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前姓“杨”死后姓“王”!这个村人人皆有两姓!

 daimatsu 2016-12-16
2016-12-15 
生前姓“杨”死后姓“王”

祠堂是用以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礼堂,而在江西九江县岷山乡中岭村杨家大屋自然村,却有一件奇怪的事。村子里的村民皆姓杨,但他们祭祀的却是“王氏祖堂”。村民们说,祭祀王氏祖堂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村子里并没有所谓的杨氏祖堂。那么,为何杨姓村民会祭祀外姓祠堂呢?


王氏祖堂

杨修骏是地地道道的村里人,研究宗谱十余年。他告诉记者:“其实住在杨家大屋的村民并不姓杨,我们真正的姓氏是王。虽然我们的身份证、户口簿上都是杨姓,村子也叫杨家大屋,但是宗谱里有记录的,我们一直都是王姓,换言之,我们的祖宗就是姓王,所以我们的祖堂自然要叫王氏祖堂。”

“生前姓杨,死后姓王”这一说法,并不是村民凭空杜撰的,而是有文献考究的。杨修骏告诉记者,如若考其缘由,在杨家大屋《王氏宗谱》谱序中有记载,《浔阳新安王氏宗谱》中的一篇明成化三年由明代翰林学士刘定之写的序文也可作参考。据杨家大屋《王氏宗谱》谱序记载:“自宋及元,继体公迁居徽州祁门苦竹港,传六十八世时胜兄弟等,因元灾变起,迁居南康(星子)、九江、湖口等处,生子山公、湖公,再传予鼻祖保五公,徙居德化甘泉分水岭。”


王氏宗谱旧序

也就是说,杨家大屋自然村村民的先祖为徽州人,后来他们从徽州迁往九江市湖口县,再辗转到九江市德化县(今九江县)。而徽州方言为吴越语音系,在吴语中“王”发“杨”音。“我们的先祖虽然迁到了九江县一带,但因方音浓重,口头上还是‘王杨’不分。”杨修骏说。

在《浔阳新安王氏宗谱》中,杨修骏查到一个叫刘定之的进士写于明朝成化三年的一段话,“高太祖皇帝戡定海宇,而编户者王杨乡音不辨,里胥误作杨姓登于版籍以为遗憾”。大概意思是说: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打下大明江山后,在进行人口登记造册时,老王家的先祖因为方言“王杨”发音不分,在申报户口时,被乡里管户口的官员误听成“杨姓”记入户口册,给后代造成遗憾!“此序文是进士刘定之写于明朝成化三年,属于明朝初期,而刘定之在翰林院任职,负责史料类编辑,官级四品,可信度很高。”


王氏宗谱

这姓氏错了可是大事,《浔阳新安王氏宗谱》影印资料上提到:“贝疏于朝迄复姓,诏允其请复姓王氏,是为溯流而穷源。”意思是明朝湖口县有一个叫王尚忠的考上了进士,他谨记先人的“能复则复之”嘱托,向朝廷上疏申请恢复王姓,朝廷也下诏批准其请复王姓。经过进士王尚忠的努力,湖口这一支杨姓人终于改回了王姓,但由于杨家大屋这一支王氏早在改姓圣旨下来之前就从湖口原居地迁了出来,所以姓氏一直还是杨姓。“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从湖口迁到了九江县,所以,我们的姓氏一直没有改过来。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杨修骏说道。

生前姓“杨”死后姓“王”!

这个村人人皆有两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