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MPRODUCT函数求和

 互利互读一辈子 2023-09-12

Sumproduct函数,跟Sumifs类似,也是一种按条件求和的函数。但在书写方面,尤其在条件越多的情况下,运用Sumproduct函数在条件求和的函数书写格式规划更清晰,相对来说更占优势。


下面,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详细说明。

统计每个名称对应的金额
=SUMPRODUCT(($A$2:$A$14=F2)*$B$2:$D$14)
图片

语法:
=SUMPRODUCT((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统计每个名称对应人员的金额

=SUMPRODUCT(($A$2:$A$14=$F2)*($B$1:$D$1=G$1)*$B$2:$D$14)
图片

语法:
=SUMPRODUCT((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求和区域)

也就说,除了可以单条件求和,也可以多条件求和。

统计每个名称对应的金额

这里的名称都是2位字符,因此可以用LEFT提取2位。
=SUMPRODUCT((LEFT($A$2:$A$40,2)=F2)*$B$2:$B$40)
图片

这种是碰巧,实际上很多时候名称的字符数是不确定的,比如有的是2位,有的是3位,4位。

统计每个名称对应的金额

FIND就是判断名称有没在A列出现,如果出现就是数字,不出现就是错误值。ISNUMBER就是判断是不是数字。
=SUMPRODUCT((ISNUMBER(FIND(F2,$A$2:$A$40)))*$B$2:$B$40)
图片

语法:
=SUMPRODUCT((ISNUMBER(FIND(简称,全称)))*求和区域)

简称也可以说是字符少的,全称也可以说是字符多的。

统计多个发票号的总金额
=SUMPRODUCT((ISNUMBER(FIND($A$2:$A$10,D2)))*$B$2:$B$10)
图片

跟案例4差不多,区别在于简称是A列,而全称是D列。FIND的2个参数可以是单元格,也可以是区域,前提是简称在第1参数,全称在第2参数。

条件计数语法说明

前面的5个案例都是条件求和,只要改一个地方,就可以将求和变成计数。

=SUMPRODUCT(($A$2:$A$14=F2)*1)

图片

将求和区域变成1,就是计数,就这么简单。

条件求和
=SUMPRODUCT((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条件计数:
=SUMPRODUCT((条件区域=条件)*1)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