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珍的情爱史28

 新用户79913564 2023-09-11 发布于江苏

“习惯了日光,想推开夜的黑。”——我叫珍珍

毕业后是珍珍真正面对社会,猝不及防。

想到要靠自己挣钱了她是兴奋的,可要脱离家庭和学校的庇护,明晃晃地到社会里闯,她虚了。

从没有过任何挣钱经历的她,想象不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公司需要她,她拿什么和人家谈。学校里学的那些真的是皮毛,也不是直接能用到工作中的技术,她大概就是拿了张毕业证书和课余考的一个含金量一般的职业证书。说含金量一般,是她后来才知道,别的专业的学长考了一个工科证书,直接挂靠给别的公司就能拿钱。她的这个证,除了给老师交点培训费,实际作用太小。

然而跌跌撞撞的找工作之路还是要开始的。她投了不少简历,有音讯的太少。想去的公司,人家不要她,不想去的公司,倒是来过几个电话。那时她还有学生的一份骄傲,不愿意去厂里和乡镇。后来有一个县里开的涉外宾馆需要办公人员,觉得她普通话不错,英语也能对上一些,还是符合要求的。她正在想要不要去县里时,招聘方说这个岗位要先到基层,也就是从服务员开始干起,考核合格才能正式到这个岗位。珍珍第一次听说坐办公室的还要先干服务员,一时没有转过弯,而人家的要求说得很明确了,就是需要一年左右的实习期。有那么一刻珍珍揣摩,不会打着招人的名义招服务员吧。毕竟,一年太久了,能不能坚持下来不知道,坚持下来了会不会转不知道,要是不转,不是在那个县城里浪费了青春。再说,正式找工作没人会找服务生的,大家兼职时有人做,正式工作要是这个不是被人笑掉大牙了。

对社会一无所知的珍珍,凭着自己的感觉就直接拒绝了招聘方的橄榄枝。她那时不懂任何职业规划,只知道找一个办公室工作能挣一点生活费,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她也想早点找到工作,可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向毫无概念,她想的就是,有一个公司可以招她,她去学点啥,挣一点点钱,不去工厂和乡下。

后来,一个学姐在这家宾馆做到经理她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的人不是命好,而是魄力大,毅力强,肯学肯干肯拼,最重要一开始,不嫌弃,吃得下低人一等的苦和累。

那时珍珍陆陆续续找了三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着落,她急了。原来社会不是你想的那样,一定有一个工作在那里等着你。你没有任何价值,还挑三拣四,注定是空手而归。公司也不是学校,你可以光明正大地用毕业生身份指望公司给你培训,教会你点啥,再认真工作。想想去学校还要给钱,去公司你啥也不会人家还要给你钱,除非缺人,不然没人会干这种傻事吧。

这时再想想朱老师的那位学姐,确实和自己这批人拉开了差距。自己这么苦逼逼地找着工作还一无所获,她已经在人人羡慕的单位上班,而那样的单位,一般只对重点学院的毕业生开放。刚听到消息时还不以为然,无非就是找了个好工作,自己努努力也一样可以。真的到了就业市场,才明白,自己和好工作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很多简历好公司不会收,学校和出身就是第一道关卡,筛走了太多人。

后来学校组织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参加了一场招聘会,招聘方确实多了,但基本都是面对工科生的岗位,围了一堆人,她看看没有自己对应的岗位,只能遗憾离场。有时她看招聘方人还好,就会问需不需要她这个专业的,有的直接说不要,有的给了个念想,先让她把简历放那,但后来也没了消息。

珍珍有点习惯性麻木了,虽说这也验证了她确实没有真才实学或者社会需要的技能,但她想靠自己挣一碗饭的梦想被击碎了心里还是很难过的。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告一段落了,却没了接盘的人。她不知道像她这样啥也不会的人该怎么找到像样的工作。难道真的要去车间和那些辍学没读的孩子一起流水线吗,虽然听说有男同学真的去了,但是她不敢,她也不甘。

这样熬下去也不是办法,珍珍知道家里不可能还供着她,她也没脸再让父母供着,必须要找到一份工作了。

周六,开发区那边有一场招聘会,她揣上简历又去了。这一次,她想,可不能再矫情了,有啥工作先接住干起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