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蜜罐蚁喊冤

 古今笑弹 2023-09-14

 

 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被自己撑死的蜜罐蚁》。我承认是被题目吸引进来的,因为我特别想知道这叫“蜜罐蚁”的蚂蚁是怎么被自己撑死的。原来生活在北美洲的蜜罐蚁是一种特别贪婪的蚂蚁,最喜欢吃蜜。每当大雨过后,植物就会分泌出比平时更多的蜜,蜜罐蚁变得比蜜蜂还勤劳,趴在花朵上拼命地吸食,常常把肚子吃成葡萄一般的半透明球体,甚至被蜜撑破了肚子死去。文章最后说,“拼命地去争抢和占据,不知道节制和舍弃,这只会让自己更快地濒临灭亡,蜜罐蚁是这样,人也不例外。”
   文章通过描述蜜罐蚁的贪婪,警醒世人要懂得节制和舍弃,的确是一篇颇具正能量的好文。我这人有一个“恶癖好”,读文章最爱“刨坟”,一旦遇到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必要刨根问底。因为好奇蜜罐蚁的贪婪,又觉得文章篇幅实在太短,信息量太少,就去网上“调查”蜜罐蚁,这一查不要紧,竟然有了新发现。
   事实上,蜜罐蚁吸足蜜之后,就会倒吊在洞中,一旦食物短缺,别的蚂蚁只要碰碰它,它就会吐出蜜,供其食用。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蚂蚁都可以成为蜜罐蚁,只有体型最大的工蚁才行。原来,蜜罐蚁之所以“贪婪”,其实是在为整个蚁群储存食物。蜜罐蚁并非不知节制和舍弃的贪吃鬼,这个结果与前文大相径庭。我很庆幸自己查了蜜罐蚁的资料。如果满足于作者的描述,相信了他笔下的蜜罐蚁贪吃撑爆了肚子,那么在我的印象里,蜜罐蚁就是个贪婪的家伙,而拼死吃蜜,拯救食物短缺时期的群蚁使它们不至于饿死的“英雄形象”就永远被埋没了。   

  假如文章作者也“调查”过蜜罐蚁的话,我想他肯定故意隐瞒了蜜罐蚁“英雄”的一面,之所以断章取义,不过是想借蜜罐蚁的“贪婪”来警示世人罢了。可怜的蜜罐蚁不知道,人类有个写作者竟然抹杀了它们的功绩,而它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反驳,为自己喊冤。我突然想到,如果把蜜罐蚁换成人,又会怎样呢?即使能言善辩的人,也不免倒在别有用心的写作者的笔下吧?想到这一层,不觉冷汗涔涔:写作者如果一知半解或故意歪曲,极有可能以笔杀人!
   自媒体时代,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同一事件,写作者往往从不同的利益出发,下笔的角度、力度就会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迥异。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写作者写出来各异,也是正常的,但就怕写作者故意隐瞒乃至有意歪曲,甚至捕风捉影。
   想起早年一个非常火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其中有一集《慕容嫣专访莫掌门,吕秀才定义真猛士》,说的是《江湖月报》的特约撰稿人慕容子到同福客栈采访莫小贝和吕秀才。名义上是采访,实为歪曲真相。只要有人指责她胡编乱造,她就用“我是一个自律的撰稿人,请相信我的职业操守”的话,义正辞严地驳斥别人。明明是在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满嘴跑火车,却时时标榜自己是“一个自律的撰稿人”,实在荒唐可笑。

  电视剧虽然是杜撰的,但现实与其相比似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标题党骗流量的大有人在,专掏下三路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蹭死人热点的屡见不鲜,制造假新闻的不在少数……种种不自律,不由得让人对当下的撰稿人,有了一丝隐忧。面对一只蜜罐蚁,或者面对一个人,乃至面对一群人,一个自律的撰稿人该如何动笔?是只挑对自己“有用”的写,还是实事求是和盘托出?剧中人郭芙蓉说得好:“一个撰稿人,如果不能凭着良心如实地报道,还读者一个真相,就愧对你手里的这支笔!”这话给所有的写作者敲响了警钟。一个自律的撰稿人,要在他所知范围里,最大限度地书写真实,因为有时墨写的谎言真的能够掩盖血写的事实。

载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2020.8.21众生相

70

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