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倡女入宫?没门!

 木兰良朝 2023-09-11 发布于吉林

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武宗李炎听说扬州倡女善于作酒令,命令淮南监军选十七个倡女进献。倡女,即唱女,歌舞团女演员 。监军请节度使杜悰(我帮您查字典了,读从)一同来选。他还说,既然天子有令,那就多选点美女,经过系统培训后再献上,不信得不到皇上的赏识。

没想到杜悰一脸正色,说:“监军自受敕,悰不敢预闻!”监军您已经自行接受了敕命,但我杜悰绝不敢参与!您还是自便吧。

杜悰是杜牧的堂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说是唐宪宗在位时,看到宰相权德舆招到了一个好女婿,文采飞扬的翰林学士独孤郁,非常羡慕,希望也能给自己的掌上明珠岐阳公主找个乘龙快婿。他便让赵国公李吉甫负责此事。 

大臣接到圣命哪敢怠慢,立即布置让各家子弟报名,然后由歧阳公主挑选。但令人意外的是,皇帝招驸马,却无人问津。原来岐阳公主自出生起就独受唐宪宗疼爱,凡是她想要的,无不一一满足,不管是天上的星星还是高山的雪莲,都得摘。凡是她讨厌的,不管是大活人还是什么东西,都得立马“消失”不得再出现。要是娶了他,就得天天提着脑袋过活,说不定哪天小命就丢了,这谁能受得了啊。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看来也不都是那什么回事啊 。在贵族子弟纷纷退却之时,杜悰却自告奋勇说,既然大家都不敢娶公主,那我愿意娶。

唐宪宗得到消息很高兴,立马就封杜悰为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驸马都尉。杜悰敢于不听监军的,也是有缘由的。

监军再三再四没皮没脸地邀请杜悰,杜悰坚决不从。监军恼羞成怒,连夜写了一个情况报告,历数杜悰罪状,详详细细洋洋洒洒呈报给皇上。

李炎看了监军的奏表,面无表情,一句话也没说。皇上身边的大臣们察言观色,揣度一番,纷纷说,我们去请节度使,不信他不从。

李炎说:“敕藩方选倡女入宫,岂圣天子所为!杜敕不徇监军意,得大臣体,真宰相也。朕甚愧之!”敕命藩镇选倡女入宫,然后终日沉缅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之中,岂是圣明的天子所该做的,我听信宦官意见,真是糊涂呀。杜悰不顺从监军的想法,深得大臣的体统,真是宰相人才,我非常惭愧。

李炎立即下令,让监军不再选歌女入宫。甲辰日,就是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任杜悰为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

杜悰受命入宫致谢,李炎慰劳他说:“卿不从监军之言,朕知卿有致君之心,今相卿,如得一魏征矣!”你不照监军的话去做,我已知道你持节守正,有辅佐爱护君王为尧舜的用心了。今天我以你为相,就如同得到了一个魏征啊。   

李炎是唐文宗的弟弟,唐穆宗与宣懿皇后韦氏之子,也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唐文宗病重时,诏立李炎为皇太弟,废了太子。唐文宗去世后,李炎即位,改年号为会昌,贬逐牛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为相,但渐渐李党独掌朝柄,李炎便开始打击宦官势力和削藩。监军就是皇帝派往各镇及军中监督统帅和军事行动的宦官。他还利用宦官收复昭义镇,削弱藩镇割据势力。李炎还派兵击败回鹘,稳定漠北,谋划西域,进一步巩固了统一,使社会安定。会昌五年,李炎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院财产和良田,史称“会昌法难”从表面上,武宗灭佛看是佛道两种宗教的矛盾斗争,基其实也是武宗崇道抑佛的必然结果,是他政治震摄的一种体现。所以说唐武宗李炎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他重用杜悰,一方面是褒奖正直,通过杜悰拒选倡女入宫, 验证出这个人非常正直,有是非观念,不一味阿谀奉迎;另外一方面也是欲擒故纵,通过先让宦官行事,再不理睬监军告状的行为来警示宦官,让他们都老实点儿。李炎能胜过皇太子当上皇帝,哪会那么愚蠢,随随便便就召歌女入宫,给人昏庸糜烂之口实?

再说杜悰。他在宣宗时任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懿宗时做右仆射、判度支、和凤飞翔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歧阳公主下嫁杜家后,并未作威作福,骄奢跋扈,而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因操劳过度,早早去世。估计她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但古代医学不发达,即使是皇帝的女儿也不是什么病都能被治好的。杜悰则活到八十岁,绝对是高寿了。

在各种腥风血雨的运动之中,杜悰一直稳如泰山,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当然不仅因为他是皇亲国戚,还因为他秉承祖父杜佑的处世哲学,不依附权贵,得以安然度过政变危机。所以你看,不是刚正不阿的人就一定受排挤不被重用,也不必处心积虑使出各种手段往上爬,诤臣遇明主,实乃两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