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诊知识点汇总

 健康家园818385 2023-09-14

腹诊的区域分布

中医的腹诊一共包括七个区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胸胁、心下、胁下、脐上、脐下、少腹和小腹;

我用7个不同的数字和简图标记出来如下所示:

图片

1、心下:胸骨剑突下端的区域

2、胸胁:肋骨下缘之上的位置,左右各一

3、胁下:肋骨下缘之下的位置,左右各一

4、脐上:肚脐上方区域

5、脐下:肚脐下方区域

6、少腹:肚脐两侧偏下的区域,左右各一

7、小腹:腹部最下端的区域

腹诊术语解析

1、胸胁苦满:

当患者有胸胁苦满的症状时,他会感到 肋骨下端附近的区域出现胀满的感觉;

这种情况可以在人体两侧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基于实际案例来看,胸胁苦满常出现于患者的右侧,一般表现于肝胆脏腑或者经络的病变;

图片

医者可以用拇指从患者出现不适区域的肋骨下缘向胸腔内上方按探,自己也可以用手指沿着肋骨下缘向胸腔内部抠压;

如果操作时感到明显的抵抗感,同时患者痛苦加重,或伴有气短的情况出现,则可确定为胸胁苦满。

2、挛急

挛急指的是腹肌,尤其是腹直肌的挛急,因为这种情况是腹壁深层拘挛时被碰触到的一种状态,这属于人体内部发生变化时表现在腹肌或者腹直肌上的反应;

挛急的表现比较明显,就是在腹诊时脐两侧摸上去邦邦硬,就像摸到琴弦或者木棍一样;

图片

图片展示的是挛急可能出现的区域,可以整条肌肉发生挛急(1),也可以部分肌肉出现挛急(2)。

3、心下痞、心下痞满和心下痞硬

在介绍这三种心下症状之前先和大家确定一下心下的具体区域,以胸骨剑突为顶点,从两个乳头处向下作垂线与肋骨下缘的两个交点,这三点所构成的等腰三角形就是心下区域;

图片

心下痞是患者自己感觉出来的症状,也就是心下部位有皮痞塞不通的感觉,但医者腹诊时摸不出来患者心下部的抵抗感或者出现压痛感;

心下痞满稍微复杂一些,它不但有心下痞的症状出现,而写心下部位还有膨满的现象,这一点医者通过腹诊是可以察觉的;

心下痞硬同样,它不但包括心下痞的症状,而且还有心下部位的腹直肌紧张,医者在心下部位腹诊检查时会感到明显的按压阻力,一般表现为有弹性的抵抗感,但是患者并不会感到压痛。

图片

诊断心下痞硬有三个细节需要注意:

一是对于肥胖或者皮下脂肪较多的人,他的腹壁表面摸起来比较柔软,没有抵抗感,但是如果触及深部发现抵抗时也是心下痞硬;

二是腹部诊察时经常会遇到患者腹壁没有自然放松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误判,可以让患者弯曲膝盖,时期腹直肌松弛后再进行检查;

三是心下区域基本就局限在这个三角形之内,如果检查时发现膨满抵抗感范围较大甚至扩到肚脐周围,就应该考虑是腹满的情况。

拓展:蔽骨

正常人的胸骨剑突末端都会长出一截软骨,现代医学称它为“剑突”,中医称之为“蔽骨”,这里的蔽就是遮蔽、隐蔽和保护的意思。

中医观点认为:

蔽骨是用来保护心气和庇佑心神的,中医把心口窝看作心气和心神汇聚的地方;

剑突的下方就是心脏的募穴“巨阙”,阙是门户、门洞的意思,而蔽骨则可以阻挡邪气,保护心神不受干扰,所以说蔽骨的有无、大小、长短对人的情绪、心理、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蔽骨的人,就像有一面天然的护心镜,心理素质优秀,脸皮较厚,不容易被外界琐事和情绪影响;

没有蔽骨的人相比之下就比较脆弱、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样心里就会经常受到伤害,或者离群索居,孤芳自赏。

凭借对于中医的敏感,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到,我们通过对蔽骨的探查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能够发现患者的性格是否偏执;

同样,通过对于蔽骨的调整,我们也可以纠正患者人格和性格上的缺陷。

如何长出蔽骨?

核心就在于打通任脉,平时我们可以取任脉上一些关键穴位来灸养,比如关元、神阙、中脘,巨阙、膻中等,隔姜灸即可。

4、心下支饮

这是用手触及心下部位听到振水音的一种腹证。

图片

医者用指掌摸患者的心下部位,如果稍微用力就能够听到水声,感觉上就像摸到热水袋一样,心下支饮是胃部停有水湿的表现。

5、腹满

腹满是全腹部的膨满状态,不但患者自己能够感觉出来,而且医者也能够通过腹诊摸出来;

腹满常有虚实之分,粗略来说,如果患者喜按或者按之不痛为虚,拒按或者按有痛感为实;

图片

详细来说,实证患者的腹壁用力按压时有底力,医者可以感到他的腹内充实而又紧张;

虚证患者的腹壁摸起来呈现松弛或者低张力的状态,有时虽然也能够摸出紧张感,但关键在于按压时没有底力;

腹满也可以通过大便情况来简单判别,腹满便秘者多为实证,腹满腹泻者多为虚证,大便常伴腹水者也多为虚证。

当然,腹满判定时要留意女性的妊娠和腹腔内的肿瘤等特殊情况。

6、心下支结

心下支结是上部腹直肌痉挛时,支撑心下的一种状态;

图片

医者在腹诊时可以触觉到患者心下部位的紧张感,同时他的下腹部却是柔软的;

7、胸腹动悸

胸腹动悸是因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医者在腹诊时能够在腹部表面看到,也可以通过指掌感觉到的一种腹部症状;

顺带说一下悸与动悸的区别:

仅有患者能够感觉到,而医者感觉不到叫做悸;

比如说患者自己有心跳不安的感觉,但是这个现象医者是体察不出来的;

而动悸不但患者能够感觉到,而医者同样能够触摸到或者观察到。

动悸的部位因病而异,主要的几种如图标注所示:

图片

正常人的动脉基本都在皮肉的深层搏动,其程度不容易让人感觉到,而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者他觉的动悸;

需要注意的是,动悸通常表现为虚证,既然是虚证,那么发汗、催吐、攻下三法应属于禁用的行列。

8、少腹满与少腹硬满

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如果同时带有抵抗感就叫做少腹硬满;

图片

少腹硬满有水证和血证之分,以小便是否通利作为区别,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

判断依据出自《伤寒论》中的一个条辩:

“少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9、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

这两种症状都属于下腹部拘挛的状态,医者可以观察到患者肚脐下方到耻骨联合之间区域的腹直肌痉挛,它可见于下焦的虚证。

图片

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属于类同的症状,区别在于两者的程度不同,小腹弦急在发病程度上比小腹拘急更重。

10、少腹急结

少腹急结出现于少腹的左侧,触碰如条索状,且对于擦过性的压力有急迫且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症状常见于女性。

图片

少腹急结的腹诊方法比较特别,先让患者伸直两腿自然平躺,医者先用手指尖轻轻触及患者的皮肤(从肚脐略偏向左侧的地方),接着用指尖从肚脐旁边以擦过的方式移向左髂窝;

如果患者有少腹急结证,她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甚至说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有皱眉的情况出现,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指,可见其疼痛程度较大。

注意少腹急结的腹诊方式是用指尖在患者少腹左侧做擦过性检查,而不是像别的腹诊方法一样仅用按压来确定。

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

拓展:有关瘀血的腹证所用经方参考

除了上面所说过的少腹硬满和少腹急结等腹部瘀血症状外,我们在腹诊的过程中还可能触摸到有抵抗感或者按压时患者出现压痛的条索状物;

根据异常出现的部位不同,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经方来应对;

比如说:

少腹左侧位置的瘀血,可以使用桃核承气汤;

肚脐左侧位置的瘀血,可以使用桂枝茯苓丸;

肚脐右侧位置的瘀血,可以使用大黄牡丹皮汤;

小腹部的瘀血,可以使用抵挡汤。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用药物来解决,我肯定首选《伤寒论》中的经方,或者以经方为基础做其他单味药材的加减,原因有二:

一是医学经典著作药简力专、针对性强、严守以药医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是《伤寒论》是流传上千年的医书,其中药方历经先贤万般考验依然屹立不倒,这才称得上是中华的瑰宝,没有用的东西终将被淘汰,能够流传千年的才是经典。

拓展:中药治病的疗效取决于什么

在我看来,中药治病的疗效主要取决于三点:

一是辩证准确

辩证是学习中医的一大难点,正常情况下人体一直在做规律性的圆运动,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圆运动失衡,开始出现缺陷,各种症状随即显现;

如果能够准确辩证,就好比能够发现导致圆运动失衡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二是处方得当

准确辩证后,医者已经明确导致圆运动失衡的原因,遂开出能够使患者身体恢复圆运动的处方,而且剂量合理,追求先贤所谓的“一剂知,二剂已”的目标。

拓展:二个简单判别处方是否得当的窍门

(1)看患者服药后的感觉如何;

如果服药后患者自觉舒服,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那基本可以说处方是对症的;

反之如果服药后症状加剧,患者更加难受甚至寝食难安,就需要医者迅速跟进发现问题所在,及时停药或者更换方剂,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看患者服药后是否有“晕眩”感出现

当处方对症时,有些患者服药后会出现短暂性的晕眩感,严重的甚至直接晕倒过去,这并不是医者的失误,而是药物入体后产生效用,迅速调整体内环境和能量分布后出现的情况,一般很快就会缓解。

三是药材地道

从古到今时间跨度太大,现如今各种药材生长时所需的生态环境相比较古时有一定的差别,而不同环境下所产出药材的药效也有一定差别;

我们日常购买药材的渠道也需要仔细筛选,有些商人会在其中做些手脚以牟私利,比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相似品种互掺等等;

这直接导致一种结果,古籍上原本用量10g的药材在现在可能要用到12g、15g甚至20g才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上述原因都会影响药材的药效,所以说大家在选购药材时尽量多留心,选择那些诚信经营,以人为本的商家。

还有就是药剂的煮制过程和服用方法也属于药材地道的范畴,这一点在以后单独来讲。

11、小腹不仁

小腹不仁是小腹麻痹的意思,并伴有无力空虚的感觉。

图片

小腹不仁和上面所说的小腹拘急属于肾虚的一种体征,也就是肾虚元气不足的表现。

因为不仁有感觉不灵和功能障碍之意,所以像一些截瘫或者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还未恢复的患者也属于小腹不仁的症状。

拓展:通过腹壁的厚薄和弹力判断虚实

腹壁薄缺乏弹力,腹部皮肤直接能用手指抓起来,多是虚证患者;

相反皮下脂肪丰富、腹部有弹力,腹部皮肤不能用手撮起来,多是实证患者。

拓展:通过腹部的寒热判断虚实

这一点的前提是医者为正常体温,腹诊时摸到患者腹部皮肤会有寒热的区分;

如果摸起来感觉寒凉,多为虚证;

如果摸起来感觉灼热,多为实证或热证。

12、正中芯

正中芯指的是人体腹部皮下沿着正中线可以摸到硬度和大小像铅笔芯一样的线条,不但医者腹诊时可以摸出指感,而且在摸的同时患者也会感到疼痛;

正中芯属于腹证中的虚证,多与脾胃有关;

图片

按照出现位置的不同,正中芯通常有三种情况,脐上、脐下和贯穿。

注意:

以上逐一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腹证,但在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两种甚至多种的腹证并存;

比如患者既有胸胁苦满,又有腹直肌挛急的症状,那么这就是虚实腹证同时并存的表现,大家要注意灵活判断。

腹诊的准备

患者:解开较厚衣衫,如果可以最好裸漏腹部,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双手放在两侧或者轻放在胸前,全身肌肉放松,胸腹部随着呼吸自然起伏。

注意:患者的枕头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改变其腹壁的紧张程度,进而影响检查结果。

如果患者腹部过于紧张而又无法自控,可以让其将屈起双膝后再进行诊察;

检查的姿势不一定非要仰卧位,有时基于条件的限制或检查部位的需求,比如心下部和胁肋部,这时采取坐姿也可以完成检查。

医者:医者腹诊时通常是站在患者的侧面,左右皆可,检查前要看双手是否温热,如果过凉可以互搓双手帮助升温,避免低温触碰导致患者腹部紧张;

另外还要询问患者是饭后还是空腹,大小便是否通畅,明确这些有助于医者的判断更加准确。

腹诊的顺序

腹诊的过程并不是用手在腹部随意的按压,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可以避免遗漏,造成误诊。

(1)首先用指掌轻轻抚摸整个腹壁,在抚摸的同时注意患者腹部皮肤的色泽,紧张度以及腹部的形状。

(2)观察患者的正中线,也就是穿过胸骨剑突和肚脐,将人体左右平分成两半的虚拟线,可以简单理解成任脉;

看正中线是否出现凹陷或者宽度增大的情况;

正中线下端的正中芯,关系到患者吉恶安危,应该尽早判明。

(3)上腹部

上腹部要从胁肋区开始检查,用右手三指沿着胁肋从上到下诊察两胁区域,看是否有胀满和紧张的情况;

然后从肋骨弓的下缘向胸廓内上方按压,了解其张力,有无抵抗感,在按压的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痛苦和不适出现;

接着诊察上腹部深部的变化,按压腹壁了解深处有无充实的张力感及包块;

最后是胃部振水音的检查,用手指对上腹壁垂直叩打或者急速按压,按压的同时辨别有无水液震荡的声音;

如果患者胃中停水明显,用手从胸部向脐部用力按压上腹壁,就能够听到振水音;

如果用上述方法仍然无法判断,可以让患者先吸入一口气,使他的心下部位处于胀满状态,然后将气突然呼出,医者在其呼出的一瞬间用手指叩击他的上腹部,同时注意有无振水音即可。

(4)脐部

脐部的检查相对简单,医者用手仔细按压探查即可,主要看肚脐区域是否有动悸、紧张、压痛和包块。

(5)下腹部

下腹部首先要诊察腹壁的紧张程度,了解紧张的部位和范围,有没有胀满的情况出现;

如果发现紧张出现在腹直肌区域,就要进一步确定紧张的方向:

是从上方延伸下来,还是从下腹波及到上方,还是仅局限在下腹部;

同样,下腹的检查也要注意腹壁有无异常,深部是否存在动悸的情况;

左侧下腹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区域,要看这里有无紧张、压痛、抵抗和硬结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