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伴侣,面对回避型的回避,该怎么处理?

 超级小星 2023-09-11

作为伴侣,面对回避型的回避,你心里总是很不爽,但是其实对回避型来说,ta会回避,也不是自己主观愿意选择的结果。

回避型的回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像刺猬的刺一样,长在ta的身上,与生俱来,回避型自己很难改变这个现状。

诚然,通过一定的方法,我们可能让疏离型回避变成恐惧型回避,也能最终让回避型向安全型越来越靠拢,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守的原则是,回避型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看法,我们不能强行去改变对方。

回避型遇事回避,尤其是在经历生活的压力和情绪困扰的时候,会选择回避,这也是ta无法去应对的表现。如果作为伴侣的你,能在此时给回避型提供安全接纳的态度,那么在让对方感到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回避型就可能尝试“不逃跑”来解决问题。

只不过,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一让回避型感到不舒适,ta仍会故技重施,依然会选择掉头就跑。

当你看到回避型逃跑,下意识的反应,应该就是焦虑,失望,六神无主……

担心回避型不再回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在潜意识里产生强烈的失控感,此时焦虑的你也会同回避型一样,身心被不安全感所包围。

如果事先了解回避型的反应机制,或许就不会被回避型的反应牵着鼻子走,回避型总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来回切换,从你的表达和行动中去试探你对ta的态度和ta自己的所在处境。而回避型最终要消除回避,反复回避的过程是一定不能省略的。

这也是一个“修己”的过程,倘若你的情绪不够稳定,信念不够坚定,那么不仅回避型会痛苦,你也会陷入和回避型同样的痛苦中。

也就是说,假如一开始不让回避型逃跑,那么ta必然会卡在某个环节中无法动弹,那么ta也就没有机会变得更加“安全”,你们的关系也就不能更加深入。

能让回避型走上正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允许ta的回避,让ta来回跑(偶尔回避但慢慢开始沟通)。

当回避型在和伴侣的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安全感的机会越多,那么回避型回避的概率就会越小。伴侣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回避型的回避概率变低、回避时间也变短。

说了那么多,作为伴侣,应该如何面对回避的“回避”呢?

不要因为回避型的回避而不知所措,不要过分解读对方的行为,不要总是盯着回避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也不错过。焦虑型恋人如果被每一个动作牵动,就难免陷入患得患失——极度没有安全感——堵路——回避防御——正面冲突——冷暴力这样的死循环。

与此同时,也不要因为回避型的偶然回应而喜出望外,不要自我感动,期待回避型的“突然”改变,显然这些你想要的结果,最终都会让你倍感失望。

回避型如果发现了伴侣的焦虑和不安,也会成为ta的负担,尤其是如果这个回避型对伴侣好感度还不低的情况下。

允许回避型有回避的举止,也让自己更放宽心一些,给彼此一个时间规划表,寻找一个大家都舒服的交流模式。

回避型不再回避的时候,你自己也变得更强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