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执着于做榜样,就是在做“坏榜样”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八个字。但凡愿意学习的家长,就特别愿意付出努力,想成为孩子的榜样。

最近无论是直播间,还是一对一咨询,都会听到家长提到两个词:紧张,疲劳。

我们听到这样的词,第一反应是他工作压力太大了,劳动强度太高了吧。

然而不是,他们说:是不敢停下来休息,不敢懈怠,怕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那我就问她:你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好比背着行李出门,我们总得知道自己去哪,心才能安定。

父母如此的努力,勤奋,想给孩子做榜样,而做榜样是一个养育的状态之一,他不是目标啊。

他们就有点愣住了,说还真的没有想那么多那么详细。

这就好比我们背着行囊拼命地赶路,试图超越路上一切的行人,跌倒了都不敢休息,当到达疲劳顶点的时候,忽然迷茫了:我到底要去哪里啊?

有个家长想半天回答了:我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我问她:这个好习惯可以为他带来什么呢?

他说:那他做什么事都会比较容易成功。

我说:那你希望他具体做什么,能成功呢?

他说:做一切啊。

我就打趣地说:做一切的意思,包括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精确一下吗?几点钟去如厕,在厕所里花多少时间?

我的确见过这样的妈妈,他们连孩子几点上大号,都会管理的。而且看着孩子排便通畅,颇有成就感。

这个妈妈笑了: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我的确太关注细节了,却忽略了我的养育目标。

对啊,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然后再问自己:你自己又是怎样的人呢?

就在今天,我问一个母亲: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说:我是个一般的人。各方面都一般。

我又问:那你对这个一般的人,评价怎么样?你喜欢她吗?

她就流眼泪了,摇了摇:我不喜欢。我还有很多没有做好。

所以她就拼命的做啊,她一天24小时,恨不得活成48小时,在单位里主动加班,回到家除了做饭就是利用一切的时间学习和运动。

看起来好自燃,自动化加班和学习。稻盛和夫老先生就说,如果我们要干成一番事业,就是需要这样的热情和执着。

可重点是,这背后的热情很重要。

你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工作,一旦工作就会废寝忘食。还是因为你有个信念,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孩子就学会了懒惰,懈怠,别人就看不起你?

好比两个人在奔跑,刚开始速度都很快,但后来有个人忽然倒地不起。

因为跑得越来越带劲的那个人,他的动力来自于心底的热爱。

那个刚开始跑得很快,突然倒地不起的那个人,是因为恐惧,他害怕别人评价他跑不快,评价他懒惰才拼命跑的,所以他维持的时间就会有限。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父母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可是,如果父母是为了创造榜样,而做出行动。这是在做什么?这是在演戏,在抛却真实的自我演戏给孩子看。

比如有些家长本来不喜欢看书,他却每天捧着一本书在看。看到自己很煎熬。比如某个家长不喜欢运动,为了给孩子树立运动的榜样,她就拼命的去跑步,直到把自己的膝盖跑伤了。

外在看来,他们好辛苦,好努力,真是值得敬佩。

内在看来,我又会很心疼他们,因为他们为了示范给孩子看,抛却了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

笑不露齿,怒不敢言,成了很多家长的标签。因为要扮演端庄的优雅的,内心稳定平和的妈妈。

所以无论家里发生什么,都不能失了分寸。一旦失控大笑,或者发脾气了,她们那个自责就会如洪水猛兽侵袭她们。

大家知道现在抑郁症是很高发的疾病,那么抑郁症是怎么来的呢?

自我价值特别低啊,低到尘埃里。那成因是什么呢?

是不能做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任何事情。一旦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他的事,他就会遭到批评指责,和挑剔。

久而久之,他们就绝望了,失去一切的信心和兴趣。

所以,当家长执着于给孩子树立吃苦,自律,勤奋的榜样,而这个过程,家长又完全把自我抛到一边,那么孩子学到的就是拧巴的,冲突的自我。

那就是做着不喜欢的事,还努力的扮演很享受很专注的样子。结果就是拖延和分心。

孩子学到了以后,他们就知道:我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我不能放肆的笑,我不能对不喜欢的事物说不,我累了也不能躺在沙发上,我再困,也要四五点就爬起来阅读和健身。

这得有多痛苦的人生啊。

那么,到底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怎么样的榜样呢?

简单来说,就是真实而又幸福的。

我有个朋友,她自己很喜欢打小麻将,老公特别爱看电视。他说从结婚开始,他们家从白天到入睡前,电视机都是打开的。那是他老公的需要。

而她是每逢周末都会打一到两场牌。

她和老公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不过都爱运动。

后来,她们的儿子不仅爱运动,也爱阅读,还因为博览群书发展了演讲的优势,在大学里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

她有次说:哎,我不像你那么爱学习,文笔那么好。

我说:那又如何?

她说:也是,人和人总是不同的。我也想过戒掉打牌。后来发现少了很多乐趣,于是决定还是开开心心打牌。

她对老公看电视也很理解,老公不抽烟不喝酒,就看电视和运动,有何不可?所以夫妻关系因此很和谐。

两个人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都按部就班兢兢业业,没有大的成就。但是,他们都很快乐。每次和他们见面,两人精气神都很足,笑声很爽朗

他们的孩子学业道路既独立又自律,性格乐观开朗,是很多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我理解为那是一种传承和超越,传承了父母爱运动的喜好,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阅读和演讲的爱好,这个爱好就超越了父母。

这种传承和超越是怎么做到的呢?是真实和自由带来的。

父母真实地做自己,不仅欣赏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弱点。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坦然而放松。因为对自己足够接纳,所以对孩子就不会苛求,孩子就有了很多的自由。

这份自由就好比妈妈打牌和父亲看电视,没什么区别。都只是个人的热情和爱好。

这些热情和爱好,最终服务于我们每个人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幸福。

所以,做父母本身不需要格外努力,如果你一定要努力,那也是为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去奋斗,而不是为了孩子。

当我们全力以赴做自己,包括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吃喜欢的东西,交喜欢的朋友,坚持自己的爱好。

这个过程就解放了孩子,也打造了一个真实的榜样。这个榜样是内外一致的快乐,一致的接纳,一致的爱自己,也爱生活。

孩子也当如是生活,不拧巴不纠结不自责,过得幸福又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