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倦客
创建于07-21
阅读 795
更新提醒 《牛山孙氏家族抗战英雄谱》之十八 携子参军 以身殉国 ——记鲁南峄山支队烈士孙晋文 ![]() 孙晋文,牛山孙氏六支长房大韩洼门,1907年2月出生在峄阳牛山周营(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的一个农民兼小商人家庭。少年时期,时逢乱世,饱尝清末民初的艰苦生活,颠沛流离,勉强度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面对日伪侵略欺压,为追求光明,誓死不做亡国奴,毅然投身抗日救国斗争! 1939年8月,陈光、罗荣桓率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鲁南抱犊崮山区。1940年1月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在峄县西南部的周营镇(今属枣庄市薛城区)宣告成立,孙伯龙(原名“孙景云”)被任命为首任支队长。运河支队的宣告成立,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大众带来了希望,抗日烽火在鲁南大地熊熊燃烧。 ![]() 1940年春天,正值地方庙会连续的季节,在周营街以打烧饼养家糊口的孙晋文,带着家人忙了一夜,加工了一百多斤挎包火烧和圆烧饼,准备一大早赶会出售。正欲出发之际,迎面碰到了周营伪乡公所李云阁的伪军。他们二话不说,把装在囤子里面的烧饼全部抢走,并叫嚣道:以后要想在周营街继续做买卖,必须给乡公所进贡,不然的话,立即滚出周营街! 孙晋文去乡公所找他们讲理,他们持枪威胁不准进去。面对如此的恶霸地痞土匪行为,大多数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 孙晋文回到店铺捶胸顿足,仰天长叹!与家人合计后,变卖了家里的营生摊铺炉具家什,拉上年仅十二岁的长子孙钟奎离开了周营街。在天黑之时,爷俩找到了孙伯龙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孙晋文含泪向族叔孙伯龙讲述了这几年的辛酸经历……孙伯龙支队长用手抚摸着孙钟奎的头说道:“部队就是你们的家,我们爷们一起干,国恨家仇一定会报!” ![]() 从1940年至1942年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为了痛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先后在曹家埠、弯槐树、朱阳沟进行了数场激烈战斗,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尤其是“朱阳沟战斗”十分激烈。 1940年10月12日,朱阳沟(俗称“朱沟”)战斗打响。运河支队队部机关分队和四分队在朱阳沟与日伪军遭遇,日伪军出动混成旅团近千人包围了朱阳沟,运河支队两个分队在支队长孙伯龙的指挥下,坚守村落内进行阻击……激战一天,共打退敌人20余次进攻,运河支队毙伤日伪军300余人。 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在朱阳沟之战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当地百姓拍手称快,热血青年,踊跃参军。俗话说“抗日上阵亲兄弟,英勇杀敌父子兵”,就在这时,孙伯龙支队长的近门兄弟孙景士也加入了抗日队伍。孙晋文父子俩参军后的积极表现和忠诚可靠,也得到了支队长孙伯龙的肯定和赞赏,所以无论队伍走到那里,他们爷俩一直跟在孙伯龙身边。 ![]() 孙伯龙被任命为鲁南军区副司令后,仍坚决要求带兵到第一线。1941年初,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决定,以运河支队部分武装为基础组建“鲁南峄山支队”,孙伯龙兼任支队长,转战到运河南岸的黄邱山套一带。孙晋文父子自然随队参战。 1941年的冬天,孙伯龙带领“鲁南峄山支队”来到了峄县(今属台儿庄区涧头集镇)毛楼村驻防。这个村靠近台儿庄通往徐州的大路,又紧邻黄邱山套的东侧库山,四面都有村落护佑,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重要特殊。部队经过整训后,与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军民关系,加之在周围驻守的一些伪军中,有多人曾经是孙伯龙当校长时期的学生,所以就放松了对日伪军可能偷袭的警惕。 1942年1月2日清晨,驻枣庄、峄县县城等地的日伪军1000余人长途奔袭突然包围了毛楼村。孙伯龙支队长在接到孙晋文的长子孙钟奎的报告后,立即派侦察员进行了确认,并下令组织突围。在毛楼村老百姓的掩护下,支队战士分头固守迎战,多次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支队长孙伯龙在突围途中被敌人射伤后,日伪军威逼他下令让部队投降,孙伯龙挥枪反击,并下令让官兵血战到底,绝不投降!这时敌人再次向他开枪射击,孙伯龙壮烈牺牲!孙晋文、孙景士冒死相救,也一起中弹牺牲…… ![]() 随后,支队秘书梁巾侠主动担任起支队指挥。她集中大部分兵力固守西边,使敌人的进攻未能得逞。支队的战士们在村内炮楼的墙上挖了多个炮眼,一阵齐射,迫使敌人后退。战士们听说孙伯龙牺牲的消息后,发誓要为支队长报仇,敌我又是一场激战。敌人冲进西南门内,支队战士用手榴弹将其打退。西围墙北部几十个敌人扑上来,支队战士一次次把敌人打下去。日伪军释放毒气弹,支队战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继续战斗。下午3时,指挥员梁巾侠通知战士节省子弹,准备夜间突围。傍晚运河支队五中队闻讯赶来毛楼村增援,对日伪军形成内外夹击,迫使敌人撤退。 经过一日血战,共打退日伪军十多次进攻,毙伤日伪军百余人。“鲁南峄山支队”的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又一次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 孙晋文烈士牺牲后,其夫人李召英继承夫君遗志,擦干眼泪,坚贞不屈,含辛茹苦,抚育遗孤,接过红旗,继续革命。1946年经单庭兰等同志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峄县白楼区妇救会长、党支部委员。参加淮海战役支前民工队期间,积极护送军粮物资,掩护战友。1951年送长子孙钟奎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7年送次子孙钟俊参军报国,其家国情怀倍受党和政府褒奖。李召英于2010年11月仙逝,享年106岁。 史料选自:孙晋文烈士之孙孙启翔所著《孙晋文烈士红色革命之家的家国情怀记》 图片来源网络 ![]() 【作者简介】兰陵倦客,孙钟强,笔名孙舆行。峄阳牛山孙氏六支长房朱家村门族人,牛山孙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峄城分会副会长。作者为“八修谱”《六支卷》编纂组成员、《文史稿》主要撰稿人之一,祖林修复工程有关碑文执笔人,宗祠文化提升工程创意策划参与者,有多篇牛山孙氏文化研究成果在各级融媒体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