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窝里横”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应对?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经常有家长很痛苦的来咨询说:我孩子的情绪特别容易激动的,三句话说不到,她就会骂人,很凶的。

这种情况我首先问的是:你的孩子多大?孩子最常骂的人是谁?他在外面和同学的关系怎么样?

家长李先生就回答:孩子10岁,男孩,在外面挺乖的,就是在家里很暴躁。无论让他吃饭还是叫他写作业,他都动不动就发火。

李先生还补充一句:老师,我想起一个词,叫做窝里横。在外面就不敢大声说话,在家里就无法无天。

我们咨询的后续我了解到更多信息,知道了孩子是从三岁开始,李先生夫妻被单位派到外地去做项目,所以就把孩子送到奶奶家。

从此,夫妻每个月只有一次回来看孩子的机会,两年后,孩子幼升小了,他们夫妻结束项目,就回到上海,把孩子从父母处接回来。

过去一个月见一次,看不出孩子有什么问题,当真正接回来相处,就发现挑战很大,起床就要看电视,吃饭要喂,衣服不会穿,动不动就哭就尖叫。

刚入小学后,孩子就成了困难户,常常被老师投诉说上课不认真,不是玩橡皮就是在那里敲桌子,让他站起来,他就只会哭。

李先生接到这些信息,手足无措,刚开始是批评,还打了孩子的手。

后来太太看不下去了,说都是李先生的错,因为他非要参加那个项目,导致把孩子抛下,现在孩子一大堆问题,怪谁?

李先生也知道孩子的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带孩子去了儿童心理科,医生说孩子没有疾病,就是父母离开的两年里,孩子到了爷爷那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安全感出问题了。

李先生这才反思自己,于是有了个让他出冷汗的总结:原来是我让那个才3岁的孩子做了两年留守儿童!

想到这里,李先生就懊悔不易。当天晚上他对孩子的态度就变了,从严厉变得呵护,而且刻意去满足孩子很多需求。

比如过去孩子回来就做作业,后来他就满足孩子先看动画片。

结果新的问题来了,孩子看了一集还要看,他们夫妻就很抓狂,轮番去提醒孩子,后来孩子就躺在地上打滚,说就是不写作业。

搞得夫妻二人无计可施。据说一年级的作业,很多都是夫妻二人代笔的,老师意见也很大。

到了二年级,孩子迷上了乐高,夫妻二人就像找到了良药。常常是拿乐高来作为条件,让孩子完成作业,这个过程看似也很顺利。

但是,他们之间的沟通,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按照我的判断,就是孩子占了家里的主导权。

父母作为家里的权力方,却无法下放任何权力,只能通过满足孩子需求来央求孩子做他该做的事。

那有没有人知道,孩子心里是什么感受?

后来我见了这个10岁的孩子,和父亲说的一样,他在外人面前是乖的,甚至会躲闪。这代表什么?代表他不自信。

父亲就困惑:我们夫妻在社会上混得也不差。住房也很宽敞,给他的也很多,为什么他还不自信呢?

我们的自信来自哪里呢?来自对自己的欣赏和信任。而不是物质的堆砌。

再看看父母在外面虽然优秀,可是孩子在家里看到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呢?是迁就的,讨好的,顺从孩子的。

那么孩子的解读是什么?他的解读是,父母没有能力,没有力量。不然怎么连7岁的孩子都畏惧和讨好呢?

后来我让孩子画了一幅画,画他的家。他把自己画的很大,把父母画得很小。自己坐着,父母站着。

再看他的表情,嘴角是下拉的,眼睛不知道瞪着谁,很生气的样子。

我问他:你这个表情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心情?

他说:我每天都这样,我也不知道。

他的父母也点头。所以父母也发现,尽管这两年里,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弥补那两年他们离开的过失,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做,孩子依旧不自信也不快乐。

这种现象非常多见,尤其是在另一个大类的人群里,就是孩子厌学的家庭里。

厌学的家庭普遍存在家庭动力的问题,当父母知道孩子之所以不能去学校,是因为父母某些阶段做错了,或者给孩子造成过不小的创伤。

父母就180度大转弯,从过去的严厉高压,变成包容呵护。甚至放掉一切要求。

他们以为只要我弥补了,孩子就好起来了。

实际上恰好相反。孩子需要的不是弥补,而是父母有能力给出有效的陪伴和支持。

比如过去李先生的孩子因为和父母分开了两年,导致安全感不足,情绪不稳定。他需要的不是父母拿乐高和电视去哄他,而是可以接纳他的情绪。

也许只是和他坐在一起,也许只是把他抱在怀里,他的安全感就会像拼图一样,重新地完整起来。

所以,后来我给李先生夫妻布置几个家庭作业:

1. 每天花时间陪伴孩子。包括陪伴他阅读,运动,以及在他有情绪的时候,不做任何逃避和转移,就坐在那里抱着孩子,以稳定专注的状态和他在一起。

李先生的孩子有两个情绪模式,在家里就容易愤怒。在外面就容易哭。

过去李先生不懂怎么面对他的情绪,只会去用物质和电视来转移孩子注意力,而后来我就建议他,每次看到孩子发脾气,都过去抱着他,拍拍他,告诉他,爸爸在呢,爸爸看到你生气了。

这是一种对孩子情绪的看见和允许,孩子的状态就会变得平稳。

无论孩子发多少次脾气,爸爸妈妈都要做这个对情绪“接住”的动作,不带评判和指责的去拥抱孩子,陪伴孩子。

这个过程,就是在给予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发现,无论我多么激动,多么大声吼叫,爸爸妈妈都不会抛弃我,也不会打骂我。

证明我是被爱的,我是好孩子。这就是重新建构孩子的安全感。

2. 制定家庭规则,并勇敢执行

很多人常常把无条件的爱,等同于没有规则的爱,单方面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却不需要孩子遵守任何规则,这是很可怕的。

而真正无条件的爱,是无论你天资如何,包括长相身高智商如何,我都很爱你,同时,我对你有一些规则和要求。

李先生家的孩子对电视和乐高特别着迷,所以我就要求他和孩子制定规则,比如周末才能看电视,每天晚上做作业前可以玩半小时乐高。

这个规定一旦实施,就不要随意更改。最初孩子一定会做不到,因为他过去没有这个习惯。那么父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陪着他去建立这个新习惯。

比如当孩子乐高放不下来,父母就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然后说:时间到了,我们把乐高放下来吧。

一边说,一边去拉起孩子的手,引导他把乐高放下,再把他从地上拉起来。

这就是运用的潜意识和意识同时影响的“双轨沟通法”。当孩子放下了,也起来了,父母就要立即给予肯定:孩子,你真是说到做到啊!

孩子的信心,就是建立在大大小小的成就感上面。当他发现执行小小规则都能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肯定,他的自信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而一个有自信的孩子,他在外面就不会怯懦敏感,情绪就会变得稳定。

3. 当孩子攻击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坚定的叫停

无论父母过去做了什么不当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什么伤害。父母都不能允许孩子攻击和打骂自己。

指责,攻击和辱骂,那些是一种报复,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任何好处。

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常有的情绪,比如愤怒和委屈,去陪着孩子,允许他有这个情绪。但是如果这些情绪透过肢体和语言的方式袭击到父母,父母要叫停。

父母等到孩子情绪平稳后,就教导他:孩子,我刚才听到你说我那些话,做那些行为,我很难过,很伤心。我要你承诺以后都不这么做。

这既是在教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同时是在重整家庭序位。

因为在家里,父母的角色依旧是第一权威,父母是大的,孩子是小的。当这个序位稳定了,孩子就做回了他孩子的角色,他会更踏实。

而父母在爱孩子之前,要先保护和爱自己。如此,才能得到孩子应有的尊重。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很暴躁,在外面很乖巧,就请父母们检查一下,你是否对孩子有讨好,你是否难以对孩子执行规则。

如果是,那就需要爱与规则并用,去重新调整家庭序位,帮助孩子重新架构安全感和自信。安全感和自信足够的孩子,会情绪稳定,也会尊重父母的。

预约心理咨询和学习力提升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