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由于疼痛部位近心窝处,古人又称“心痛”“心下痛”等。胃痛可见于西医学的胃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等疾病中。 胃痛的辨证 实 证 【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 1. 寒邪犯胃:胃脘疼痛暴作,胃寒喜暖,得热痛缓,口不渴,喜热饮,恶心呕吐,或伴恶寒发热,苔薄白,脉弦紧。 2. 肝胃不和: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每因烦恼郁怒而加重,苔薄白,脉象沉弦。 3. 饮食伤胃:胃脘胀满,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4. 气滞血瘀: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虚 证 【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 1. 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恶凉,按之痛减,饥则痛甚,得食则缓,形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脉虚软。 2. 胃阴不足:胃中嘈杂而饥,但饥而不欲食,胃脘隐然灼痛,但痛无定时,咽干口燥,但不多饮,食少便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如何治疗胃痛?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氏针灸”传人,陈宁主任说: 胃痛的基本治法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以胃之下合穴,俞穴、募穴,手足阳明经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脉及腧穴。可以用“简易指针疗法”,以指为针施以揉法(了解具体方法,可点击《中医治不寐,指针疗法助入眠》阅读更多内容),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配合灸法和拔罐法。 主 穴 主穴共分为2组,交替使用,指针疗法按揉每日2~4次,每穴3~5分钟,每次20~30分钟。第1组为中脘、内关、胃俞、足三里;第2组为章门、手三里、脾俞、公孙。 第1组 中脘 ![]() 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第2组 章门 ![]() 章门:在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左右对称。 内关 ![]()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三里 ![]() 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胃俞 ![]() 胃俞: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对称。 脾俞 ![]() 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对称。 足三里 ![]()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公孙 ![]() 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配 穴 按揉主穴之后再按揉配穴,同样要求有强烈的酸胀感。 ✦ 病因:寒邪犯胃 ✦ 配梁门、外关 ![]() 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 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 病因:肝胃不和 ✦ 配期门、太冲 ![]() 期门: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或触及动脉搏动。 ✦ 病因:饮食伤胃 ✦ 配建里、梁丘 ![]() 建里: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 ![]() 梁丘:在股前区,髌骨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 病因:气滞血瘀 ✦ 配膈俞、血海 ![]() 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 血海:在股前区,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 病因:脾胃虚寒 ✦ 配天枢、上巨虚 ![]() 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 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病因:胃阴不足 ✦ 配滑肉门、三阴交 ![]() 滑肉门: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 方义提要 胃的合穴足三里,可疏通胃气,导滞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配穴,善治心胸胃病痛;背俞穴脾俞、胃俞是脾胃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脾之募穴章门、胃之募穴中脘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属俞募配穴法,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病证。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穴,能够通利腑气,理气止痛。 注 意 事 项 指针疗法注意事项: (1)指针疗法手法揉动范围的大小,虽然可以酌情增减,但手指尖端不能离开穴位中心,否则就失去穴位及手法的作用。所以整个手指的运动范围,恰如画一个圆锥形,即手指尖端为圆锥尖,而指的上端则为较大的周围范围。 (2)揉法在指针中应用较广,施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体弱病重者宜用轻手法,病轻体壮者宜用重手法。反之亦然。否则不易收效。 (3)指针疗法手法宜轻柔缓和,开始治疗时先由轻入重,忌用重刺激手法。 (4)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指针疗法。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穿孔等重症的患者,不宜进行指针疗法,应立即就医采取措施。 (6)施术部位局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时,不宜进行指针疗法。 (7)患者在进行指针疗法、灸法、拔罐法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选择适当的体位。 “简易指针疗法” 可配合灸法和拔罐法 辅助治疗胃痛 有效缓解症状 但不可代替常规治疗 情况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本文作者:陈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