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片分析《阿甘正传》二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3-09-13 发布于上海

之前也发过一些与电影有关的短文,那些应该归入散文随笔。这个系列将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专业影片分析。

今天继续分析1994年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


题记:
我们为什么一次次地召唤历史,是因为我们需要再一次地掩埋它。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经历的历史教训是:我们从未从历史里吸取任何教训。
所有的科技都首先被使用在对同类的屠戮上。
由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恐惧也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没发生。
但,今天的人们已经和平的太久,久的已经使人快要忘记了战争的恐怖与惨烈。






《阿甘正传》中的越战,完全不同于《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野战排》和《生于7月4日》,在那些电影中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惨烈,以及战争的荒诞。
而本片中的阿甘所经历的战争,先是没完没了的雨,然后雨停了,旱季到来,突如其来的炮弹展开了唯一一场战斗。

从阿甘到越南再到负伤回国,没有出现过一个敌人,于是这场战争在电影中,被架空成一个舞台——士兵被征召,作为侵略者来到遥远的东亚中南半岛,与政客们的假想敌进行厮杀。
越南战争是美国人永远的耻辱和伤痛。阿甘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巴布,他的连长丹中尉重残。而阿甘继续奋斗,捕虾成功,实现了战友巴布的遗愿,并激励了因失去双腿而消沉的丹中尉,似乎意味着越战的创伤已经获得治愈。

《阿甘正传》中一个与越战有关的重要场景是阿甘和珍妮在独立纪念碑的映照池中的重逢。
如果我们熟悉60年代美国的历史,那么,我们会看得出,这一似乎单纯的戏剧化场景,同时构成了那时的两种极端形象,也是构成美国主流社会、主流文化深刻分裂的形象的相逢与拥抱
一边是珍妮身着白色长裙,头戴花环,赤着双脚,这是彼时最典型的嬉皮士形象,他们反战,呼吁爱与和平,反对现代文明,倡导回归自然,是欧美主流社会、主流文化激烈的批判者与拒绝者。
另一边是阿甘的全套军装,挂着国会勋章绶带, 无疑是美国国家与主流社会的形象与象征。
当两人跳入映照池、涉水奔向对方的时候,在欧美语境中,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洗礼的场景与寓意,而这个施洗池却正是美国独立纪念碑映照池。至此,这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拥抱,超越了历史的冲突与分裂,治愈了战争的创伤,让所有历尽劫难的美国人在心灵上“重生”。

作为电影研究,让我们把进度条稍微往回拖一点:刚刚走出白宮的阿甘便被人拖人了反战游行的队列,并被推上万人集会的讲坛上代表退伍军人去控诉战争。影片再度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搞笑桥段:阿甘刚刚站到麦克风前,一个家伙就破坏了扬声器,因此阿甘的演讲我们只听到了开场白:“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等大家手忙脚乱地修复了的扬声器,我们又听到了结尾:“这就是我要说的。”
这一场景,再次成为数字特技之下被修订的历史场景,阿甘又一次成为“真实的见证者”。

影片分析《阿甘正传》一

赞赏 与 转发 都是真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