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花儿,那些眼泪

 素心涟漪 2023-09-12

五月

春的羞涩和动人

还在延续

夏的灿烂和热烈

已露端倪

第一次, 被孩子们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感动到流泪。

内容是已经被讲厌、听厌的本册教材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当然,不会再为祥子跌宕的命运感伤。

也许是被那个谨严憨实的男孩几个攻势凌厉的排比反问句打动,也许是他配的背景歌曲《天才白痴梦》唤醒了某种记忆,也许是漂亮的励志板书与我此刻的心境正契合,总之,演讲还没结束,我就没出息地站在讲台上拭泪。

瞧,他像诗人一样优雅,凝重,激昂:

理想终究会被磨灭吗?

完成理想的路一定是平坦的吗?

追梦的路上,总是荆棘密布,也许我们会有三起三落、四起四落、甚至更多的起起落落,可是,我们会就此放弃吗?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才有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没有退路。

正如歌中所说:“人生如梦,梦里辗转吉凶;天造之才,皆有其用;振翅高飞,何须在梦中!”

希望大家能勇往直前,完成理想!

想到自己多少次在梦里寻寻觅觅、凄切迷惘,想到赛教历程中密集的痛与乐,无限感慨涌上心头,我不禁嗔怪这个00后的小先生,不知从哪儿翻出这首比他年龄还大的怀旧老歌,惹得我在课堂上抹泪失态。

好吧,后生果真可畏,我被折服了!

第一次, 课前演讲者把自己讲哭。

不必说,就是那个心底无比善良的“圣母”型女孩,身兼数职,以班级为己任,以亲人的幸福为全部的梦想。

我很想知道,她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是母亲的温存濡养了她一颗莲花般柔软的心?是父亲的伟岸为她抵挡了尘世的风霜雨雪?连咿呀学语的妹妹,也是她的掌中明珠,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爱!

课堂上,只要提到家,动情之处便红了眼眶,这一次,自己拿着向亲人表白的文字上台,自然是情不能自已。你却想不到,这感触,竟是从读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而来。

从尼摩船长的身世谈起,她不赞同尼摩激愤甚至疯狂的仇恨,但她深切地理解和同情,因为那是尼摩对家人的挚爱和对殖民者的极度怨恨交织而成的。

她强忍着在眼眶打转的泪水,哽咽着独白:

谁说故乡承载不下梦想?

我的故乡就是我的梦想。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是最高的,能顶起家的屋梁;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是最幸福的,因为有家人陪伴左右;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是最温暖的,因为我会把爱传递……

大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越来越珍视自己读书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并详尽地记录下来,不仅成为珍贵的成长印迹,也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诗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期待上课铃声,而孩子们,从不辜负我的期待!

他们的眼睛越来越亮,笑容越来越多,辩论越来越激烈,向我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比如:

“在亲情和梦想之间,你会怎样选择?”

“穿越回三国,诸葛亮和周瑜,你想拜谁为师?”

“像岳飞、于谦这样的忠勇之人结局为什么那么惨?好人为什么得不到好报?”

这些问题啊,有时候真的把我难住了,才七年级的孩子,谁能想到他们的小脑瓜已经开始思考这些严肃而重大的人生难题?

原来,你给孩子一片广阔的蓝天,他们会飞得比你想象的高得多远得多,我真担心自己快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曾听前辈韩老师说:“我呀,一走上讲台就激情飞扬。”现在慢慢领悟到,那是一种超越俗世的灵魂深处的爱。

这一切,都应感谢这段苦日子的磨练,逼着自己成长,逼着自己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课堂艺术鉴赏家——没错,他们本来就是艺术家,最纯洁无私的鉴赏家。

他们的眼睛,像晶晶闪亮的星星,像无数点亮的火把;他们的心灵,与我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在语言文字里穿梭,震颤,共鸣,让我欲罢不能。

昭君姐姐说:日子就像鲜花,要一朵一朵地绽放。

我想,课堂也像鲜花,要一朵一朵地绽放。那些感动的泪水,就像花瓣上晶莹的露珠,让时光轻盈、闪亮!

想起女孩在期中考试作文《最美丽的相遇》里写着:“遇见菲菲老师,语文不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泪,又来了。

孩子们由衷的赞美,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只是,我还不太清楚,究竟应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是浅浅?诗意?青春?简约?

在汲取各大门派风格魅力的同时,我是不是也可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虽然,这条路那么崎岖遥远,甚至不能抵达,但是,有孩子们同行,有一路鲜花清露,溪流潺潺,我又何必在意,终点会是什么模样。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文:菲菲

2019.5.11

素心清浅|微漾涟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