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周画杨梅

 夕妙斋 2023-09-12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其中一位是老师,两位是学生,还有一位是学生的学生。先说两位学生,分别是唐寅和文徵明。再说学生的学生,是仇英,曾拜文徵明为师。剩下的就是老师了,他就是吴门画派的鼻祖沈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张《明人画沈周半身像》。据说,这幅画是沈周八十岁的时候请人画的。作者是谁?已不可考。画像上的沈周,瘦瘦的,眼角有鱼尾纹,脸上有老人斑,胡子已经白了,看上去是个慈祥的老人。

图片

明人画沈周半身像

    这位慈祥的老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我还是尊称他白石翁为好。杨梅熟了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白石翁,因为他曾画过一幅《杨梅图》。

    明成化14年(1478年),农历夏五月望日(指月圆的那一天,一般指农历五月十五日),52岁的白石翁描绘了一幅《杨梅图》。图中杨梅一枝,上面结果。题跋云:“我爱杨家果,丸丸绛雪丹。溪园只宜种,只作画图看。成化戊戌五月望日,偶忆杨梅,而山人忽送至有竹居。食之虽甘酸相半,而情则厚也。因作此酬之,长洲沈周。”

图片

明 沈周 杨梅图

    白石翁的福气不浅啊!想到什么,就有人给他送来什么。这不,他想到杨梅,就有人给他送来杨梅,还直接送到了他居住的有竹居。白石翁是不是很喜欢吃杨梅呢?看来并不是十分喜欢,“溪园只宜种,只作画图看”,“食之虽甘酸相半,而情则厚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要是十分喜欢的话,他会自然而然地把吃的美感流露出来。

    弘治十五年(1502年),还是农历的夏五月,又有人给白石翁送来杨梅。白石翁就给送来杨梅的人绘了一幅画,名为《杨梅村坞图》,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图中两人,乘船来到杨梅园,在园中寻找,想摘取最好的杨梅送给白石翁。

    看白石翁《杨梅图》,再看《明人画沈周半身像》,我还是那句话:“白石翁的福气不浅啊!”

    2023624日写于南京半山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