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习作】我的老师——历史老师杨博士

 素心涟漪 2023-09-12

我的老师

【学生习作】

my  teachers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征》,本单元课文中的可爱的寿镜吾老先生、可亲的沙莉文老师形象鲜明,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和爱戴。那么进入初中以来,七年级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是个“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好机会呢,在菲菲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畅所欲言,佳作频出,他们笔下的老师形神兼备,风采各异。来,跟着七(1)班孩子的习作领略一下西乡五中老师的魅力吧!

文史不分家,学识渊博的杨老师本是语文专业,教起历史来似乎更得心应手,他是我们的“活字典”,是令人尊敬的“杨博士”。

历史老师——杨博士

七1班   方思博

他有一张国字脸,一双平和智慧的眼睛,他是我们的历史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家,人称“杨博士”。

上课铃响,杨老师准时走进教室,那件黑色外套永远不会拉上,大大的肚子里装的是知识,外面挂的是小音箱。(抓住外貌特征)

杨老师上课从来不翻书,每当我们看到他嘴角上扬,手臂一抬,就知道他要讲故事了,你听:“霍去病将匈奴首领单于杀了之后,部下一看,王没了,那还打个啥嘛,跑呀。然后匈奴人就跑,跑到欧洲,把哥特人揍了一顿,哥特人一看家没了,就把日耳曼人揍了一顿,日耳曼人一看家没了,就把西罗马人揍了一顿,然后,西罗马就没了。”同学们哈哈大笑,把这段复杂的历史纠葛基本理清了。杨老师就是这么厉害,再难缠的历史知识他都能三言两语说得一清二楚而且引人入胜。

杨老师不仅知识渊博,对我们也十分宽容和蔼,从不会骂我们,也是啊,他的历史课这么生动有趣,同学们都忙着笑和做笔记了,哪有心思做其他事情啊。

杨老师上课总会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在思考中掌握历史知识。比如有一次他问我们:“同学们知道朱元璋吃过红薯吗?”

有的同学抢着回答:“吃过,皇帝什么没吃过呀。”

我想,朱元璋是元末明初人,红薯当时好像还没传入中国……

正想着,杨老师敲了敲黑板说:“红薯产自美洲,美洲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1492年,朱元璋只活到1398年,你说他吃过没有?”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接着继续探究,发现朱元璋不仅没吃过红薯,连我们最喜欢的土豆、番茄都没吃过,原来古时候的皇帝还没我们有口福呢。不知不觉,我们又愉快地掌握了很多知识。

这就是我们的杨博士,有这样的老师,何愁历史学不好呢?

七1班   何瑜阳

杨老师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每次讲评绩优上的习题的时候从不翻书,他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

每次我去办公室找杨老师的时候,他都戴着一副耳机,电脑上正播放着新闻或关于历史的视频、讲座,有时候他还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做着笔记,不论何时他都在学习啊。

中午延时的时候,同学们在做数学作业,杨老师也带着书和笔,一边看一边写,那样的专注,好像整个教室里只有他自己。写完之后,他又拿起书,在教室里边走边看,难怪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杨老师,我想,如果我们也像他那样爱学习,也会成为真正的“博士”吧(画龙点睛)

见贤思齐,语文老师反思:生动的课堂教学来自深厚的日常积累,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向杨老师学习!

《我的老师》系列作品精彩链接

 ·素心涟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