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燃烧的可乐——户外科学小队

 外面都有啥 2023-09-12 发布于四川
今天上午,下雨,下午我们在阳光下完成今天的实验,开心。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杨老师和孩子们演绎了《地下一百层》的绘本。

记得杨老师上次和孩子们讲CPU里面有硅元素,所以,从家里翻出年轻时买不起的一块中央处理器(英特儿的奔腾II处理器),哈哈,孩子们讲这照相机真有特点。

认真看,还真是有些像莱卡哟。嘿嘿。

上次还讲道:万物皆来自于石头。
那么我们来看看树叶吧,树叶是碳水化合物,再加一些钙、镁、铁这些微量元素。
让孩子们去收集一些黄色的落叶,点火烧成灰。

再加上纯净水溶解,形成黑乎乎的溶液。

把可乐瓶一分两半,把瓶口倒过来,最下面垫上一层湿纸巾,上面再加一块洗碗的泡沫,这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过滤器。
把黑黑乎乎的混合液体倒进去,粗的物质留在了泡沫上,再细微一些的,留在了湿纸巾上,最后淡黄色的液体进入了下面的瓶子。

这些淡黄色的液体里都有什么呢,其实里面有可溶性的盐以及微小的碳粒。盐比较少,而且用简单的方法不容易分离出来。
不过里面的碳却能够通过烧干水的方式获得。上面这个图里烧的其实是可乐,因为烧淡黄色溶液没有照片,结果也有一些像,就放这里吧。

就是由于有一位家长听我讲,烧可乐会有神奇现像,所以,去买了一瓶可乐,结果是无糖的,嘿嘿,那么这效果就不好了。于是又去买了一瓶有糖可乐。这就是倒进去50ML之后,烧得快干的时候的样子。

也是从棕黄色液体,慢慢变成深棕色,后来变成粘稠的黑色,这时可以嗅到一些糊味儿,是的,这是糖脱水变成焦糖或者碳黑的味道。
当水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锅里的碳就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了起来。

最后,还余下黑乎乎的一团,这大部分还是碳。

有个孩子问,这能吃吗,这当然能吃了,不就是一些消毒之后的碳黑嘛,它是无毒也没味儿的,只是吃起来没有那么可口而已。于是我示范吃了一块,然后,孩子们把剩下的全吃了。哈哈哈。

最后的项目是用显微镜观察杨老师带来的标本,首先是一个小小的封装在环氧树脂里的小海星。

孩子们举手表决先看肚子,还是后背,因为时间有限,真的要认真看一下小海星,可能也半小时,一小时的,所以,就只是简单的看看就好。

微观世界真有趣吧,所以孩子们都看得争先恐后。需要家长和老师努力维护秩序。

小海星,我也没有这样看过。

一级一级放大。

然后,就变成这样了,如果不是连续变化过来的,真不知道这是海星的局部吧。

这是孩子们捡到的一个蝉腿褪下的壳,可以知道它为什么可以牢牢抓住树枝了吧。

这次我们主要观察一下这个甲壳虫的脚。

它们真的可以把树枝抓得很紧,就是因为它的脚上有锋利的尖勾子。

最后,还看了一下芦苇的叶子,它的边沿那透明的凸起可是会把手指头割开一条口子哦。
嗯,就到这里吧,下次会有什么实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