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一生未婚未育,却有五万多个孩子,被称为最伟大的“母亲”

 女神书馆 2023-09-11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

我是馆主爱特姐。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今天爱特姐就为大家介绍一位。

她迎接了五万多名新生儿,

与产房为伴五十余年,

是无数母亲生产时的“定心丸”。

她叫林巧稚,

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

北京协和医院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她终身未婚,

却被誉为“万婴之母”,

医术高超,谦逊友善。

今天,人们总会想起她向病人伸出的那只手。

文|馆主爱特姐 笙笙不兮



1901年12月23日,厦门,鼓浪屿。

一名刚出生的婴儿,被虚弱的母亲弃之一旁,没有半块襁褓,只因她又是个女孩。

天气湿冷,婴儿的哭声渐渐减弱,直至无声。

正在外散步的父亲,忽觉心中忐忑,匆匆回家。

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在父亲的怀抱里醒来,哇哇啼哭。

这本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

那一天,父亲还不知道,这个差点被放弃的小女儿,会成为家族的荣耀。

他留学归来,颇有文化,思想也先进,并不以男尊女卑为荣。

父亲为她取名林巧稚,寓意一生灵巧天真。


5岁那年,不满50岁的母亲,因宫颈癌去世。

病痛的折磨与威力,给林巧稚带来极大的震撼与冲击。

后来,她又亲眼目睹好友母亲难产大出血,最终不幸离世。

女性一生可能承受的疾病与痛苦,让林巧稚隐隐有了学医的念头。


而这似乎是命运的暗示,为林巧稚写下一生的注脚。

从青丝到白发,她守着一间小小的产房,辗转于产妇与新生儿中间,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诞生。

人们亲切地尊称她为:

万婴之母。




生于封建时代的林巧稚,因为父亲的开明,没有裹小脚,长大后,还被送到女子高等学校读书。

学校的校长是一名英国女人,学识渊博,为人和善,很受学生爱戴,林巧稚也不例外。

一天,林巧稚和几位同学编织发网,她天生手指纤细灵活,不一会儿,就编出一枚精巧的图案。

路过的校长看到这一幕,不由赞叹:

“多么灵巧的手指呀!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不久,校方收到一个消息,由美国基金会捐建的北京协和医院,要从各个学校招收优秀学生。

一向勤勉出众的林巧稚,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推举。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是父亲曾对她说过的话。

想起母亲的早早病逝,林巧稚决定抓住机会,参加协和医院的选拔考试。


她成绩很好,前面几科都考得不错,最后一门是英语,更是她所擅长。

意外却在这时发生了。

同考场的一名女生,因为中暑昏倒在地。


林巧稚顾不上多想,和其他人一起,把女生抬到休息处,并立即为她施救。

女生终于醒来时,考试却已经结束了。

那张得心应手的英语试卷,她还没有写完。

然而,正是这份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让主考官看到了林巧稚的优秀品质,决定对她破格录取。

就这样,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当年录取的25名学生之一。


协和医院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要读3年预科,5年本科,在此期间实行淘汰制,两门主课不合格,即被除名。

8年激烈竞争下,192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首届协和医院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的唯一获得者。

毕业分配时,林巧稚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妇产科。

那个年代,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医院里的妇产科,向来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科室。

可林巧稚执意要去。

协和给她的聘书里,还有一条刺眼的规定:

“在任职期间不能结婚,如果违约而结婚、怀孕、生育等事宜发生,便按自动解除聘约论。”

要做女人,别做医生;

要做医生,别做女人。

那个年代,即便是协和这样的高等学府,还是难免性别歧视。

可林巧稚还是签了,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第一位中国籍女医生。

悬壶济世,终身未婚。





林巧稚的第一次主刀经历,惊险万分。

那是一年平安夜,所有外籍医生都回家了,急诊突然送来一位年轻女性,子宫破裂,流血不止。

林巧稚第一时间打给科主任,可是对方离得远,加之已是深夜,便对她说:

“明天再说吧。”

病人危在旦夕,等到明天,恐怕回天乏术。

主任想了想,说:

“如果还来得及,你就做手术吧。”

没时间犹豫了。

放下电话,林巧稚咬咬牙,拿起了手术刀。

清创、剥离、缝合、包扎……

手术成功了。

第二天,匆匆赶到医院的科主任,检查过病人情况后,又仔细翻看着昨夜凌晨的手术记录。

看完以后,主任笑着称赞道:

“林大夫,你真了不起,手术做得太好了。”

由于这次经历,三个月后,在主任的积极引荐下,林巧稚提前晋升为总住院医生。

这是常人至少需要5年才能达到的成绩。


在妇产科,许多产妇都面临巨大的恐惧与痛苦,从未当过母亲的她,总是紧紧握住产妇的手,轻声安抚。

在此时,她不仅仅是个医生,更是产妇们的救星。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让她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1939年,林巧稚远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

当时,有人劝她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产科专家艾蒂尔,也大力举荐她留校。

可林巧稚执意回到战火中的祖国。

她说: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
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
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





1941年,协和医院因日军入侵,被迫关闭。

同行一个个离开,林巧稚却坚持留在北平。

她在东堂子胡同10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经常为穷人免费施诊。

一天晚上,一个男人惊慌失措地闯进诊所,无助地下跪,求林巧稚随他回家,救救他难产的老婆。

林巧稚听闻,没有丝毫犹豫,拿起出诊箱便走。

来到产妇家时,正巧遇到前面两位接生婆,满面愁容地叹着气说,没救了。

林巧稚没吭声,立即为产妇进行检查,扶正胎位,坚持不懈地助产。

天蒙蒙亮时,孩子的啼哭伴着朝阳,挥散了房间里的难熬。

男人是一名人力车夫,积蓄捉襟见肘。

正在担心付不起诊费,林巧稚转身拿出几张钞票,塞进他手里:

“费用别提了,我这点钱不多,买点鸡蛋,给她补补身子。”

在丈夫惊愕的目光中,林巧稚淡淡转身出门,来不及磕头的夫妻俩双双红了眼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只是她无数次行医途中的一隅平凡角落。

纵使生灵涂炭,她也依旧从容,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到来。


这个简陋的小诊所,她坚持开了6年,写下了8887份病历。

中文工整,表述清晰。


英文流畅,简洁凝练。


字如其人,技如其人。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既面对死亡,又迎接新生。

她常说,救活一个产妇、孕妇,就是救活了两个人。

“我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巧稚重新回到协和医院。

遇到贫苦病人,她常常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她们,不要多花钱挂她的专家号:

“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

1949年,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的观礼邀请函。

可她只淡淡笑了笑,转身又回到产房里。

因为她当天要出诊。

享受荣光,远比不过治病救人。


邓颖超第一次挂她的号时,林巧稚并不知道她就是总理夫人,习惯性地叮嘱她:
“以后不要挂专家号,要多花许多钱,我也看普通门诊的。”


著名妇产科专家叶慧方教授,是林巧稚的学生。

她记得,有时自己会提醒她,待诊室里有早已约定等候的“特殊病人”,比如要员夫人,或者外国大使太太。


而林巧稚的回答永远只有一句:

“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因为常年的高负荷工作,林巧稚病倒了。

不能去产房搞临床,那就付诸理论研究。

她花了4年时间,在病床上写下了50万字的妇科肿瘤书籍。

1980年,林巧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平静地说:

“我是一名医生,经历了太多的生死,并不怕死。
人们了解我,我更了解自己。
我没有愧疚,没有牵挂,没有悔恨,尽可以瞑目而去。”


病情加重前,她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捐赠给协和医院托儿所,遗体捐做医学解剖研究,骨灰要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上。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躺在她关切了一辈子的病床上,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她口中不断念叨:

“快拿来,产钳!产钳!”

几分钟后,她脸上露出平静安详的微笑:

“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她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医者仁心,忘我无我。

她曾用七天七夜,成功抢救“新生儿溶血症”患儿,那名婴儿,成为国内有记录以来,首例成功的手术患者。


她坚持预防为主,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大大降低了子宫颈癌的死亡率。

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妇女保健学专家严仁英教授、妇产科专家叶慧方教授等多位医疗体系领军人物,均是她的得意门生。


林巧稚的墓志铭上写着: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国有良医,生命便有了救赎。

致敬林巧稚。


致敬万婴之母。

让我们一起为如此医术高超,谦逊友善的良医,点个“赞”,点个“在看”,转发出去,让更多人永远铭记这位“万婴之母”,记住这位伟大的中国女神。


作者简介:馆主爱特姐,女神书馆创始人;头脑简单,四肢笨拙 ,爱阅读,爱运动,爱美食,爱输出观点的一个二胎宝妈。女神书馆(ID:nvshenshuguan),这里是100万都市知性女郎的后花园,用文艺之笔,详实有趣的八卦,深度的思维,讲述形形色色的女神故事的原创文化公号。关于女性,这里总能有你想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