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持续的焦虑,是孩子不能释放的毒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接到一个家长C的反馈,说孩子这个暑假很散漫,脾气也变得急躁了,一句话不对,就跳脚。眼看初三了,明年就要中考了,真是让人急死了。

我很惊讶的,因为C家长的孩子去年夏天在我这里做过一个周期训练的,而且训练的效果很好。

家长第一次送他过来时,也是一通的抱怨:老师啊,孩子做事情拖延啊,补习班也不肯上,上课也不愿意和老师互动,你做训练能让他积极点吗?

我一听到她这一通话,身体立即有了反应,就是焦虑,感觉我的喉咙锁住了。

后来我问孩子的训练目标是什么,他写下来:进入全班第8名(班级42个人),当时他的成绩是15名。

我当时很欣慰,因为这个目标明确,只要他的潜意识接收了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就比较容易。

果然,在做了8次训练后,他传来好消息,一次月考中,他得到了第9名的好成绩。

当然,他妈妈也很开心,把他送进工作室的时候,连连说谢谢。于是做完一个周期,心满意足的就结束了,不来了。

我其实建议过他,再做一个周期稳住状态比较好,妈妈则认为,可以啦,还是花点钱去补习班吧。

我一听这句,是替孩子担心的,因为那不是孩子自愿的。

果然,过了半年,孩子的状态完全跌落下来,妈妈给他报了三个补习班,据说他都听不进去,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成绩下落到班级三十几名了。

妈妈说:完了,这样子下去完了。

我记得曾经有个家长也问过我一个问题:老师啊,动力催眠训练,能让孩子一直保持好的状态吗?

我说:理论上可以,前提是家庭能跟得上。家长如果跟不上,孩子即使好了一时,也会被父母再度拉下马。

这个跟得上是指什么?

1. 信任上要跟得上

我问家长:你相信你的孩子吗?他们通常说:我相信他的呀,可是他做的那些事情,让我太失望了。

我的回应是:那你还是不够信任。

他们疑惑不解。我的解释是:如果你发自内心的信任你的孩子,那么就算他某一天迟到了,某一次考砸了。你都不会陷入慌乱的,因为你知道孩子只是出现了小状况,小状况处理好了,他又能做得很好。

所以你不会急于去干预他批评他,而是站在他身后稳定的支持他,给他时间自己去调整。那么第二天他就不会迟到了,下次考试他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到底什么是起跑线?其实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认知,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生命体的,你这个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有些父母说,我觉得我孩子很聪明啊,但是他不努力怎么办?那么这个父母就是这也定义他的孩子的:你是个聪明的但是不努力的孩子,所以你不会有成就。

因为有这个定义,父母特别焦虑,轻则对孩子唠叨说教,重则打骂威胁。日复一日的,孩子就习得了对自己的认识:我虽然聪明,但是我的确不够努力,算了,我也拿自己没辙了。

2. 情绪上要跟得上

不是孩子表现好了,你才情绪好。而是你的情绪好了,孩子自然会很好。

有些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恨不得砸锅卖铁,掏心掏肺。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你或许认为是“爱”,其实不是,是恐惧。

恐惧一旦没有报这个补习班,孩子的成绩就好不了,恐惧如果没有每顿饭搭配好营养,孩子的健康就会出问题,恐惧如果不给他买学区房,他就上不了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

吊诡的是,一旦你是基于恐惧去付出的,即使你付出再多,孩子也很难真正的好起来,而相反的,他只会验证你的恐惧,成绩下滑,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因为一旦你恐惧和焦虑的时候,你的想象力就极为丰富,你会不断构建糟糕的画面,孩子拿着糟糕的成绩单回来,你被老师请去谈话;孩子又生病了;孩子考学毫无动力……

这些画面每出现在你的头脑里一次,你的恐惧就又加固一层,然后你看待孩子的眼光,就更多的担忧和愤怒。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全盘吸收你的焦虑和恐惧,然后带入到他的行为里,于是他动力和能力都被抑制,慢慢的,看起来要么意志消沉,要么暴躁叛逆。

而反之,如果父母基于对孩子天然的信任,就像有个妈妈说的:我看我孩子就是一万个喜欢,我的孩子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每当她想起孩子,大脑里都会构建出积极的画面,当她看到这些积极的画面,身体就会感觉轻松和愉悦,甚至是幸福。

那么她看到孩子的时候,就是满心的欢喜,嘴角会不自知的上扬,眼睛也会带着微笑。

那么孩子也会完全捕捉到妈妈这份欣赏和喜悦,她也会评价自己是个最好的孩子,因着这份自信,行动上就会全力以赴,而且因为她的身心始终是愉悦的,所以她的潜能就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所以你会看到有些孩子,他上学好像很轻松,可是总能考出好成绩。而有些孩子,他们看起来十分勤奋,可是成绩依旧平平。

那差别是什么呢?

差别就在于,那些轻松考到高分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提供了很大的情绪价值,父母情绪稳定,又天然欣赏和相信孩子,那么父母的爱,就是对孩子能力的加持。

而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却总也考不出好成绩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患得患失,会焦虑恐惧。而孩子在受到父母这些情绪的影响后,如同负重前行,所以会很艰难。

每个孩子都是潜能无限的,之所以表现上千差万别,除了基因以外,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父母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如果你信任他,你就强大了他。如果你不信任他,你就削弱了他。

所以,你是哪一类家长呢?

预约心理咨询和催眠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