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无葬身之地

 昵称rOGCjoKE 2023-09-12 发布于江苏

断断续续地,大约读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余华的《第七天》读完。

余华爱写悲剧,后来在悲剧中加入了一点温情,但仍然遮掩不住他的绝望。

看过不少关于他的访谈,他是一个段子手,表面大大咧咧,幽默风趣,但我总怀疑其实他是一位抑郁症患者。


《第七天》出版于2013年。

这部小说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风格有所不同,秉承了余华先锋时期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在小说中余华创造了同时存在又相互对立的生死两界,让主人公杨飞的亡灵游离在生死之间,以死观生,从而让人类世界像水中倒影一样清晰地呈现出来。

小说主人公是已经死去的杨飞——“我”的魂灵。

杨飞睡得正香,忽然接到来自阴间电话,催促他去火化——他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后来看新闻才知道自己是在餐厅失火时被砸死的,那一刻他正震惊于电视中已成高管情妇的前妻自杀的新闻

待他到殡仪馆排队拿号,由于没买墓地,只得放弃火化,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

曾听一位大家说,最好的文学作品是把现实中的荒诞展示给读者看,有一定的道理。

余华的《第七天》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荒诞主义的手法,主人公杨飞死后要自己走去殡仪馆火化,殡仪馆内座位的安排也等级分明,贵宾可以坐沙发,穷人只能坐椅子,而市长却有自己的贵宾室。市长的葬礼是余华着重刻画的场面,有一千多官员前来告别,使一些贵宾都只能推迟火化时间。有墓地的人在等待火化,没有墓地的“我”逃离了殡仪馆,漂泊到了“死无葬身之地”。

在阴间漂泊期间,这一路,杨飞见到各路亡灵,这些人间过客,许多都是各类新闻事件的主人公。

屋被强拆,让一个美好的家庭变成了一对夫妻的坟墓;27个死婴被当作医疗垃圾扔进河里;无辜的人被警察严刑逼供承认杀人,“被杀者”却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家里;打工妹因为男友用假的手机欺骗她而跳楼自杀;打工男为了给女友买一块墓地居然去黑市卖肾,最后惨死……

这层荒诞的外衣包裹着的是一个个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些时代疼痛,被《第七天》用鬼魂的视角聚在了一起。

小说《第七天》是余华对现实无奈的绝望表达,他以戏谑的方式阐释着他对怪诞现实的忧虑和批判。

最终,杨飞这个孤魂野鬼飘泊到了“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儿聚集着和他遭遇一样的鬼魂,他们也是死了之后,却没有地方埋葬。

在这个死无葬身之地中,到处游荡的是没有钱购买墓地的亡灵。按照规矩,没有墓地,这些亡灵就不能进入安息之地,于是他们就在死无葬身之地获得了永生。

当杨飞的亡灵第一次见到死无葬身之地时,他看到一个世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这是一个平静祥和的世界。

这是一个平等友爱的世界,这里没有仇恨,没有杀戮。即使生前是冤家对头,在死无葬身之地也会变成朋友。在这里,人们可以不用遭受现实世界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压迫和伤害,也不用忍受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灾难,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余华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是乌托邦,是桃花源

余华是一位忧国忧民者,他试图通过描述悲剧性的亡灵命运来唤醒人们对于当下社会的反思。在“死无葬身之地”的构建中,寄予了作者对于人间正义、人性美好的呼唤,寄予了他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寄托和向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