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着了喝藿香正气水?大错特错!!!

 凤凰杏林学堂 2023-09-11

文末有福利,快乐学习好帮手

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知识不迷路

“动而得之”为阳暑

“夏月受寒,静而得之”为阴暑

何为阴暑???

时值三伏天,很多人室外活动大量出汗后立刻吹空调、喝冷饮、冲冷水澡来解暑,往往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亦或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此为伤阴暑

根据中医理论,伤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与暑热之邪胶滞侵袭机体引发,常常在夏季由于过度贪凉而导致。

三伏天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天气炎热,加上降雨多,就形成了天然的湿热环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间段,亦是阳气最盛,湿气最重的时节。由于湿邪黏腻,易损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再加上暑热为阳邪,不仅会煎灼津液,还会使毛孔张开,津液被迫外溢,出汗过多导致津液损耗,所以三伏天容易出现气虚津亏的情况。

中气内虚,加之过于贪凉,可导致风、寒、湿邪与暑邪乘虚侵袭机体故而出现阴暑。症状常为身热头痛、无汗恶寒、腹痛腹泻、神疲倦怠等。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特别是既往有慢性病史、平素体质较弱、老人、儿童、孕产妇、生理期女性,更容易诱发此症,三伏天尤应加强防护,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何解阴暑——藿香正气/

盛夏始,伏天至

若起居饮食不调,不慎出现阴暑症状,藿香正气散可解阴暑。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祛湿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可内外兼治,表里双解。

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能解表;辅以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同时兼化湿邪,三药合用,共奏解表化湿之功,相得益彰。方中佐以厚朴、大腹皮祛湿消滞,半夏、陈皮理气和胃、降逆止呕;桔梗宣肺利膈,以畅气机;湿邪留滞体内可导致脾不健运,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则湿邪可化,故方中又佐以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以助运化。各药合用,使风寒得解而寒热除,气机通畅则胸膈舒,脾胃调和则吐泻止。

藿香正气系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藿香正气散,组方药物偏辛温,不适用于预防和缓解因高温、暴晒等原因引起的阳暑(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疲乏,甚者虚脱等),错误使用可能导致中暑症状加重。

此外,目前以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的藿香正气系列制剂有很多种,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那么如何选择这些药品呢?下表列举出了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的对比[1]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属于中药饮片制成的药物,其中藿香、苍术等药材含有挥发油,为了提取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在制药过程中需要使用乙醇进行浸渍和提取。因此,成人在选用此类中成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产品成分说明,如药物成分说明中标注有含有乙醇辅料的藿香正气水,服用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呋辛酯等)、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以及格列齐特、格列吡嗪、胰岛素、华法林,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即出现身体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如不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轻者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重者需立即就医治疗。

服用含有乙醇辅料的藿香正气水时,还需避免驾驶机、车、船,避免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避免操作精密仪器儿童或哺乳期妇女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选择含乙醇辅料的藿香正气水,可选用不含乙醇的其他藿香正气类药剂。

/ 君药藿香,可饮可食 /

盛夏始,伏天至

中医养生讲究“夏养三伏”,三伏天是调养虚寒类疾病,培补阳气的时节。但三伏天湿气较盛,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而藿香正气散中的君药藿香,其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恰好能够化湿运脾有助于培补阳气,非常适合用于夏季食疗方。与偏凉性的绿豆、薏苡仁相比,藿香性味辛微温,对于脾胃虚弱的老人及小孩也可适量食用。

【凉拌鲜吃】

鲜藿香焯水后凉拌,具有散寒祛湿、预防夏季感冒的功效,适用于平素脾虚便溏,或舌苔厚腻的人群。

【煮水代茶】

藿香搭配菊花或佩兰,可达到解暑醒脾的功效,适用于夏季自觉身体沉重,食欲不佳的人群。

【煲汤】

藿香还适用于煲汤,如藿香甘草脊骨汤(藿香5克、甘草5克)、藿香茯苓鲫鱼汤(藿香5克、茯苓10克)、藿香陈皮鸡汤(藿香5克、陈皮7克),均适用于平素畏寒,脾胃虚弱,易感疲乏的人群。

此外,藿香虽好,也不宜过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上火、胃肠刺激,正所谓养生之道重在平衡,只有把握有度,才能到达最好的养生效果。

本文作者

杨  卉

医学博士,主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余。擅长中医脑病,中医养生康复及妇幼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万莹,刘梦,陶晓倩,等. 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2023,42(5):330-334.

—    E N 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