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岁的皇子为什么被祖母紧紧抱着,而投入海中?声称海底才是皇都

 爱读书的百合 2023-09-14

地球上所有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生物,可能都从某种原始形态演化而来,那是生命的第一次呼吸。

这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生命从最简单的形式,不断演化的历程。

无独有偶卡尔·萨根在《宇宙》中也详细讲述了地球的秘密,从宇宙角度来看,人类怎么看地球并不重要,但是人类既年轻好奇又有着勇敢,以及充满希望。

就好比光年一样,他衡量的不是时间,而是非常遥远的距离。

7岁皇子的陨落,奏响了生命的乐章

就像1185年的日本发生在地球复调中的一个小故事,7岁的皇子被祖母抱紧,投入海中,传说后来变成了螃蟹,又称为平家蟹。

关于平家蟹的传说与遗传有关,它的故事颇有些神话色彩,就如同7岁皇子的陨落一样。

其实7岁的皇子就是安德天皇,他是权臣家族平氏名义上的领袖,而平氏和另一个家族源氏,都称自己才是皇权的继承人。

于是平氏和源氏之间进行了夺权之争,最终平氏输给给了源氏,当时大量的将士战死,还有一部分幸存者投海身亡。

而安德天皇的祖母,不愿意自己与天皇被俘,于是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看着少年老成,英姿飒爽的皇子,泪流满面,一边紧紧把他抱在怀里,一边说:海底是我们的皇都,于是将7岁的皇子投入海中,便消失在波涛之中。

而平氏舰队也几乎全军覆没,仅仅只有43位女眷活了下来,为了生存,她们向附近的渔民兜售鲜花,有些女人嫁给了当地的渔民。

这样看来平氏的落败充满了悲情的色彩,但传说这些跳海的平代武士,都变成了一种螃蟹,这种螃蟹有着人脸一样的纹路。

所以当地渔民根本不给这种螃蟹,反而会将它们送回大海,这就是7岁皇子跳海而引出的平家蟹产生和传奇的渊源。

平家蟹兴盛的根源

那么平家蟹真的是武士变的吗?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在《宇宙》这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些人脸一样的纹路都是人造的。

只不过螃蟹的纹路的确是出于遗传,但是它们的遗传分支也有着很多的不同。作者做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平家蟹的纹路不是跟武士脸一样接近,那么很可能就会被人类吃掉,然后慢慢就意味着越来越少,甚至会产生灭绝。

所以螃蟹作为要生存之需来说,它们如果不是因为外壳像武士的脸,就会被人类吃掉,所以决定他们活不活下来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源自于外部环境。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平家蟹的大量繁衍无关螃蟹自身的愿望,而是渔民们无意识选择的结果,这个过程就叫“人工选择”。

也就是说,人类总是有意识地选择哪些动物或植物应该生存,哪些应该淘汰。所以遗传因素就变得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由人类的观念所决定的。

比如说一万年前,世界上并没有奶牛、猎犬以及玉米等,只是人类驯化了动物和植物的祖先,然后人为控制了他们的繁衍。

由此可见:无论是平家蟹的增多,还是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现,都源于动植物的性状和行为。

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会优化一些种类,而淘汰一些种类,所以被选择的物种持续增多,而一部分被忽略的就日渐减少,甚至灭绝,这个过程就叫自然选择。

优胜劣汰是遗传的必要结果

其实在亿万年的光阴里,生物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本质和人类在短时间内改变动物和植物的性状是大致相同的。

而物种演化在于自然选择,也就是说大自然里新生动物的数量,远比最终活下来的要多,这样环境压力就会变大,这时候遗传就会产生变异,从而大自然会选择更适宜的突变体。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导致生命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外一个状态,这就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物种多样化、生存竞争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

这样看来优胜劣汰既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是演化论的结果,不仅如此地球也是演化的结果。

早在大概46亿年以前,地球是由一堆星际气体和碎石凝聚而成,化石记录告诉我们早期地球的池塘和海洋登台了,不过生命最初是很简陋的。

那些时候,地球上只是电闪雷鸣不断,阳光也异常炽烈,那些由碎片重组后变成越来越复杂的分子,最终不断溶解在海里。

最终成长了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DNA,它是地球上核心分子,这些分子叫做核苷酸,而基因突变指的就是核苷酸发生了变化,最终会遗传给下一代。

而繁殖、突变和自然选择又淘汰了最低效的物种,直到最后这些变异的分子又结合成细胞,一部分负责光和作用,一部分是线粒体,能将食物和氧气结合以获取能量。

所以说遗传也好,变异也好,都是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进行优化,才能更好地将生命延续,这样看来我们能活在地球上,纯粹是撞了大运。

这是作者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自嘲,也是地球生命体的迭代和繁衍的一种现状。

结语

无论是7岁皇子被祖母投入海中的故事,还是衍生出的平家蟹的纹路像极了武士的脸,都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预测的世界里,很多东西都只有着随机性与发展性。

所以说,更多时候应该去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宇宙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但万事万事的变化又有迹可循。

这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进而发展为科学,最后用科学来改善生活。或者说人类之所以能理解世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共情,都是因为找对了方法,对于宇宙来说亦是如此。

就像牛顿对于科学和宇宙的研究一样,临终之前这样说: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就像个在海边玩耍的儿童,为不时找到些漂亮的卵石和贝壳而高兴不已,却对浩瀚的真理之海浑然不觉。

而宇宙也是这样,只要时间不停,所有的探索、发展与变化都会循环往复地进行,因为万事万物都会不断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