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我们的故事)

 素心涟漪 2023-09-12

读  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堂镜头

菲 菲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要怎么教呢?太美的东西,反而无从下手。对林徽因的生平传奇了解多于对她作品的了解,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只津津乐道于她的情感纠葛。这首诗与孩子们学过的其他现代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非常特别的形式,不如由此切入,让他们反复诵读,再改写成常见的形式作以对比,体会这首诗的别具一格的形式美。

导入后,让一位读过《林徽因传》和《人间四月天》的同学简介作者,那孩子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她十六的时候,在伦敦遇见了诗人徐志摩,徐志摩爱上了她,还为她离婚……”其他孩子捂嘴偷笑窃窃私语,一股暧昧的情绪在教室里蔓延,看来,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嗯,为什么一定要绕开呢?他们的兴趣点也许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于是,等他说完,我接着说:“两位诗人因才华惺惺相惜,但林徽因又是一位理性的女子,拒绝了有妇之夫徐志摩的追求,嫁给了建筑学家梁思成。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遇难,1932年,林徽因的儿子出生,1934年她在《学文》发表了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有人说这首诗诗为悼念徐志摩而作,有人说是写给他刚出生的儿子,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说说你的看法。”

孩子们一听,兴味更浓,纷纷钻进课本里默读,企图从中找到一点关于徐林二人恋情的蛛丝马迹。须臾,他们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悟般,把目光投向我,似乎在期待我给出一个分明的答案。

“你们认为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呢?为什么?”

“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是写给她的儿子的,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说春天像刚落到的娃娃,这首诗赞美四月春天的美景,所以应该是写给她的小儿子的。”

“诗里说,'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这些比喻都体现了新生命的蓬勃美好,'鹅黄’'新芽的绿’,色彩明丽柔和,就像襁褓里的婴儿一样可爱,所以应该是写给她出生不久的儿子。”

“还有,只有形容小孩子才会说是'天真’是'燕’,燕子一样活泼,没见过形容哪个大男人用这样的词啊。”

孩子们哄笑,把手举得更高。

“'是燕在梁间呢喃’这一句让我想起今年春天在教学楼一楼房梁上的燕子窝,大燕子捉了虫子去喂小燕子,然后蹲在窝边用嘴给小燕子梳理羽毛,就像母亲在孩子耳边呢喃。”

有孩子在鼓掌。

“诗里说'你是夜夜的月圆’,月圆往往象征着人圆,象征着幸福美满,可徐志摩当时已经死了,夜夜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她的儿子,所以是写给她儿子的。”

“如果是写给一个已故的人,应该有一点悲伤、遗憾什么的,可是这首诗从头至尾洋溢着春天的欢愉喜悦,我觉得林徽因早就把徐志摩忘了。”

又一阵哄笑,似乎英雄所见略同。

“这首诗的意象都特别唯美,轻盈灵动,有点像泰戈尔的金色花,洋溢着温馨柔和的母爱的光辉,一定是写给她儿子的。”

“注意,诗的最后一句有一个词'希望’,只有小孩子才是希望,一个死了的人,怎么会有希望呢?”

“老师您说了,林徽因是个理性的女子,既然嫁给了梁思成又生下了儿子,就算是怀念徐志摩,也不会赤裸裸地写出'你是爱,是暖’这样露骨的句子。”

“还有这句'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泥萌期待中白莲’,柔嫩啊,白莲啊,当然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纯洁娇嫩可爱,据我所知,徐志摩见一个爱一个,一点都不纯洁。”

“老师,您去年写给您女儿的日记里有引用这首诗,我觉得特别美,小孩子在母亲的眼里就是天使,才会写出这样唯美的诗。”

这孩子真细心,丫头四岁生日时我写了一篇心情随笔,情至深处自然而然就引用了诗里的句子,并借用了这个标题,当时并未深入探究其写作背景,完全是一种直觉。现在,孩子们也在跟着自己对文字的直觉走,如此分析,不好吗?

听着他们的发言,我也情不能自已,孩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给他们打开一扇窗,他们展翅就飞了,我真想知道,他们还能飞多高。

“星子闪烁就像孩子的晶亮的眼眸,四月的细雨如母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小孩子的心是纯真美好的,母爱是圣洁的,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

一直等到他们发言尽兴,我才意犹未尽作以小结。我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能够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已经初步掌握了读诗的方法,至于这首诗到底写给谁的,已经不重要了。”

以十五岁的语言积累和生活阅历,既然都确信诗歌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孩子的,又分析得有情有理有据,如此,甚好。毕竟,他们还年轻。

但是,谁也不敢确定,诗人在深情注视儿子星子般的眼眸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另一双曾同样深情注视她的闪烁着爱和期盼的眼眸?诗人写下轻灵、娉婷、柔嫩喜悦这些词的时候,有没有怀恋康桥边那个百花、燕子一样轻灵娉婷的少女?其实,世间许多问题,本就没有答案,许多情愫,也是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

蒋勋说,“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地描述生命情状时,他会选择用诗来描述,它可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状态,而不是马上给生命下个结论。”

诗歌因其富有张力的语言来表达生命的辽阔而魅力不衰,如果我的语文课堂能因一首诗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感受到生命的爱与美好,有无答案,又有何妨?

至于真相如何,等到他们有足够丰富的阅历,也许会找到另一个答案,而答案,永远不会唯一。

近两个月,好容易憋了一万多字的论文,感觉把心都快熬干了。回头整理这学期的课堂故事,丝丝缕缕,甘冽如泉,轻灵如溪,滋养心田。感谢我的孩子们!

end

简单生活 · 简单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