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血背后的四项因素,你了解多少?

 文进玲玉 2023-09-15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细胞,导致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的疾病。通常由失血、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等多种原因引起。

贫血的诊断标准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00克/升。根据血红蛋白的不同水平,贫血分为轻度(90-120克/升)、中度(60-90克/升)、重度(30-60克/升)和极重度(低于30克/升)四个等级。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易疲劳、头晕、头痛、失眠、心悸、气短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晕厥、精神障碍等。贫血还会影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月经失调等问题。

贫血的并发症包括精神异常、类风湿关节炎、心衰等。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抑郁、兴奋等,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病变和疼痛;严重贫血可导致心肌缺氧,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此外,贫血还可能导致感染,特别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感染症状,甚至引发败血症。

常见的贫血类型

类型

特征

病因

缺铁性贫血

晚期明显的铁缺乏

血清铁下降

小细胞性贫血

铁缺乏的原因:

铁摄取不足

铁吸收障碍

铁丢失过多

慢性疾病性贫血

血清铁下降

骨髓铁储存充足

容易与缺铁性贫血混淆,也可同时存在

与炎症相关的任何疾病,持续超过1个或2个月,如慢性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疾病),恶性疾病(癌症)等

幼细胞性贫血

DNA的合成受阻

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疾病性贫血相比,巨幼贫以红细胞体积增大为特点

叶酸缺乏:

饮食缺乏

吸收障碍导致

B族维生素缺乏(B12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饮食缺乏(素食主义者)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图片



贫血四项包括哪些?

贫血四项包括叶酸(FA)、维生素B12(VB12)、血清铁蛋白(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这四项血清学检测可对贫血原因和贫血类型作出全面评估,辅助临床对贫血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叶酸

叶酸是人人都需要的营养物质。叶酸能够协助合成DNA,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也是脊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是合成人体重要物质DNA的必须维生素。

图片

【参考区间】>3.2 ng/ml

常见于:

1. 促进正常组织细胞恶性转化,使癌变发病风险增加,如肺癌、肠癌等。

2. 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

3. 影响锌的吸收。

4. 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惊厥病人发作。

5. 引起孕妇叶酸过敏症。

降低常见于:

    1.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叶酸缺乏可影响DNA合成,造成细胞核成熟和分裂障碍,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2. 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摄入量不足(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期等);需求量增加(恶性肿瘤、甲亢)等。

    3. 肠道吸收不良: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短肠综合症、小肠麻痹等。

维生素B12

维生素B 12(钴胺素)和叶酸是红细胞形成、成熟和DNA(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必需的营养素,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也必需维生素 B12。维生素 B12 在肉类(特别是牛肉、猪肉、动物肝脏和其它动物内脏)、蛋类、营养素强化型谷物食品、牛奶、蛤蜊、牡蛎、鲑鱼和金枪鱼中含量丰富。

【参考区间】180–916 pmol/L

常见于:

    1. 白血病:血中VB12可高于正常近10倍,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释放VB12有关。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清VB12升高。

    3. 淋巴瘤与增生性贫血。

    4. 肝脏疾病: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门脉性肝硬变等。   

    5. 恶性肿瘤。  

降低常见于:

    1. 巨幼红细胞贫血:因内因子缺乏导致肠道吸收不良,使核酸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分裂而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2. 慢性胰腺炎:胰蛋白酶缺乏,对R蛋白降解作用丧失,后者与内因子竞争而抑制了VB12的吸收。

     3. 卓-艾氏综合症:因小肠内PH降低影响了VB12的吸收。

    4. 药物影响:如氨基水杨酸钠、新霉素等可影响VB12的吸收导致血中含量下降。

    5.其它:神经管缺损、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炎、酒精中毒、妊娠、慢性肾功能不全、胃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糖尿病等。

铁蛋白

由球形蛋白质外壳和铁核心三价铁离子(Fe3+)两部分构成,主要在肝脏合成,主要作用是对铁进行储存和调节。铁蛋白不受近期铁摄入影响,能够准确反映铁储存量,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载的有效指标,预防贫血十分重要。

【参考区间】

           男性:22 - 322 ng/ml

           女性:5 - 130 ng/ml

常见于:

    1. 体内贮存铁增加:如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载等。
    2. 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炎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急性感染和炎症性疾病中,去铁铁蛋白的合成增加可增加铁蛋白水平;肿瘤细胞浸润、坏死释放大量铁蛋白也会增加铁蛋白水平。
    3. 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
    4. 铁中毒。一般是吃了铁含量过高的补充剂,或者是喝了用铁罐子酿造的啤酒。有一种叫“非洲铁过载”的病,就用于描述”喝铁酒”造成的铁过载。

    5. 基因问题。比如,遗传性血色病——患者的肠道会从食物中摄取过量的铁,从而造成身体中的铁过多。

降低常见于:

    1. 生理需求增加:如孕妇、乳母和生长期婴幼儿等。

    2.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很高特异性,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3. 失血性贫血:如月经大出血或肠道出血等。

    4. 神经系统疾病:铁能参与调节多种铁依赖的神经代谢,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认知和行为发育改变。

    5. 长期腹泻:长期腹泻可导致铁吸收障碍和营养不良造成的铁摄入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参考区间】5.4-31 IU/L

常见于:  

    1. 与各种类型的贫血有关,如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组织缺氧,如海拔高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紫绀性心脏疾病、睡眠窒息症、高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吸烟或局部肾缺氧。

    3. 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心肺系统疾病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功能衰竭等

    4. 肾癌、肝癌等肿瘤。

    5. 睾酮治疗。

降低常见于:

    1. CKD相关贫血、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AIDS、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症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症。

    3. 雌激素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