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随笔(305):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

 古城布衣 2023-09-14

读史随笔(305)

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手书《出师表》就是写于南宋时期。

近读湖北网友射虎的文章,提及他用南宋张栻的《诸葛忠武侯传》中的《出师表》与今版做过对比,全文七百多字,共找出二十几处不同,也是3%左右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那句“躬耕于南阳”,在张栻版是“躬耕南阳”,少个”于“字,但反而更符合早期“四六骈文”的规则。再进一步检索,宋代的《通志》和《萧氏续汉书》也引用过《出师表》全文,同样是“躬耕南阳”……现在南阳卧龙岗的岳飞手书《出师表》正好也是“躬耕南阳”,这也许能从侧面证明,那一版出师表真出自宋人之手。

射虎先生对历代版本很有研究,视角也非常独特,这次他从宋版《出师表》与《岳书出师表》中看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对鉴定《岳书出师表》为岳飞真迹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其实,不仅射虎先生列举的上述几部宋版史书是“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还有几部也是如此。

如最著名的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的《出师表》也是“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见附图一)

南宋胡寅的《诸葛孔明传》记载的《出师表》同样是“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见附图2、3)。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又字仲虎、仲刚,号仲冈,人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中国宋代理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寅与岳飞是同时期的人物。张栻(1133-1180)是抗金名将张浚的儿子,出生于绍兴八年之前,《诸葛忠武侯传》书成于绍兴八年之后。由此可见,有宋一代所使用的诸葛亮《出师表》版本就是“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所以,《岳书出师表》中没有“躬耕于南阳”的“于”字恰恰证明岳飞不是因激愤笔误漏字,而是严格遵循了宋代《出师表》的原始记载。

我们现在基本上看不到宋代以前的《三国志》版本了,从现存资料来看,陈寿在《三国志》中撰写《诸葛亮传》后,从晋代一直延续到唐代,并没有出现对诸葛亮传记的重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陈寿的《诸葛亮传》一直是一枝独秀。直到宋代中后期,借着两宋史学持续繁荣的契机,才又出现了胡寅的《诸葛孔明传》、郑樵的《诸葛亮传》、张栻的《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萧常的《诸葛亮传》等诸葛亮的传记著作,并流传至今。也就是说,能看到宋代以前版本《出师表》的也就是宋代这些史学家,所以,他们的“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版本应该是可信的。从当时流行的“四六体”骈文来看,没有“于”字的“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更符合这一习惯。

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三国志》是以百衲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活字本及江南书局刻本互相勘对,择善而从,并吸收清代学者的校勘成果的版本。那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于”字会不会就是明清以后刊印时加上去的呢?

总之,宋代《出师表》版本基本上都是“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而明清以后版本基本上都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由此可见,岳飞绍兴八年八月在南阳武侯祠手书出师表时,用的就是宋代通行的版本“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而如果是明代白麟“伪托”,那他一定会用明代的版本写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就是写于南宋时期而绝不可能是明代“伪托”。

另外,与岳飞同时期的胡寅、张栻在引用《出师表》时使用的都是原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什么“避讳”之说(见附图3)。因此,“白麟伪托说”常常念叨的什么么“卧龙岗碑文不尊避讳制度。钦宗赵桓,这个桓字应该避讳,但出师表中却直接书写,可见是伪托”的说法基本上是无稽之谈。

读史随笔(305):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
读史随笔(305):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
读史随笔(305):宋版《出师表》证明岳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