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家行迹》浙江闲林

 洪氏文化 2023-09-13

凉亭记:清嘉庆年间,闲林通衢,商贸繁昌,万商云集,百舸争流,粮油麻棉源源不断由水路运来本埠而本地特产茶叶,豆腐皮,黄烧纸,木材,粗柴,竹类等又经运河运往四面八方。“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正为此时闲林商埠之写照。钱塘县长寿乡辖区内陆域广阔,白沙坞,东坞山,施家园,梓树村诸地村民,习惯闲林埠商贸采买物资洪。淡竹里地处去闲林埠中心地段,故清嘉庆六年(洪家宗祠竣工次年),洪氏家族集资,在洪氏宗祠旁建造凉亭,并于亭畔新种一棵枫香。凉亭建成,给来往村民,过路客商提供了歇脚休息的场所,而村民一年四季在凉亭免费供应茶水,更使义举名播遐迩。随着岁月流逝,淡竹里逐渐为“洪家凉亭”取代,嘉庆十六年官府遂正式定村名为洪家凉亭。~(引自钱塘淡竹里洪氏通宗谱卷三)

凉亭重建记:凉亭与枫香交相辉映,成为闲林地标性建筑,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一九三八年,日寇侵占闲林,在六都(今桦树村)牛头山建筑碉堡,野蛮折毁凉亭,并将亭用木材用于冬天取暖。该年七月二十四,日寇在小清水潭路上残酷杀害洪永麒、洪茂银父子,而洪世炎被枪杀时年仅六岁,洪永锡在富春桥上被日本鬼子连刺十七刀后推入河水中。斑斑血泪,罄竹难书。

时光似水,日月如梭,如今洪家凉亭旧址一片废圮,但枫香依旧矗立,直上云天,会见证民族苦难的历史,声讨杀人恶魔的滔天罪行。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因建造闲林水库,原居住洪家凉亭的村民将集体搬迁新区,二百多年的枫香有必要进行保护性移栽,其时重建洪家凉亭不仅是广大村民的共同心声,也是当地政府施政为民,保护历史文化的重大举措。

如今凉亭重建,让我们缅怀历史,祭悼先烈,同仇敌愾,警示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只有祖国强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洪元勇撰文

重建的“洪家凉亭”,坐落在闲林水库安置新区公园一侧。白墙黑瓦,花窗粗梁,是一座仿古建筑。剧作家、诗词、书法艺术家洪毅宗亲,书题亭名“洪家凉亭”,撰联并书“万丈山高栽培洪姓豪英俊彦,长溪水碧滋润闲林沃土良田。”“枫香参天傲霜斗雪年年长,凤凰涅槃浴火新亭代代传。”凉亭东西走向,游步道穿过凉亭与公园相联。站在凉亭一侧,只见青山环绕,,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顺着台阶向东望去,灵项溪护栏,犹如蜿蜒的白色巨龙,迎面而来,随风而去。东南面是安置新区“源峰家苑”。只见延绵的青山脚下,几十栋高楼拔地而起,高低参次,鳞次栉比。这里计划安置500-600户家庭,2500-3000人。与小区接壤靠近水库的是政府筹建的养老院。凉亭的西面是水库大坝,公园内五棵从桦树村移栽的三百多年银杏古树错纵排列,铜杆铁枝初生的嫩叶,生机盎然。夕阳下,落日的余晖越过大坝透射在凉亭,“洪家凉亭”四个金字闪闪发光。

啊!故乡,洪家凉亭,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万丈山的松涛,童家湾的竹林,清水潭的甘泉,门前畈的良田,似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永远留在脑海。愿故乡的山山水水在闲林水库上游与日月同辉,愿饱经沧桑的枫香,浴火重生的凉亭朝夕相伴,呵护一方百姓幸福安康。

~~~洪元勇撰文

洪家凉亭重建的发起人之一洪元勇宗亲与毅哥在落成的凉亭前合影。

洪元勇,皓公31世孙。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机车司机,连续33年行车工作无事故,被评为“十佳安全标兵”,现已退休。


洪元勇宗亲热衷于洪氏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2015年组织宗亲编纂《钱塘淡竹里洪氏通宗谱》,有关专家学者评价道:一个小山村,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把有1850年历史,74世孙的宗谱,搞得如此完整,难能可贵。在此洪元勇宗亲功不可没。

《钱塘淡竹里洪氏通宗谱》

2016年12月,230年树龄的枫香移栽到新落成的凉亭旁边,七十八年后它们再次相逢相守。

杭州宗亲联谊会筹备会第二次会议成员参观凉亭并合影留念

《洪氏宗风》是一套供天下洪氏宗亲学习及收藏传承的精修书册。内容分四大块:一是洪氏渊源流布;二是洪氏祖训及今译;三是洪氏家规、家训;四是洪氏流芳:其内容为洪家历代、近代和现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企业等等名人事例。

洪家凉亭,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故事,还有现在洪家人的发展等等,会在《洪家行迹》一书里详细叙说,期待宗亲多多提供'你家在哪里’的信息,让更多的洪家人知道你。《洪家行迹》活动发布,你家在哪里?    

《洪家行迹》活动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