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辟谣”:我没在襄阳种过地!

 云中公子 2019-09-04
 今天,诸葛亮郑重“辟谣”:“我只在南阳种过十年地。有人说我当年在襄阳隆中‘躬耕’,那是习凿齿(人名)造谣。后来,人们受习凿齿误导,以讹传讹。”

    诸葛亮“辟谣”之后,讲述了南阳和襄阳争夺“躬耕地”的来龙去脉,并澄清真相。

    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的一个干部家庭,少年丧父,便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叔父带着他来到襄阳,投奔老朋友刘表。刘表是荆州的一把手,办公地点在襄阳,诸葛玄想在襄阳谋个一官半职。

    但是,刘表这个人心胸狭窄,对前来应聘的人才总是疑神疑鬼。不仅如此,他还冷落了一大批投奔他的“杰出青年”:庞统、徐庶、孟公威、石广元等。

    诸葛玄不被重用,在郁郁寡欢之中病逝,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失去了生活依靠。

    刘表与诸葛玄是好哥们,诸葛玄死后,他本应给诸葛亮安排个工作,但他同冷落其他“杰出青年”一样冷落了诸葛亮。

    那一年,是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才17岁,尚不到弱冠之年。

    于是,诸葛亮选择了离开伤心之地襄阳,一路北上来到南阳,开荒种地,躬耕自食。

    诸葛亮选择去南阳躬耕,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隐居求志。

    因为,当时的襄阳,只是三线城市。南阳是帝乡,东汉陪都,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标准的一线城市。年轻人谁不向往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机会多嘛。

    南阳也确实会有更多“机会”。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此发迹,他的开国功臣及云台28将大多是南阳人,公主中有7人封于南阳。东汉时,南阳籍官吏有154人,任三公者27人,被封侯者120多人。南阳城内,皇亲国戚,络绎不绝,王侯将相,豪门相望。那里,有巨大的政治智库、军事智库......

    诸葛亮选择在南阳躬耕,正是为了抓着“机会”研习智慧、建立新的朋友圈的需要。

    那么,选择在南阳的哪个地方“躬耕”呢?卧龙岗!

    卧龙岗在南阳郊区,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贴近繁华,远离喧嚣。诸葛亮在此结草为庐,晴耕雨读。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已经“躬耕”10年。十年躬耕堪比十年寒窗,他以“隐居”的名义进行社会活动,朋友圈渐渐扩大,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

    这一年,刘备慕名而来,“三顾茅庐”,二人在草庐中“答对”,纵论天下形势,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

    《草庐对》便由此而来。

    若干年后,诸葛亮上书《出师表》,依然念念不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诸葛亮的智力和品德,他绝对不会将“躬耕地”记错或者出现笔误。

    让人想不到的是,习凿齿在诸葛亮去世130多年后,一句话给后世带来了许多纷争。

    习凿齿是东晋时期的狂悖文人,襄阳人士,号称“诸葛亮的异代相知”,曾给《三国志》做注:“(诸葛)亮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尽管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没有说“躬耕于隆中”,更没有说“躬耕于襄阳”,习凿齿还是强行把躬耕地“挪移”到了隆中。

    自此,诸葛亮的躬耕地,被南阳和襄阳争来争去。

    明嘉靖年间,两地官司打到翰林院,甚至惊动了明世宗。清道光时,湖北籍的顾嘉蘅就任南阳知府,襄阳和南阳再次“争抢”诸葛亮躬耕地,顾知府只好写了一副"和稀泥"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十几年前,当时的《襄樊晚报》报道说,襄樊曾四次进京游说教育部和人民出版社未果,时任市长罗辉便亲自出马,最终让修改得有利于襄阳说的《隆中对》《出师表》编入教材。其中,《出师表》里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注解为“南阳”在“现在襄阳一带”。

    襄阳竟然不惜五次进京“做工作”,这种事情也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如今,2019年秋期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出师表》和《三顾茅庐》中的两处注释有违史实。其一,《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的注释,强行将南阳卧龙岗划入汉水南岸的襄阳;其二,《三顾茅庐》中诸葛亮与刘备草庐对话不是叫《草庐对》,而是注解为“史称《隆中对》”。

    于是,南阳和襄阳对诸葛亮的躬耕地之争再度点燃。

    诸葛亮因此“辟谣”:我根本没在襄阳种过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