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只有书

 深溪虎堂 2023-09-11 发布于上海
事情的起因是源于一次和好朋友的聊天。
和我们过往的很多次聊天一样,聊天的主题不外乎是关于读书,关于社会,关于兴趣爱好,关于人与人的交往,以及关于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包括那些好事,坏事,还有无法界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的很多事。

至于话题最后是怎么转化为建立一个读书群的来龙去脉,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大概就和我们过往的很多次聊天一样,开始于天马行空,结束于信马由缰,聊到哪里算哪里,今天正好聊到了一个达成共识的话题,我们想建立一个读书群。

作为两个自我判断为社交低欲望重度患者但是别人眼里的社交牛逼症,向来是把读书是看作自己为数不多的自留地,虽然不至于藏着掖着,但是敝帚自珍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那么为何今日突然转性呢?并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而是应了那句老话,独乐乐,众乐,孰乐乎?人是个动物,同时,还是个社会性动物。

既然是个群,那么是不是要有个群规?我发消息问朋友,对方就回了一个字,好。
群主题,就和群名一样,这里只有书。没有娱乐八卦,没有社会热点,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读书这件事展开。书,是唯一的核心,换言之,哪怕你发个短视频,那也一定是和书有关的短视频。

群内容,定了主题,那么内容也就简单了,可以是读书心得,可以是新书介绍,同样欢迎各种电子书分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过,相信最主要的内容是围绕书进行各种讨论,欢迎表扬与批评,谢绝抬杠和攻击。可以是你的原创观点,也可以做一个互联网的搬运工。如果可以,请尽量文字输入,不禁止但是会很嫌弃语音聊天,这个对于群友太不友好了。

那么谁可以来?应该是所有爱书的人,看书的人,和书交朋友的人。天下读书人,都是一家人,这就是一块儿我们共同的秘密花园,或者你想把它叫做是树洞也可以。

朋友和我讨论要不要设一个门槛,原本觉得没有必要,后来想想,似乎有这个必要。道理很简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不读书的人和一群读书的人混在一起,彼此其实都不舒服,这是其一。如果想要进一步量化的话,比如一年读几本书呢?这并非一种自命清高的门槛,只是为了更加融洽的社交小环境。

个人觉得,一个月一本,一年十二本,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合理的身份证明吧。那么如何证明此事呢,每个月底在群内打卡吧,就当是为了自己的一份记录也好,和群友交流的平台也好,想想大家如果能够坚持一年,坚持十年,乃至更久,终究我们还是会多读不少书呢。

如果简单粗暴的来说呢,就是不欢迎潜水员。因为太多潜水员的群,最后往往会变成一潭死水,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之所以成立一个群,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而所有的交流都是围绕书本身而开始的。
似乎就这么多了吧?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这里只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