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伐卫国失利后,智瑶转换战略,试图用欺压另外三家保持威慑力

 伯山的书山学海 2023-09-14

春秋战国时期,赵毋恤在父亲赵鞅死后不久,将他的姐夫代国国君骗来杀害,然后顺势吞并了代国,震惊了晋国。

继任中军帅的智瑶在晋国说一不二的地位有所动摇,因此智瑶想要借助攻伐卫国来消弭这次影响。

不过由于卫国的君主和贤臣对智氏很警惕,让智瑶的几次计策都最终失败,智瑶不得不暂时放弃攻伐外部,将目光转移到国内。

1.制定战略

智瑶接任智氏家主之位后,先是两次攻齐,后吞并厹繇,大大增加了他在晋国的威望,以至于中军元帅赵鞅有时也不得不对他妥协。

后来智瑶又提出攻伐郑国,并让其他三家参与进来,赵鞅无奈只好将赵毋恤派了出去。赵毋恤在攻伐郑国期间遭到智瑶的羞辱,这让强势的智瑶显得更不好惹。

赵毋恤吞并代国显现出来的狠辣手段,让韩氏、魏氏感到恐惧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赵氏能和智氏对抗的希望,韩魏自然对智瑶的害怕自然会有所减弱。

攻伐卫国的失利让智瑶不能够携胜利之威镇压另外三家,所以智瑶只能重新调整战略。

智瑶最终决定利用己方已经占有的优势,对另外三家不断进行心理威慑,让对方一步步屈服,以至到最后完全被自己消灭。

制订战略期间肯定有谋士劝告智瑶不要这么霸道,最好是拉拢另外两家,打击赵氏。不然另外两家就会与赵氏站在一起,对我们不利,不过这种方法不适合智瑶。

此时的韩、魏对智瑶很是恐惧,本来应该是韩、魏接任的中军元帅都让给了智瑶,所以韩、魏没有被智瑶放在眼里。

另外智瑶本身的性格就是强势和霸道,利用强势来让对方在一步步屈服是智瑶的行事遵循的路径,这是智瑶自身的优势。

2.戏弄韩氏

在智瑶攻伐卫国失利回国后不久,智瑶作为中军元帅召集另外三家举行了宴会,他已经准备好了在宴会上打压另外三家。

智瑶在宴会上先是将矛头对准了韩康子韩虎,于是智瑶不停地劝众人喝酒,韩虎的酒量很差,很快韩虎就承受不住了。

但是智瑶没有放过韩虎,还是一直灌韩虎喝酒。韩虎的谋士段规看到家主被智瑶灌的脸色都发白了,于是主动站出来请求替韩虎喝。

智瑶连韩虎都看不上,又怎么会在乎他的谋士呢。智瑶直接让段规一边凉快去,然后继续劝韩虎喝。

这时赵毋恤先开口劝智瑶放过韩虎,魏桓子魏驹看到赵毋恤开口了,也跟着劝智瑶放过韩虎。

智瑶听到另外两个家主的请求,卖给给对方一点面子,放过了韩虎,不过智瑶让之前开口的段规替韩虎喝掉。

在段规替韩虎喝酒之前,智瑶又提出了一个羞辱段规的条件,他完成之后才能喝。为了不让韩虎出丑,段规没有选择只能同意智瑶的条件。

3.戏弄魏氏

智瑶羞辱完韩虎和他的谋士段规,也没有放过魏驹。他提出一起去比赛射箭,还规定了谁输了谁去捡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来。

到了射箭的时候,果然是魏驹的成绩最差,然后魏驹就只能去捡箭。魏驹刚喝了不少酒,还没有跑两步就有点迷方向。

这时候魏驹的家臣任章站了出来,请求替自己的家主跑这一趟。智瑶最终也答应了任章的请求,不过智瑶也提出了让任章难堪的条件。

任章为了不让家主出丑答应了智瑶的条件,然后替魏驹捡回了箭,才结束了智瑶对魏驹的戏弄。

这一场结束后,按照逻辑智瑶应该戏弄最后一家的赵毋恤了,赵毋恤其实也在心里想智瑶会怎么戏弄自己。

不过智瑶最终没有戏弄赵毋恤,一方面赵毋恤自身比较有能力,谋士张孟谈有智慧,智瑶担心自己戏弄不了赵毋恤

另一方面智瑶担心继续戏弄赵毋恤会让另外两家与赵毋恤同仇敌忾,万一三家对付他一家就不好了。

4.结束

在随后的日子里,智瑶时不时就会对另外三家就行打压,以保持对方对他的恐惧和屈从,为以后吞并三家做准备。

智瑶的性格让他只看到另外三家的恐惧,却忽视了恐惧伴随的仇恨。实力不济时就是恐惧,一旦实力反转,这种恐惧转化来的仇恨会更强烈。

我们常说你擅长的地方往往也是你跌跟头的地方,此时的智瑶还不懂得这句话,等他懂得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