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神,不过如此?

 率性而为 2023-09-14

图片

这是我的第80篇原创文章

8月30日,巴菲特刚过完他93岁的生日图片。既财富万贯,又受人敬仰,还长寿健康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除了他,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股神”了吧。

前不久,赞友傅博分享了一件“糟心事”,他给家里的亲戚“安利”价值投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正确对待市场波动”“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没想到,这些理念和方法对方压根儿没听进去,却只是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果,一头扎进“股海”,迷上了看图看线,跟着网络上的“大师”“消息”一通操作,把辛苦工作半辈子攒下的养老钱都搭上了图片。还对他说,巴菲特那是在美国,跟咱这儿的情况不一样,他那一套在我们这里行不通的。劝说无效,傅博非常无奈,发誓从此再也不向别人推荐投资图片

尤其是当下,行情不好,优质企业的股权到底还有没有投资价值?今天我们学习巴菲特,还有什么用?

在老巴的生日月,我读了一本关于他的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了《巴菲特之道》的罗伯特·哈格斯特朗,译者是杨天南,这对黄金搭档又一次联手打造出一本好书。

在前言中,杨天南有一段话:“2020年,特斯拉大涨500%,巴菲特没抓住;蔚来大涨20倍,巴菲特没抓住;比特币大涨,巴菲特没抓住……很多大涨的股票,巴菲特都没有抓住”。是啊,所以现在不少人在质疑,“股神”已老,跟不上时代了?学巴菲特还有用吗?

先不急着给答案,图片让我们来围观一下老巴的投资组合是如何构建的吧。

01



透视盈余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无数金融大咖已经研究出了许多种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毛利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等,这些指标能反映企业一段时期内盈利情况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哪一个指标敢说,自己能代表企业的全部,所以我们阅读财报,必须综合各项数据,还要横向、纵向对比。除了财报上写明的那些数据外,有时候可能还要拿出计算器,列出excel表格,把埋藏在财报后面的数据挖出来。

对于像伯克希尔这样以投资为主业的公司,为了让股东更了解自己公司的价值,巴菲特发明了一个新的术语——透视盈余(look-through earnings),他说:“每一个投资者的目标都应该是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家“公司”),从现在起到未来的10年,它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最高的潜在透视盈余。”

那么什么是透视盈余?巴菲特在1990年的致股东信中解释了具体算法,伯克希尔的透视盈余由几部分组成:旗下各类企业(各个子公司)的运营利润、其大量普通股投资的留存收益,以及如果留存收益真的被派发出来可能产生的税收优惠。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家的鹅厂”及其投资业务。腾讯构建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如同伯克希尔拥有的大量普通股股票,腾讯的金融资产应该也可以用同样道理计算出其“透视盈余”。就像书房大佬食兔君说的,腾讯控股可以看作是一家“拥有通信及社交龙头位置的科技、游戏公司和一只投资互联网行业的私募基金(一起)打包卖”(关于腾讯的投资业务,推荐这篇 金蛋?煎蛋?看完这篇你便懂何为腾讯的投资资产,读起来有点难度,但值得花这个功夫)。

腾讯有大量被分类为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股权占比低于20%的),在会计上这些股权投资只有每年分配给企鹅家的股利能计入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而每年赚到的利润中被留存在公司的留存收益则和企鹅无关。

按照透视盈余的逻辑,这些留存收益的价值明显,缺了它们,无法体现出企业投资业务真实的盈利水平。截至2023年6月30日,腾讯控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166.03亿+297.98亿=2464.01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 2130.89亿元(数据引用自食兔君的上述文章)。

如果从透视盈余的角度看,这些金融资产自身的价值不仅仅是能计入报表利润的分红,还有代表其历年来盈利能力的留存收益。腾讯的投资业务曾经(?)被认为有希望比肩伯克希尔,我想,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构建了拥有巨大透视盈余的投资组合。

02



自由现金流折现

对于投资业务占比较小的公司来说,要如何估算其内在价值呢?巴菲特说:“在看任何企业时,如果我们可以预测这家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在未来100年或是企业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然后使用一个合适的利率进行折现,就能得到一个内在价值。”也就是我们说的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法来给企业估值。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变量:自由现金流和折现率。自由现金流取决于企业未来可能的盈利,可以用预估的企业未来净利润加回折旧和摊销,再减去维持性资本支出算出来。折现率,巴菲特一般使用当下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因为其还本付息的确定性几乎为100%,可以视为无风险利率。         

对此他还用一个极端简化的比喻来解释“给一个企业估值,就像给一个附有一大把票息、期限为100年的债券估值,企业会有一直延续到未来的票息,只不过这种企业票息没有打印出来。因此,这种企业票息利率的高低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

据说,巴菲特对伯克希尔旗下公司整体的年增长率设定的“KPI”是至少15%。这也是子公司们为了拿到他的钱,必须支付的资本成本。但他又说,在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能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时,不需要复杂的公式,“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除了有老巴异于常人的数字敏感度之外,他想传达的理念可能是,别想着光用数据指标就能衡量出企业的内在价值。研究企业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花时间去弄懂它的赚钱模式和投资价值。各种指标只是定量的辅助工具,真正看懂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才是关键所在。借用最近看到的一句话叫“常识,其实也是投资的护城河”。

03



陪伴好公司成长

我的公众号后台陆续收到不少关于个股的询问,说实话我挺惭愧的,开户才一年多,还有很多很多不懂的东西,在投资上,我的能力圈还仅限于老唐在书房和后院传授的公开“秘笈”。

唐书房里不少师兄师姐已经不局限于“抄作业”,在投资领域“开疆拓土”,研究和探索新的企业,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我很佩服他们,今后也会努力向前辈们看齐,日拱一卒,试着朝“拉伸区”边缘走两步。

但是,摸索归摸索,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持仓不超过10家,尽量控制在8家以内。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集中投资策略”,我觉得“少而精”更能让我集中精力去比较深入地研究每一家企业,并持续关注其经营。

关于集中持股,巴菲特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假设你一辈子只有20次投资机会,每用完一次就在计次卡上打一个洞,打完20个洞,也就用完所有的机会。如果抱定这样的想法,那必然会精挑细选每一家企业,无比珍惜每一次投资机会。

如果你感觉自己必须每天都进行投资,你会犯很多错误。你必须等待良机的出现。”所以,找到好公司后,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其成长,顺带收获财富。

虽然巴菲特错过了无数大牛股,“但他仍然屹立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九十岁还能跳着踢踏舞上班,每年为股东创造数百亿美元的价值,与自己喜欢的、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这一切足以值得我们学习了。”

“股神”还是那个股神,仅仅是从最外围远观他的投资组合,就足以我们从年头学到年尾,更别说深入学习那上千页的伯克希尔致股东信。插一句,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也很厉害,书里除了大量引用巴菲特的金句外,还有不少其他优秀投资者的著述,看得出他超级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知识储备。后院师兄浩然斯坦上周 周记 也推荐了这本书,他的推荐语自带光芒:“好书需要反复阅读,经典的书需要反反复复读。这次应该是我第三或第四次阅读这本书,依然有些收获。

在投资上,很多时候,学习确实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学习知识可以提升投资的长期回报,并降低整体风险。你的知识水平越高,主导你思维和行动的纯投机因素就越少。股神的“秘密”,不过如此。

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