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昼就是“笑笑生”

 书生活说弹词 2023-09-13

四.读《笑林评·叙》

  

  

《笑林评·叙》是第一次发现的叶昼手迹,本文第一次披露,或可说明叶昼就是“笑笑生”。

《樗斋漫录》:

宋太祖将北征,……叶笑翁尝曰:士人家妇女尚有秀才气者,其人决不能发达。

“叶笑翁”无疑叶昼叶文通,由此我们来揭开叶昼是“笑林”中人物的答案。先从容与堂和袁无涯竞刻李卓吾评《水浒传》说起: 

顷闽有李卓吾名贽者,……亦好此书(指《水浒传》),章为之批,句为之点。……李有门人携至吴中,吴士人袁无涯、冯犹龙等,酷嗜李氏之学,奉为蓍蔡,见而爱之,相与校对再三。……费凡不赀,开卷琅然,心目沁爽,即此刻也。(《樗斋漫录·卷六》) 

按此条颇为今人所引,来说明容与堂百回本和袁无涯百二十回本之差异。此条亦可见冯梦龙所结交书商为袁无涯。袁事迹不甚可考,戴望舒《袁刊水浒传之真伪》

袁无涯,名叔度,无涯是他的号,苏州人,为书林之白眉,其刊书之所称书植堂(笔者按:原文如此,应为书种堂),公安袁氏三弟兄的集子,差不多都是他刊行的,而且对袁中郎执弟子礼(袁中郎《锦帆集》题“门人袁叔度无涯校梓”),当时文士多乐于交往。

又冯梦龙天启七年丁卯(1627)刊《太霞新奏·卷五》有〔送友访伎〕散曲,记袁无涯和吴中名姝王生冬交好,一见成契佚事,略可窥两人交往。 

又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书》(按即袁无涯刊本)小引:

      ……自吾游吴,访陈无异使君,而得袁无涯氏,……求卓老遗言甚力,……吾探吾行笥,而卓吾先生所批定《忠义水浒传》及《杨升庵集》二书与俱,挈以付之,无涯氏欣然如获至宝,愿公诸世。

又袁小修《游居柿录·卷九》:

袁无涯来,以新刻卓吾批点《水浒传》见遗…… 

据上数条,可考见袁无涯本刊于容与堂本略后。日本藏容乙本有“庚戌仲夏日虎林孙朴书于三生石畔”一行题字,一般认为容与堂本即刊于庚戌(1610)年;《樗斋漫录》有“壬子(1612) 冬日许自昌书”序。则袁刊本当刊于1610~1612年间,具体考证略。

以上啰嗦言之是说明袁刊本之落于容与堂本后手,其被动可知,以致于有移植借鉴竞争对手容与堂本的地方。袁小修:“今日偶见此书,诸处与昔无大异,稍有增加耳。”(同前《游居柿录》),俱已言之矣。袁无涯1614年公安之行,送《忠义水浒全传》至袁小修处,此行是为商议刊刻乃兄袁中郎文集事宜,见《游居柿录》“袁无涯来”、“袁无涯作别”条可知。此前的万历三十年、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八年,袁无涯已刊成《袁中郎七种》,亦“精而不备”。故1614年,袁无涯仍有公安之行,请刊遗篇。此次会晤,袁小修还突兀提到了《金瓶梅》,似袁无涯请刊在先,袁小修托辞在后,此处不赘言。

以上谁伪谁真?自可一目了然了。《樗斋漫录》这一条还说到:袁、冯删削此书时,曾“附以余所示杂志遗事,精书妙刻,费凡不赀,开卷琅然,心目沁爽,即此刻也。”则叶昼似也曾参予袁无涯本的编辑。 

以上只说明袁无涯本应刊于容与堂本后手,否则袁氏用不着冒“篡改”的风险对李评本有所“增删”,附什么叶昼所示的“所载详略不同”的《癸辛杂志》和《宣和遗事》。 

容与堂本是叶昼之伪托还有一个证据是: 容与堂本曾有广告语说:“本衙精刻《黑旋风集》、《清风史》将成矣,不日既公海内,附告。”而据钱希言《戏瑕》:“(昼)近又辑《黑旋风集》行于世,以讽刺进贤,斯真滑稽之雄已。”

看看,叶昼不仅是“叶笑翁”,他还是“滑稽之雄”呢。

叶昼是真正身列“笑林”的人。冯梦龙《古今笑·儇弄第二十二》: 

近谑云:叶仲子(按叶昼别名)一日论制字之妙,因及疾病二字:“从丙从矢,盖言丙燥矢急,燥急,疾病之所从自起也。”友人故以“痔”字难之。沈伯玉笑曰: “因此地时有僧人往来,故从寺。”众方哄堂,一少年不解,向叶问之,叶徐曰: “异日汝当自解。”众复哄堂。

《樗斋漫录》就有“病字从丙……”

叶昼不仅身列“笑林”,而且可能还出过专辑,广为他人播弄:

樗斋雅谑云:近一友有母丧,偶食红米饭,一腐儒以为非居丧者所宜。诘其故,谓“红,喜色也。”友曰:“然则食白米饭者,皆有丧耶?”

按此则也见载于《樗斋漫录》。又“〔天下极贱人〕梁次公与一友夜谈……”,此则既见载于《古今笑》,又见载于《樗斋漫录》。《樗》中多记梁次公隽言,此梁次公应是《樗》中作者或友人之名,而不大可能是别本笑话所别撰,所以凭此可断言,此则及另数则(本文未遐多举),应是《古今笑》抄撮《樗斋漫录》。《樗斋漫录》(又作《樗斋集》)原本半是笑话有道之言,所以堪为冯梦龙《古今笑》、杨茂谦《诗笑二卷、书笑不分卷》入眼摘选。 

然还真有一种《雅谑》(又称樗斋雅谑)的笑话书,题“浮白斋主人”撰,据王利器《历代笑话集》谓有明刊本,一百三十八则。近阅古今说部丛书本《雅谑》,凡一百四十一则,中〔痔字〕、〔红米饭〕赫然在焉;又有“迂公”笑话数则,即《古今笑》中之〔迂仙别记〕,如〔迂公妄评〕:

迂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辄胡乱甲乙之。谓人曰:凡文章以趣胜,须作得有趣,若作得无趣,便无趣矣。 

容与堂《水浒》第53回回末总评:

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如何,岂不令人笑杀?

此迂公何近似叶公耶?《古今笑》中之〔迂仙别记〕,有注作“吴下张夷令所辑,余摘其尤廿四条。”则《雅谑》或就是“浮白斋主人”(或者就是张夷令吧),所辑之樗斋雅谑,也算是樗斋所出产的笑话专辑吧。

叶昼行为乖迂,好说笑话有道之言,冷镬里每每爆出个热栗子来,从上可以管窥矣。又伊在笑林大有名声,此似未见前有人拈出者。顷读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有《笑林评》,前有序跋凡十数篇,亦隆重矣,首叙题“梁溪文通子叶昼题”,有“阳开”、“平常人”两镌印。叶昼一向不以真名示人,此叙亦罕见,又下文多有称引,故不惮烦全文抄录出。中有字迹漫漶,识见未到处,且俟高明。

叙笑林者。□□憨憨子以书抵予,谓卓吾诸书出,而世人耳食者不知真卓吾自在人间,余笑以为知言。尝读子陵与光武书言,帝王公侯皆人强名之以诱我悦我者,有此见解,□□糠粃舜禹而土苴世界。今书所辑多借古今事林,以寓所欲言,热棒痛喝,真为人天眼目。乃作者序者悉自隐名沉彩,岂有概于严先生耶?余惜此意不白于世,僣以吾党姓字一一表而出之。其称四愿居士者,吴在大也;钓鳌生者,李节之也;范宗文为绣佛弟子;周安期为齐庄子;张旅闻为明霞子;一衲子与焉,曰云竺;跋为延清主人,后序为妙生,则憨憨子之弟哲卿,与其侄长倩也; 憨憨子为谁?则杨茂谦也。序成,知茂谦必且笑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彼叙此者,不欲以名诱悦我乎?并可附入笑林矣。(梁溪文通子叶昼题)  

此书序了又序,跋了又跋,凡十三题,自是郑重其事,想不会再是后人假托了。又齐庄子叙 、延清居士跋、绣佛弟子序、憨憨子跋、妙生后序,都书于万历辛亥年(1611),自是此书刊辑之年。又此书正编跋有: 憨憨子题于餐华馆中,续编《续笑林评》题餐华居士杨茂谦书。则知辑撰为杨茂谦,又称憨憨子、餐华居士;书斋名松石山房、一尘不到处;弟杨哲卿,侄杨长倩。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四·杨长倩》:

杨长倩宅湖之中,秋水长天,渺然一色。远睇飞鸢,踮踮水际,故不减武陵畏垒。夏秋间,龙吟湖底,烟雾翔涌。吴在大云,此时却疑身处混沌矣。予每想至其处,一水之隔,仅仅朝暮而不知途者,邈若河山,可笑也。长倩许我蒪丝千缕,当乘兴访之。  

同时提到了吴在大和杨长倩,则知此条中之吴在大、杨长倩,即叶叙中的“延陵四愿居士吴在大”和杨茂谦侄“妙生长倩”。又《梅花草堂笔谈·卷六·游松陵》:“……漏五鼓矣,遂不成寐,书以寄周安期,有便羽到分湖,并寄叶仲韶一笑也。”叶仲韶即叶绍袁天寥(1589~1648),《叶天寥年谱·别记·君张女乐》:

沈君张(自友)家有女乐七八人,俱十四五女子,演杂剧及玉茗堂诸本,声容双美,观者其二三兄弟外,惟余与周安期两人耳。安期,儿女姻也。 

周巩平《江南曲学世家研究》: “周永年(字安期),长女嫁沈氏家族沈君若,次女嫁叶绍袁子叶世偁,三女嫁沈自友子沈永禋。”

杨卯君(沈自继君善副室),有《西江月·杨长倩卜居西郊谱赠》二首 

杨长倩即杨士修,号无寄生,云间人(今青浦),是周安期的姊夫。《牧斎初学集·卷五十四·周府君(按即周安期父)墓志铭》:

君讳祝,字季华,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谥恭肃讳用之孙,国学生讳乾南之季子。少而工文为名士,长而称诗为诗老,晚而负经济修长者之行为乡先生。其殁也,崇祯十三年七月廿九日,享年八十有六。娶杨氏,生三男子,长即永年,永言、永肩其次也。二女子,嫁杨士修、金之镕。 

以上杨长倩、松陵沈氏、汾湖叶氏、周安期,皆辗转有亲者; 自昌子许元溥《吴乘窃笔》也有“周安期谓德原出家……” (语)。上有稽征无稽,亦籍以见“吾党”笑迹固未出吴中一带,然山水洼蓼,还是有偏别于金阊的。党中诸人,如杨长倩、吴在大、周安期、李节之,若辈事迹,亦稍存闻于笔记、私乘、闺门诗 、笑林之中;其它长水云竺、清河张旅闻、绣佛弟子范宗文,则甚或无考。这些人都是活动在吴中一带的中下层文人,叶昼籍笑而引以为朋党,可见叶昼自己的身份也不会高到那儿去。 

然憨憨子抵书称誉叶昼为“真卓吾”,则知至时叶昼或以蕴假卓吾而著名。世人但知有李卓吾,而不知有叶卓吾。卓吾非名,真卓吾非誉,又焉知叶卓吾非真卓吾耶?此所以“世人耳食者不知真卓吾自在人间,余笑以为知言。”——而文通子能恬然受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