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迪厄:经济人的三大假设成立吗?

 投沙斋 2023-09-11

既然我无法再继续详细展开这一个问题,我也已经说明过,接下去我要分析最后一个问题。我曾说过,要重建经济交换体系,第一步就是必须用场域概念来取代市场概念,第二步就是必须用具有惯习或秉性的经济施动者概念取代经济人概念。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实际上是一个学术人(homo academicus)(我只是通过拉丁语谐音而想到这一点的):经济人理论是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谬论中的一个例子,即把学者的思想放进施动者的头脑里。这很常见: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总是不断地暴露出这种滑坡;语言结构主义也不断陷入这种错误。经济人是一种超级经济学家。我们可以引用莱布尼茨的格言,上帝的计算形成世界Cum Deus calculatfit mundus),意思是:只有当上帝来作计算时,那种经济世界才会被制造出来。经济学家所假设的理性计算者是一种畸形的虚构,即便是最专业的经济学家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我总是引用奥斯汀的话:他把学究谬误(scholastic fallacy)称为一个处于闲暇状态(skholè)的人的谬论,那个人会把过紧迫生活的人的行动描述成好像也处于闲暇状态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说经济人=学术人

这种经济人理论应该得到澄清。由于我之前已经讲过了一些,所以这里我就讲得快些。在美国,它的支持者被称为鼠派(RATs,Rational Action Theory,即理性行动理论),而它的反对者则叫猫派(CATs,Collective Action Theory,即集体行动理论):前者为个体理性行动而战,后者为集体行动而战。而惯习概念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使我们能摆脱这种对立,摆脱这场宏大辩论。鼠派人类学中最典型的表达可以在乔恩·埃尔斯特的书中找到(其中一些已经被翻译成了法语),那是极端主观主义的,埃尔斯特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萨特[所提出]的问题,例如主体的恒定性,计划的恒定性,这些并非偶然。我说得非常快(而且很糟糕……)是为了那些跟得上并且会去阅读的听众能受益。今天,在乔恩·埃尔斯特这样的哲学家以及加里·贝克尔这样的经济学家那儿,这一理论展示出了最激进的表达。我曾多次提到加里·贝克尔,这位最近的[1992年]诺贝尔奖得主,把经济学家中相当常见的傲慢[hubris,希腊语原意为过度、过分、骄傲]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家庭论》一书的序言中说,他试图发展一种家庭经济理论,并写道:“今天的经济学方法假定个体从其基本偏好中获得最大的效用,这些偏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变化,不同个体的行为由显性或隐性市场来协调。经济方法并不局限于物质商品或欲望,也不局限于发生货币交易的市场,而且它也不从概念上区分重大或次要决定,以及情感或其他决定。事实上,经济方法为所有人的行为、所有类型的决策以及人们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提供了一个适用的框架。”因此,这种经济理论构成了一种自称适用于一切的泛逻辑主义(panlogisme)理论。它认为个体和集体(公司、议会、市政当局等)都是计算的施动者,其行动可以被解释为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导向。它的这套逻辑,既解释国家也解释家庭;婚姻也被理解为一种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交换服务,就像是企业之间的那样。这种泛逻辑主义哲学认为,个体是服从理性期望的主权施动者,即对未来的理性表征能够导向一种对未来的完全理性的关系。

第一个命题:这样的个体有一种偏好系统,正如经济学家们所说,这些偏好是外生、有序且稳定的,但人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埃尔斯特(各位可以读他的书并试着论证)在他的演讲中不断地从规范性命题(“经济施动者应当做”)转向实证性命题(“经济施动者做”)。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关于理性行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能性条件的问题,而且假定经济施动者始终处于理性行为的位置,描述理性行为就意味着描述一个衡量所有经济施动者的标准,无论他们是否有能力开展理性行为。因此,从经济逻辑的角度来看,经济行为不融贯的底层无产阶级(例如,他会买一套六卷本的百科全书,却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电费)就被默默地用处于计算状态的人的理性行为所构成的规范来衡量,不言而喻,我们从未质疑过为了处于计算状态而必须满足的那些(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方面的)条件。同样,正如我之前多次说过的,理性愿望的前提是与未来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可能性条件:如果我们对现在没有最低限度的控制,我们就不可能对未来有能把握先机的想法(例如在生育方面)。由于没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对理性行动和理性的经济人的描述自身就是规范性的;这是一种可怕的种族中心主义的看法。这一理论可能都不适用于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那些教授们自己的经济行为,但当它被应用于芝加哥贫民区或发展中国家时,它就成了一种合理的指责。
第二个命题:所有的行为都被设想为是工具性的(这里,诸位会想起对我礼物所作的分析)。在这里,人们会假定以手段/目的、主体/客体的二元论来思考所有的行为,并假定施动者是工具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够用以下术语来思考社会关系:“这家伙对我有什么用处吗?”“我给了他这些,但他能回馈我吗?”等等。但这一哲学是假想出来的,并假定了所有社会施动者都愿意、倾向于、并能够接受和采用这一哲学。

第三个预设:经济个体们都是自主的。对这一传统的批评者谈到过“原子人”(atomic man);这些原子人,换句话说,沦为一个没有门窗的单子(monade),除计算能力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们只通过自利的交换进行互动。在我看来,这些就是经济人的三个基本公设。

有一件事我想事先声明,仅仅是为了希望诸位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听取我接下去要说的话,否则你可能对此会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感觉:我的一些读者(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把我的研究描述为一种功效主义。鉴于我将要告诉各位我的研究情况,我想你们会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把我诠释为一个功效主义者的。然而我可以一笔带过,因为我已经以寓言推理的方式谈过了关于交换礼物的要点了。我只想以更抽象的方式重申我所作的一些分析,主要是关于交换者的策略,尤其是他们与未来的关系,都是不涉及明确计算的实际策略,它们位于前存(protension)而非计划的逻辑之下。我们也可以对最商业化的经济交换进行同样的分析,就像我对交换基础的人类学、对礼物所作的分析一样。我将要展开的这种行动哲学也适用于家庭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企业行为。这里,我将尝试回答向我提出的问题的第二部分:虽然公司往往配有智囊团,更广泛地说,配有理性知识的工具,但据我观察,它们所作的决定很少是纯粹以利润和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理性计算。
我提出的假设是,个体、家庭、消费者以及企业的经济决策,并非基于经济施动者的理性意识,而是基于我所说的惯习,即作为产生系统性和实践性偏好行动的原则的秉性体系(我将对此进行解释)。我用一个类比来帮助理解:这种惯习的一个特例是品味(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食物的品味,以及对衣着的品味,或对性伴侣的品味——在17世纪就叫做“爱情品味”)。品味是一种混合的分类原则,它通过连续的生活经验获得,并且超越了任何明确的审议而指导着施动者的选择。“我喜欢它”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一种选择行动,但其原则是没有选择的,惯习是所有选择背后的非选择性的原则。而说“非选择性”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代表了某种命运、某种宿命,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所有选择中的这种非选择性的原则总是受制于它所产生的选择效果的影响:因此,它可以被连续选择的效果所影响和改变。将惯习看作经济选择的原则,可以避免一系列我眼中致命的选言(alternative)谬误: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二选一(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之间,鼠派与猫派之间),机械论与目的论之间的二选一(人类的行动是由原因还是由理性所决定的?),还有在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讨论中非常流行的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二选一,即分析还原到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还是个体集合。这些选言命题在我看来都是虚构的。我将试着向诸位展示惯习的概念如何使它们消失。
本文节选自《经济人类学》“第九讲”

密涅瓦·新锐思潮

《经济人类学:法兰西学院课程(1992—1993)》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

[法]帕特里克·尚帕涅

[法]朱利安·杜瓦尔 等 编

张璐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7月

瓦解“理性经济人”神话

挑战主流经济学理论

刘少杰| 王宁| 朱国华| 张生| 蓝江| 吴冠军 

联袂推荐

当布迪厄将经济学的视域引向社会基础的时候,他就挑战了当代主流经济学

布迪厄证明了当“经济人”这一假设脱离了时间维度,就成了纯粹的虚构

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国当代社会学大师,也是世界上阅读量、引用量最高的社会学者之一。曾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法兰西学院、欧洲社会学中心等机构任职。主要著作有《区隔》《实践理论大纲》《国家精英》《世界的苦难》等。

内容简介

从古式社会到当代社会,我们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经济革命——从礼物经济到 “银货两讫”经济的革命。不过,一些学者试图将后一种经济模式应用于我们的整个生活世界。经济人类学便是对此提出挑战的一门学科、一种知识。

对于这一论争,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于1992—1993年在法兰西学院开授了“经济行动的社会基础”课程,本书便是这门课程的实录。在课堂上,布迪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一种撼动经济科学主流地位的经济人类学理论:它用具有持久秉性的施动者概念挑战以理性计算能力为核心的经济人概念,用由权力关系和象征性斗争构成的经济场域概念挑战纯粹、完全的市场概念。布迪厄希望以一种替代理论方案,批判经济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想象,恢复“经济”一词在当代世界的灵光。

目录

    编者说明
    第一讲 1993年4月1日
    序言:重提经济学问题。理性行动理论。经济行为与经济世界的祛历史化。礼物的情况。礼物现象学进路(德里达)。礼物的人类学分析。重新整合生活经验,做实践理论。科学所摧毁的时间。学究观点。
    第二讲 1993年4月8日
    听众提问:哲学家的无畏。回礼之于礼物的错误映射。超越礼物的主客观。三种差异。前资本主义经济对计算精神的阻挠。经济秉性与集体压抑。魅惑的经济关系。集体无知的基础。失落乐园的乡愁。
    第三讲 1993年4月29日

    适应规则与自欺欺人。象征性商品经济。对经济行为的历史与经济条件的遗忘。可计算性的产生。
    第四讲 1993年5月6日
    象征性革命与范畴的颠覆。经济世界与经济话语的共同起源。计算意识的普遍错误。交换模型。挑战与蔑视的打击。集体期望(1)。礼物与权力。集体期望(2)。
    第五讲 1993年5月13日
    经营经济学的局限与象征经济学。通过象征性交换建立持久关系。持续重建信念。市场的帝国主义神话与对商品化的抵制。经济关系的象征性维度,以劳动合同为例。消费中的象征逻辑。理性行动的经济条件。
    第六讲 1993年5月27日
    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一种非历史的演绎主义。一种双重的祛历史化。为了一种历史主义的理性主义。市场的定义。纯粹理论的历史条件。
    第七讲 1993年6月3日
    无法被定义的市场。自相矛盾的经济理论。作为力量场的经济场域。经济场域的内在趋势。区分效应与竞争。
    第八讲 1993年6月10日
    马克斯·韦伯的市场概念。间接冲突。哈里森·怀特模型。同源性与消费者的两阶段选择。与韦伯的三重决裂。国家创造市场:以个人住房市场为例。
    第九讲 1993年6月17日
    听众提问。经济场域的分类之争。经济人的三个公设。选言谬误一:个体与集体。(社会的)有限理性。选言谬误二:目的论与机械论。目的性的幻觉。选言谬误三:微观与宏观。
    布迪厄作品中的“经济行动的社会基础”课程的情况
    朱利安·杜瓦尔 
    后记 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经济理论无能为力的替代方案?
    罗贝尔·布瓦耶
    附录一 法兰西学院年鉴中的课程概要 
    附录二 人名索引 
    附录三 术语索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