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承东喊了五次“遥遥领先”后,问界新M7能否突围?

 乔诺咨询 2023-09-13 发布于上海

观点/ 宁轩  乔诺供应链管理首席专家,原跨国公司千亿级产品线高管
头图/ 华为终端
编辑/ Criss

问界新M7,抢在了“遥遥领先”前发布。

9月12日,全新问界M7在上海正式发布。此次问界新M7系列在续航、性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对比老款问界M7,全新问界M7五座版本起售价为24.98万元,入门价格下调了2万元,顶配车型甚至降价了5万元,旨在凸显降价增配的诚意。

发布会上,台下不时传来“遥遥领先”的呼声,直播弹幕上也是被“遥遥领先”刷屏。对此,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余承东笑着回应:“让汽车车机系统和Mate60 Pro一样流畅!”

余承东在问界新M7发布会现场发言

然而今年8月份,赛力斯集团新能源汽车(包括AITO问界等品牌)销售量为6243辆,同比下降了57.37%。

梦想与现实之间,余承东的压力比想象中大。

销量承压下,此次全新问界M7系列的“遥遥领先”,能否证明华为的实力,成功突围呢?

01

帮车企造车,智能化成“最大筹码”


目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异常激烈。仅上半年的上海车展,首发的150余款车型中,就有三分之二的车型为新能源汽车。华为一直强调“帮车企造车”,智能化便成了其突出重围的“最大筹码”。

纵观此次发布会,华为展现智能化“遥遥领先”的特点非常明显。

 一、智驾升级全国通用 

自动驾驶技术,早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产物,问界新M7在智能驾驶方面再次升级。

既能“看得懂物”又能“看得懂路”。新M7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配备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等27个感知硬件,让新车可以做到导航地图和现实世界匹配,率先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

余承东表示,预计今年12月,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功能将在全国落地放开,实现“全国都能开”。

这也让问界新M7“遥遥领先”,成为了城区领航辅助落地面最广泛的车型。

 二、主动安全能力再突破 

问界新M7搭载了全新的HUAWEI ADS 2.0主动安全系统。

无论是避障功能还是主动刹车效果,此前问界的车型已经在诸多竞品中占优,现HUAWEI ADS 2.0系统将问界新M7的AEB刹车时速提升至惊人的90km/h,主动安全能力实现“遥遥领先”。


 三、制高点:鸿蒙座舱系统 

“让汽车车机系统和Mate60 Pro一样流畅!”从余承东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鸿蒙座舱系统,是整个问界新M7的智能化“制高点”。

问界新M7实现“三屏配满”,并搭载鸿蒙3.0系统,手机和上述屏幕“碰一碰”即可将手机运行的游戏、视频等无缝流转到车载屏幕上,三块屏幕也能秒变个人创作室、多人会议室、儿童书房等魔力空间,为用户带来移动办公出行新体验。

整车介绍下来,余承东至少提及了五次“遥遥领先”,二十多次“领先”。

虽掷地有声,但也不难看出其背负的巨大压力,AITO问界承载着华为“让汽车更智能”的愿望。

02

不造车的华为,如何与车企合作?


今年3月31日,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发布文件强调“华为不造车”;随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决议有效期为5年。

除此之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不能使用“华为问界”以及“HUAWEI AITO”等字眼进行宣传。

一夜之间,问界门店拆除了所有相关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余承东在华为内网发文感慨时代更加艰难了...但仍有信心让时间去检验。

重申不造车,但华为“帮车企造车”有三种不同深度的合作模式:

 第一种: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 

这个模式在华为成立汽车BU之前就已经在做,华为向汽车制造商提供一系列标准化零部件,如车联网模块、激光雷达、电机电控等。这些零部件已经经过了华为的标准化流程,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帮助车企实现快速生产和降低成本。

同时,华为还为这些零部件提供全球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高水平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二种:HI(Huawei Inside)模式 

即车企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帮助汽车制造商提升用户体验和智能驾驶水平,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第三种:智选车模式 

华为利用其在终端和消费电子业务中积累的经验,帮助车企进行更好的产品定义和设计,确保其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达到最佳水平。此外,华为还利用其全球零售和营销经验,助力市场推广和产品服务。

目前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就是“智选车模式”,本次问界新M7的发布,也体现了华为在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的深度助力。


03

曾经“高开”的问界,为何后续“低走”?


今年6月,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发微博表示:
“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面对人家很基础的出招就崩溃了,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

可以看到,问界曾经也是“高光”起步。

从2021年12月AITO问界品牌正式发布,到2022年2月公布了首款车型——问界M5,再到2022年全年问界销量超过7.5万辆。凭借着华为以及鸿蒙智能座舱的光环,一上市,就成了新能源汽车里的黑马。起步还是非常顺的。

但年初以来,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市场已经走向红海,真正赚到钱的车企屈指可数。

如此对比之下,尚未具备盈利能力的新能源车企,想活下去,还需要继续向资本“伸手要钱”,从而得到喘息的机会。而有些车企未突围成功,便倒在黎明前的漫长黑夜,比如威马汽车。

造车新势力“三兄弟”中,被“打残”的理想却先一步突围出圈。

2023年8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4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63.8%,连续三个月月度汽车销量突破3万辆,今年前8个月累计交付新车20.82万辆,同比增长176%。在销量一路逆袭、连战告捷下,李想本人仍坚定学习IPD,着眼于未来更大的布局,实力不容小觑。

对比下,曾经“高开”的问界,迎来了“低走”的销量。8月份,赛力斯集团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6243辆,同比下滑57.37%。

低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华为对汽车业务的权重。换句话说,华为仍在观望和评估汽车业务对于华为整个业务战略方向的定位,没确认真正的方向前,并不会投入“范弗里特”弹药进行饱和攻击。

曾经,任正非拍桌子下令:华为不做手机,谁再胡说,谁下岗。

2000年,华为和摩托罗拉合作,委托生产摩托罗拉的产品,为华为独立生产手机埋下了伏笔;2001年,华为加入国际电信联盟;2003年,华为终端公司成立专注于手机业务。

直到2011年,华为在“三亚会议”上提出“华为终端产业竞争力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源自最终消费者”,才决定不再做运营商定制手机,全面转向消费者品牌业务,开始重金投入

后来,一度成为唯一能对抗苹果的中国高端智能手机。

华为Mate60 Pro

这漫长的11年里,华为一直将手机作为试点业务,进行评估。


造车与做手机的对比,复杂程度和考量维度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目前华为一再强调不造车,只帮车企造车,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

而从投入水平来说,2022年,华为官网公布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

相较于此,华为对汽车业务的投入尚且是“九牛一毛”。

但众所周知,余承东一向是华为的冲锋部队,能说会说、敢说敢干,“遥遥领先”也许是未来必定会发生的事情,问界新M7的品质也足够让人期待。

而在赛力斯失去华为车标,陷入一段时间低迷后,也希望问界新M7能成功吹响反攻的号角。

04

红海竞争下,“遥遥领先”是华为的坚持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红海,问界新M7是否真有底气,持续“遥遥领先”?

 一、汽车产业的本质 

汽车是一个具有长周期、重投入的产业,相比一般的消费品,涉及到的产业链广度、零部件的广泛性、供应商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以及对汽车本身产品的实现,都极具挑战。

若只为汽车做服务,开发汽车的生态软件系统,华为可以稳抓战略控制点,立在不败之地。但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不仅参与了研发设计和生产,还提供销售渠道,以及保证后续的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达到最佳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本身是一个期货交易,汽车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管理肯定有所区别。

IPD强调在前端把需求管控好,这样就能保证产品开发进入一个稳态,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汽车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抖动变化,这个现象本身是一种常量。从立项到实行,一款车会有24-36个月,甚至更长的产品开发周期,期间外部的市场环境、技术和趋势,充满着不确定的变化。


所以,车企需要及时应对外部市场的剧烈的需求抖动,应对市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不然就很容易失去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是车企“烧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车型自开发成功和上市销售,在市场上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再到被市场淘汰所持续的时间,其长短主要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科技进步的速度。

以目前的红海市场来看,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对于华为与赛力斯相当具有挑战。

 二、成本问题 

成本对新能源汽车来讲,包含许多关键器件,其中三电(电池、电驱、电控)占了绝大部分。对很多的企业来讲,除非像比亚迪有自己的电池生产线,才能不被供应商在最关键的部分所钳制。

所以,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可操作的降本空间就极为“挣扎”。

目前,无论是“蔚小理”等新造车企业,还是广汽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处于高投入阶段。

在去年7月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余承东曾透露: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业务,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

从发布会展示的价格来看,此次新版问界M7售价区间为24.98万元到32.98万元,较去年推出的问界M7最初版本,反而大幅下调了7万元。

价格下降,是否代表着华为打算“以价换量”?

其实并不是。

首先,从历史来看,华为从来不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公司,尤其是手机业务。一定是先从经营的角度看问题,消费者的口碑最重要。其次,“以价换量”也不符合华为一贯的文化,显而易见的例子,现在的华为手机并不是“Me too but cheaper”,在国内属于高端手机的价格区间。

对于华为而言,最大的成本管理是:
1、技术战略规划,增加产品的技术竞争力;
2、供应链战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供应链进行全局性规划。

所以,此时的降价更多是一个权宜之计,以客户为中心,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


 三、质量是华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价格下降,问界新M7会不会有质量担忧?答案是肯定不会。

质量,是华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是原来做电线设备、手机、还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等任何产品,质量永远是都是第一条。

比如手机,华为有10000多块钱的价位,也曾有2000多块的价位,价格的幅度拉得很开,但2000块钱手机是不是会比1万多手机的质量差呢?并不会。

在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一次性把事情做对是最低的成本。

从发布会上,可以看出华为对质量标准一贯的不让步,这也是余承东喊出“遥遥领先”的坚实底气。


过去一周,华为Mate60手机系列的抢先发布,引发了一波高潮。此次问界新M7其实对于华为同样意义深远。

作为华为汽车领域的“Mate60”,问界新M7能否为华为造车拉开“遥遥领先”的序幕,仍需要时间去检验。


11月3-4日·上海,乔诺联合多名跨国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和中国企业家高管,开展《2023年中国式增长年度论坛》齐聚高增长企业操盘手现身说法,头部行业变革专家复盘总结,六大维度解密逆势增长密码。

2023年度论坛,扫码报名▲


为帮助更多企业从容应对市场,乔诺加强了企业短期应对、中期生存、长期建设的思考,2023下半年系列课程如下:

课程
时间/地点

2023年度论坛:中国式增长

11月3-4日
上海

DSTE®从战略到执行训战营:把战略变为现实

9月24-25日
上海
10月27-28日
深圳

旗舰产品训战营:以差异化竞争力,突围大市场

11月19-20日
深圳
11月26-27日
上海

大客户经营训战营:集公司之力实现大客户群体突破

10月20-21日
上海

极致成本训战营:超越竞争,实现产品成本的绝对优势

10月27-28日
上海

品牌战略训战营:打造弱增长周期的强势品牌

11月22-23日
上海

干部训战班:锻造“好战善战,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干部队伍

11月17-18日
上海

经营分析辅导包:经营分析的18个关键方法

10月18日
线上

降本速赢辅导包:把降本目标变结果的29个方法

10月18日
线上

爆款产品规划辅导包:价值需求落地的18个方法

9月20日
线上

产品质量攻坚战辅导包:从低质低价到高质溢价的25个抓手

9月20日
线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