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宗羲之孙,制《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明确台湾和钓鱼岛归属

 苍苍文艺 2023-09-11 发布于浙江

黄宗羲之孙,制《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明确台湾和钓鱼岛归属

乾隆三十二年(1767)某一天,山东泰安县丞、修职郎、儒林郎黄千人,把一卷手绘长轴舆图铺在供桌,轻轻抚过纸上的万里江山,抬头望向墙上的画像,道:“祖父,孙儿修订并印制成您的旧刻舆图了,如今名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顿了顿他慨然道,“大明也罢,大清也罢,中华国土终是一统了。”

画像中的黄宗羲着浅褐长衫,戴灰色幅巾,手执一书,长须深目,清癯削瘦,面容不威自严。黄千人从他的深目中读出欣然宽慰的意味,祖父似乎在说:很好,《舆地全图》增补成天下全图,我心甚慰……

黄千人,字证孙,号谔哉,晚号榆陔,孺名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黄宗羲之孙,黄百家次子。国学生,考授州同,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借补山东泰安县丞。敕授修职郎,例授儒林郎。乾隆三十二年(1767)他将黄宗羲的旧刻《舆地全图》修订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以下简称《大清全图》)并付梓印制。

《大清全图》题识如是:

康熙癸丑,先祖黎洲公旧有舆图之刻,其间山川、疆索、都邑、封圻靡不绮分绣错,方位井然。顾其时,台湾、定海未入版图,而蒙古四十九旗之屏藩,红苗、八排、打箭炉之开辟,哈密、喀尔喀、西套、西海诸地及河道、海口新制犹阙焉。

既自圣化日昭,凡夫升州为府、改土归流、厅县之分建、卫所之裁并,声教益隆,规制益善。近更安西等处扩地二万余里,悉置郡县。千人不揣固陋,详加增辑,敬付开雕,用彰我盛朝大一统之治,且亦踵成祖志云尔……塞徼荒远莫考,海屿风汛不时,仅载方向,难以里至计。鲜见寡闻,恐多舛漏,幸海内博雅君子厘正为望也。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清和月吉,余姚黄千人证孙氏重订。

康熙朝至光绪朝年间,《大清全图》系列舆图颇为盛行,许多版本遗存至今。其中以黄千人版《大清全图》最为出色。

康熙十二年(1673)黄宗羲刊刻《舆地全图》;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阎咏刻《大清全图》,此图基本轮廓沿用黄宗羲《舆地全图》,题识其所据底本和绘图过程,“余姚黄黎洲先生旧有舆图,较他本为善”;乾隆三十二年(1767)黄千人重新绘制《大清全图》;嘉庆年间又有以黄千人《大清全图》为底本摹刻的各版舆图。

(四明山  作者摄)

黄千人版《大清全图》长115厘米,阔106厘米,图中列明古琉球国、安南(越南古称)均是大清附属国,古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和日本九州之间。清《使琉球记》记载,清朝大使官员经过海路前往琉球国册封国王时途经钓鱼岛,出使人员登岛进行“酬神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一路平安,明确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证据,同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作为清朝一府的标识。

《大清全图》东至朝鲜半岛,西至葱岭(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北至黑龙江,南至万里石塘(今南海诸岛)。山脉以形象画法表现,图说中之图例表示各级行政区域;省界以不同颜色区别。图中黄河源绘于星宿海、鄂灵湖、查灵湖等三个湖泊,与黄河源头实际的位置相去不远。

(四明山  作者摄)

《大清全图》四周用海岛和文字表现西方各国的行政建置,分别标注出大西洋、俄罗斯、身毒国(古印度别译)、暹罗、日本、朝鲜等;欧洲各国则在图左侧,以小岛屿表现;若干地名、国名旁分别以文字解说背景知识。

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幅嘉庆十六年(1811年)刻本《大清全图》,墨印着手彩,未注比例;分切八条幅挂轴,全图拼合整幅为134×235厘米,覆盖范围东起日本,西抵温都斯坦(印度),北至俄罗斯界,南至文莱国,欧洲各国均以小岛屿形式列于图左。

(四明山  作者摄)

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千人去世后,其子黄储文携侄黄绍頫、黄绍颙再次修订舆图谬误。嘉庆七年至十一年(1802-1806),黄储文重新刻印《大清全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大清全图》第一部登录号1085、第二部6945、第三部11644,单色,分别是黄千人初刻初印本、初刻后印本和黄储文增订重校刻本。地图右下角均有前述“康熙癸丑,先祖黎洲公旧有舆图之刻”题识。

黄宗羲一门数代,在这一片朝代鼎革的国土上,呕心沥血一百三十多年,除了留下《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煌煌文化巨著,也留下了浩浩荡荡的纸上万里江山。

(四明山  作者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