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来自地幔!石油不是动物尸体变得,专家发展出幔源油气理论

 齐鲁甄人 2023-09-12

《幔源油气理论:石油工业的前途和命运》

2021年8月9日,《中国改革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幔源油气理论和技术支撑大庆油田重上5000万吨》的文章,该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100多家媒体转载。本文将深入探讨幔源油气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应用,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分析,重新构思和表述这一观点。

幔源油气理论指出,国家石油进口问题并不是由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开采技术和能力不足,而是由于主导的石油理论出现了偏差。传统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认为石油是化石燃料,来自于动植物的残骸沉积、埋藏和热演化,因此石油资源即将枯竭。然而,幔源油气理论却认为石油源自地幔深处100公里,永不枯竭。这两种理论为石油工业描绘了截然不同的前景和命运,因此理论之争变得至关重要。

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有机成因理论的三个主要依据,即石油的旋光性、生物标记物和99%的石油发现于沉积盆地,都可以得到重新解释。旋光性并不仅限于生物分子,而是与分子的螺旋结构有关。生物标记物也可以在陨石和地幔岩中找到,证明其并非生物特有。而99%的石油分布于沉积盆地,是因为这些盆地与上地幔软流层隆起有关,地幔烃碱流体在其中富集,进而进入地壳和沉积层,形成油气藏。这些地幔烃碱流体的存在证实了石油来自地幔的观点。

基底走滑断层控制油气藏是证明石油来自地幔的直接证据之一。然而,人们常常忽视沉积层走滑断层受控于基底走滑断层,这导致了一些误解。事实上,整个沉积盆地的断裂体系都受到盆地统一应力场的影响,而新构造运动对油气藏形成和保存起着关键作用。

地幔橄榄岩中的石油烃类和油气藏中的一致性证据表明,石油来自地幔。化学热力学计算和高压合成实验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乙烷以上的烃类只能在超过3万大气压的环境中形成,对应深度在100公里以下。这与地幔的深度相符。而地球内部释放的烃类规模巨大,包括甲烷冰和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冰是地幔沉积物中的幔源油气的产物,其分布受控于高压低温环境和断层。然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其释放可能导致地下结构变化和地震。

页岩气是常规油气的一种,其开采方法通常涉及大规模水力压裂。然而,页岩气的开发成本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地震。相比之下,采用更经济和环保的方法直接开采深部储层的天然气可能更合理。

石油地质理论的正确性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化学驱和其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石油并不是大规模储存在可渗透的储层中,而是与供油断裂附近的2公里以内。这些油气并非静态的,而是不断从断裂补充。

最后,提出幔源油气理论是一项重大的科学挑战,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研究。随着国家和企业的支持,这一理论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石油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石油地质学领域的幔源油气理论为我们对石油资源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石油产出的理解,还引发了对传统石油理论的重新思考。这一理论的发展将在石油工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继续取得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