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足道:天生的高士

 笔更时代 2023-09-14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古诗多有赞美高士的佳句,诗人多将高士奉为楷模。那么什么是高士呢?

高士意思是指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物。

文坛出高士,武林也出高士。

武侠小说中的高士,既要有高强的武功,也要有高超的行为,否则,何以称“高”?


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的何足道便是一位隐居山林之中、专心于武学与艺术的研究、不闻世事、独来独往的高士。

中国的文人,历来把琴棋书画作为陶冶性情的雅事。一个人书读得再多,如果不会琴棋书画,或者说不会欣赏艺术作品,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够格的文人。在艺术的各门类中,音乐发源最早,并且被认为有教化作用。好的音乐,应该是尽善尽美的,孔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听了以后,竟然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孔子的音乐细胞也十分发达。那个时代,还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把“乐”与“礼”并列,作为秩序的象征与伦理道德的寄托,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的威力大得吓人,到了能够影响国家兴衰的地步。


何足道正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他在少室山的丛林中,身穿白衣,坐在三棵大松树之下,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独自在弹琴。他的琴艺已到了极高的境界。琴声响起后,他身周的树木上停满了鸟雀,黄莺、杜鹃、八哥、喜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都和着他的琴音婉转鸣叫。而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梢,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琴声美妙到了能够召集百鸟的地步,难怪遍寻杨过不着,旅游到此的怀春少女郭襄,看到这样一幕奇境,也不由得驻足倾听,叹为观止。

如果仅仅是琴艺神妙,还不足为奇。何足道弹琴毕。从琴底抽出一把宝剑,在古松下的空地上,纵十九道,横十九道,画了一张围棋的棋盘,然后自己跟自己下起棋来。

空山抚琴,以百鸟为知音;划地为局,自己跟自己下棋。这样奇特的行为方式,也只能出于特立独行的高士。聪明的郭襄倒是读懂了何足道的心事,故意弹了一首《诗经》中的“考盘”,说大丈夫在山涧之间游荡,独来独往,虽然寂寞无侣,容色憔悴,但志向高洁,永不改变。使得何足道“大是感激,琴曲已终,他还痴痴地站着”。也就是说,何足道从西域到中原,碰得了郭襄这位少女。才算是找到了知音。要不是郭襄早已把一颗芳心紧紧地系在了有妇之夫杨过身上,这两人之间,也许还能产生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何足道的艺术才能很高,武功也十分了不起。他坐着一手弹琴,一手持半截断剑,却打败了来自西域少林派的三位高手,显示出惊人的武功。因此他在西域被称为“昆仑三圣”,即琴圣、棋圣,剑圣,文武双全,本领很大。有大本领的人往往骄傲,目中无人,但何足道没有这个毛病。他觉得“圣”字不可随便乱称,所以特地改名为“何足道”意思是“昆仑三圣何足道”,表示这个崇高的外号没有什么了不起。

郭襄的外公“东邪”黄药师也是文武全才,对文事武艺的学问或许比何足道还胜一筹,他也时时感到寂寞无侣,常年隐居在桃花岛上,曾经收过一批“风”字辈的徒弟,最终都被他赶了出去。女儿黄蓉为了找对象,也离家出走。剩下孤家寡人一个,在武林中不跟人拉帮结伙,又创造了“落英剑”等文雅高妙的武功,因此从各方面说,他似乎已具备了高士的各种要素,但这个人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性格暴戾,争强好胜,把荣名看得很重,所以这个人算不上真正的高士。


而何足道既不参与对荣名的争夺,也不恃强凌弱;既不以武行侠,也不跟谁结盟。世间的纷争,在他看来,不过是鸡虫得失,不萦于怀。他把音乐、棋艺、武术当成学问,潜心钻研,“爱到发痴”的程度,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虽然也会感到孤独寂寞,觉得这世间难逢知己,但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人生选择。这种人生方式,会使我们联想到“梅妻鹤子”的林逋,采菊东篱的陶渊明和富春垂钓的严子陵。

高士的心灵,总是与自然契合,拒绝世俗污秽的玷污,在漫长岁月的侵蚀中,仍然保持着赤子之心,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何足道的言行举止,都是从他自己的心意出发,并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在少林僧众们看来,何足道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狂人”,因为他竟敢留书少林寺云:“少林派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十天之后,昆仑三圣前来一并领教。”


少林寺号称天下武学的正宗,有“七十二项绝艺”,何足道居然要“一并领教”,不要说少林高僧们受不了,就是郭襄也觉得留书约战之人,狂妄得很。而实际上,何足道因为是觉得“我跟少林寺的和尚素不相识,又没过节,所以跟他们订约十天”,把这当作一个礼貌的行为。何足道的“狂”,不是井蛙的狂妄自大,而是毫不理会世俗的虚情假意只顾袒露真心的“狂”。他三掌没能打倒寺内小厮张君宝,立即向少林方丈一揖到地,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开眼界……佩服佩服"飘身远退,管自己去了。

金庸用在何足道身上的笔墨不多,却已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潇洒出尘的高士形象。至于何足道怎么会在熙熙攘攘的世间中变成一个高士,作者没有作什么交代,所以我们可把他看作是天生的高蹈之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