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味中草药:防风

 子君zijun123 2023-09-11

又来沈本了,一周前还是茫茫雪地。白雪不知何处去,迎来满地是春风。晚饭过后,院外走一圈,回来之后,明显感觉到头皮发紧,灌了满脑袋的风。因此有感,借中药防风,给您讲讲中医的风邪……

防风,伞形科植物,白色小花,叶子独特,入药用根,饮片似党参,因党参出其后,所以党参又有防风党参之称。性喜凉爽而耐寒,生长北方,东北尤良,名关防风。顾名思义,能祛风,可解表、胜湿、止痛,又能止痉、止泻、止血。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配伍应用,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


防风也是最常用的草药,喜凉爽而耐寒,生长野外,估计您看着并不陌生。北方常见,产自东北尤良,名关防风


防风伞形科植物,白色小花,叶子独特,在野外很容易辨认出来。


防风部入药。


饮片似党参,之前我们经过,党参在明清之后才列入本草,防风应用则始自《神农本草经》,所以党参又有防风党参之称。


风的特点与风邪致病

天人相应,在中医的世界里演绎得淋漓尽致。老祖宗根据自然界的特点,把自然推演到人身,总结出了很多和自然息息相关的疾病特点及规律。今天要讲的“风”就是一个特别的典型。需要讲一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正常天气,称之为“六气”,如果六气异常,导致人体生病,就不能称之为气,而改名称之为邪,叫做“六邪”,又叫“六淫”。我们说的“风邪”是能引起人生病的风。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中,风邪为首,很少独行,它能煽风,鼓动其它病邪,一起侵犯人体。因此您常常能听到如下的词:风寒、风热、风湿、风燥……

风向上刮:刮风时,风能够把地面上的纸片、树叶吹到天上。风邪:风吹在人身上,也向上吹,吹到人上半身,因此上半身容易着风。肺伤风就咳嗽,脖子伤风则僵硬,脑袋伤风会头痛,脸上伤风还会口眼歪斜,俗称吊线风。

风吹门开:风能把门儿刮开,不多解释了。风邪:风也能把人的门刮开,人的门是肌表、汗孔,中医称之为“腠理”。伤风之后之所以会出汗,就是因为风把汗孔吹开了。风还能吹开鼻孔,因此伤风而流清涕。

无孔不入风能吹到各个角落,大风之下,不留死角。风邪:虽然上半身容易受风,但大风之下,寒风袭来,人体的每个骨节都被吹透,甚至寒风入骨啊。所以风湿病人,疼痛遍及每个骨节。

善行数变风速很快,动作迅速,因此叫它善行;风向不定,常常改变方向,因此称为数变(数:音硕,多的意思,数变就是多变)风邪:人体感受风邪,也会出现善行的表现,所以有的人风湿关节疼痛,忽而腿疼,忽而肩疼,像会走一样,中医形容为“游走不定”;荨麻疹也是因为受风得病,起皮疹时,瞬间遍及全身,一会儿却突然消失;还有皮肤瘙痒,也和风有关。这就叫做善行数变。

风能摇动:小风数枝随风摆动,大风树冠来回摇,台风树根连根拔。风邪:人体内的小风就会出现肌肉跳动或抽筋,大风则头晕天旋地转,台风则突然跌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风有响声:风吹树叶哗哗响,风越大响声越大。风邪:人体内的风也会响,肝风起来时,耳朵就会嗡嗡叫;头痛犯时,也能感觉到脑袋上的血管duang duang 跳;拉肚子之前,肚子里边还会咕噜咕噜叫,这都是因为有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名词除“善行数变”“百病之长”外,您肯定在网上、书上查不到。中医教材总结风致病特点为: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因为话语文绉绉不好理解,所以小编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改动。风向上刮、风吹门开、无孔不入、风能摇动、风有响声,这样改动是为了形象为您讲解,加深印象。如果借用小编理论,请标明出处

上述是借风的特点阐述风邪致病特点。还有一个特例,借助风的特点,还能帮助治疗疾病。这个特点叫做:风能胜湿。

风能胜湿:风胜湿,理解起来有点儿难。举个例子就明白了。衣服晾在户外,怎么才能干的快?不是天多热,而看有没有风。刮点小风,风一吹,水湿自然就干。这就叫做风胜湿。文章开始小编借崔护桃花做打油诗:“白雪不知何处去,迎来满地是春风”。东北虽然天气转暖,但仍很寒冷,最高也就零度徘徊,本溪郊外厚厚的白雪之所以能迅速退去,也正是借助春风的功劳。借东风:老祖宗正是观察到了风能胜湿的特点,在治疗湿性疾病时,会加入除风药借东风而帮助除湿。


防风的药用价值

明白上述风的特点与风邪致病,您就自然明白防风的功效了。

祛风:防风之所以能叫防风,顾名思义,它能够祛风,常常用于治疗风湿病、风疹病、瘙痒症等等。因为防风祛风,还具有如下功效:解表、胜湿、止痉、止泻、止血,无不与祛风有关系

解表:感冒中医称为感受风邪,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和风邪有关。因为防风能祛风,所以也常用来解表治疗感冒。

胜湿:风胜湿已经讲的很清楚了,防风用来治疗风湿,除了祛风,还顺带除湿。

止痉痉就是抽搐的意思,防风祛风,所以能治疗抽搐。但常常配伍其它药,作为配角儿。

止泻:很多学中医的人,始终就不明白防风为什么能止泻。虽然治疗泄泻的痛泻要方里有防风,但还是不能理解。如果您理解上边我说的风能胜湿、风有响声,就自然明白为什么肠鸣泄泻需要加防风了

止血防风止血,常常用于痔疮便血或肠道便血,这种便血,古人称之为“肠风下血”,相信您又明白了吧。

正因为防风能够治疗各种风病,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配伍应用,因此有人称它为“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又有“风药之润剂”之称。


怎么用防风呢?

防风不太适合喝茶,如果应用,最好熬过。仅介绍几个小方法吧:

爱感冒:还记得昨天的白术吗?补脾气而能强卫气,那个方子叫“玉屏风散”。如果总爱感冒,说明表虚,容易着受风邪,因此玉屏风散里还加入了防风,另加黄芪加强补气。如果您近期总爱感冒,或感冒后老觉没有好利索,可以自己熬点玉屏风。适量应用黄芪、白术、防风,按照1:2:1比例熬水喝。


关节痛:特别是女生,蘸凉水就觉手指缝疼,通常是因为感受风寒,可以用我之前讲过的生姜,配合今天的防风,适量选用,煮水外用泡手(不是内服)。小编还有其它很多方法,请您持续关注,等讲到适合的草药时再补充上来。


老寒腿:冬天骑摩托或电动车,膝关节不活动,就容易进风;还有冬天单裤过冬,也会腿痛,这种老寒腿,除了寒邪,还有风邪,治疗时,最好配合祛风药。小编所在的血液科,很多患者感觉腿脚麻凉,尤其是化疗伤及末梢神经,脚麻的不少。针对这种情况,小编特地配置了处方,其中就加入防风,用木桶熏蒸,解除了病患腿疼凉麻木之苦。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如果看不懂,请绕行啊,直接跳到下一部分。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名医别录》:主治肋痛、肋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本草衍义》:防风、黄芪,世多相须而用。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告术穷。嗣宗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芪、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本草纲目》: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一身骨节痛。除风去湿仙药

《本草正义》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

《医方集解》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也。

防风炒用可减缓祛风,偏于止泻;防风炒炭,则偏于止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