的辛苦是为了明天的微笑”。

④前期程序:

宣讲仪式班会、发放“21天培养好习惯”“开学五点”打卡记录表、张贴并高呼口号、寻找确定联谊助力者、监管者,管理小组培训指导(一般以四个相近好友为好)。

⑤雕刻第一周:

这一周执行者由"刻意,不自然"去学会整理物品的习惯,因为新鲜感、好奇心愿意去做,但欠正常、欠及时。需要监督者时时提醒、处处细心劝导、甚至激将法去点燃执行者的斗志。

⑥苦度第二周:

关键的第二周陪伴者很重要。在执行者快要打退堂鼓的时候,需要陪伴者(父母、师长)以身作则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利害关系,切不可半途而废。

⑦加油第三周:

在看到希望的时候,中途加油,鼓励前行的方式十分有效。我们通常采用奖励的方法有:送红旗、写日记、读口号、结对子、分享经验、班会小姐、评比奖励等,改善条件、创造条件为执行者呐喊助威。"不经意,自然"而慢慢有意识去顺从思想行为一致了。

⑧成果展示:

同学们在个人、小组、班集体坚持“21天培养好习惯”计划满足天数以后,让成功的人尝到甜头,让他们的好榜样去感染周围的人,这样才能巩固成果,持之以恒。监督者与管理者要善于抓住执行者精彩靓丽、激动人心的风景点拍照留念,收集成果,快乐分享。尤其要树榜样,公选出几位“成功之星”载誉推广,形成气候。

⑨后期巩固:

通过第一、二阶段艰苦的培训以后,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已在执行者(同学们)脑海里形成了意识,在第三阶段的稳定期中我们只需要不定期或偶然性的提示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习惯便在其人生的道路上扎根、开花、结果了。

五、成果展示

1一批典型树榜样

每一届经过几个周期的培养下来,我们的团队拧成一股绳勇往直前,容合大成,炼成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德育生,树立了一个个守纪典范,每一届的班级团队也成为了学校“先进集体”的领头羊。在精心培育过程中,经过家校的认可与自己突出的表现,我们公推了一些在县城周边都有影响力的同学,成为学弟学妹的楷模。

152班,雷一鸣,复旦大学毕业学生;(闪光点:自律能力形成。初高中学习上能静心、能自主独立,个人在外租房学习,不需要家人陪护,具备持久的自我管控能力。)

152班,曾念成,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闪光点:自我管控能力形成。学习上静得心、坐得住、学得进、善思考,具备刻苦专研精神。)

186班,黄子瑜,湖南科技大学在读学生;(闪光点:办事条理习惯养成。做事相当有计划、有目标、有规律。)

186班,陈  思,首都师范大学在读学生;(闪光点:刻苦耐劳品质形成。学习上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尤其敬业、谦卑做得很好。)

208班,雷雨泽,永州市第一中学在读学生;(闪光点:自我管控能力形成。展示与克制能力并行。)

208班,黄家康,永州市第四中学在读学生;(闪光点:进取精神形成。行动非常有目标性,不获全胜不收兵。)

260班,杨洲,蓝山县民族中学在读学生;(闪光点:礼仪习惯形成。做事细心工整、处处以礼待人坚持得很好。)

260班,张航菡,蓝山县民族中学在读学生;(闪光点:礼仪习惯形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一切行动听指挥。)

……

每开展一期我们都推出前五名“成功之星”,几届下来一共产生了100多位具有标杆作用的学生。以上几位同学是成功的典范。

2、点点硕果传经验

我们开展的“21天培养好习惯”于今三届有余,最先由所带班级开展到年级组、学校推广,进而在“国培”苑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国培”2021蓝山县初中骨干班主任教师工作坊研修整校推进项目主打产品)。现在全县很多学校在效法或拓展式学习运用,普遍受到家长与广大师生的好评。通过仔细认真的资料收集,成果整理,我们有以下可喜收获:

  精选学生“21天培养好习惯”心得(反思)60篇装订成册;

  精选学生的优秀主题班会活动教学设计、课件、视频、课内外活动精彩照片,制作“相伴有你  精彩无限”系列工作记录册;

  建立【舟夜书所】微信公众号平台,设计专题栏目推广“21天培养好习惯”工作经验资源。

  收录经验介绍讲座资料六份、活动示范课资料10堂;

  收录湖南“华声在线”专题新闻报道三篇;

  树立了10位典范性“成功之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培相长,其乐融融。春风夏雨,秋收冬藏,我们收获了成长;我们补足了灵气;我们养成了好习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路上,我们师生情投意合永远是学习者、思考者、探索者、合作者。三尺杏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用不老的爱与榜样沁润祖国之花,携手共进实现伟大中国复兴之梦。

六、反思提升

从152班开始我就提出了【21天培养好习惯】养成法,在一系列的努力工作中,真正看到成效的是在186、208的时候。一路走来,师生共舞,快乐分享快八年了,回首反思,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点上要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活动的自觉性。部分学生缺乏培养好习惯的认识,不主动不自觉无兴趣,因此引导与管理者要千方百计增强参与学生的幸福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触摸到人生路上养成好习惯的实惠。

二要保障活动的持久性。好习惯的养成本身就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是脚踏实地的坚持,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吸取新内容,培养工作应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要落实活动的实效性。谨防培养内容与人物身份、工作、学习、生活脱节,应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让同学们做到养以致用,用有所获。

                                              2022.3.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