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术前贫血,除了输血还能如何处理?

 昵称33555554 2020-09-04

贫血是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常见问题,若不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增加病人术后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因此外科大夫需重视围术期贫血的问题。现对《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结合相关文献、共识进行精简归纳,为外科大夫做围术期贫血的诊断及治疗做参考。

外科患者围术期常见贫血

外科患者常见的贫血类型:

Ø 缺铁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30 μg/L

Ø 慢性炎症性贫血伴铁缺乏: 血清铁蛋白为 30~100 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 <20%、伴或不伴 C 反应蛋白 >5 mg/L

Ø 慢性炎症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100 μg/L、伴或不伴 C 反应蛋白 >5 mg/L 时,提示因慢性疾病造成的功能性铁缺乏

Ø 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 B12 及叶酸缺乏

围术期补铁

1
术前

补铁时机: 血清铁蛋白 < 100 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 <20%,围手术期 Hb 丢失 >30 g/L(70 kg 成人 >1 200 ml 出血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

Ø 口服铁剂:若有充足时间(至少 6~8 周)进行术前准备,可选择小剂量铁剂 40~60 mg/d 或 80~100 mg/隔天口服;同时服用维生素 C 可增加铁的吸收。

Ø 静脉铁剂:主要适用于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胃肠吸收功能障碍、口服铁剂无效、4 周内需要手术的患者。

2
术后

手术当日开始监测并评估 Hb 水平和铁储备,需要补铁的情况:

Ø 术后 24 h 血清铁蛋白 <100 μg/L 时,提示铁储备不足,可引起患者术后红细胞生成

障碍而导致 Hb 浓度急剧下降 ;

Ø 当铁蛋白为 100~ 300 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 <20% 或网织红细胞的 Hb 浓度 <28 pg 时,推荐使用静脉铁剂,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考虑口服补铁。

常用铁剂及注意事项

静脉铁剂补给的总剂量应等于总缺铁量,总缺铁量由 Hb 水平和体重决定。临床推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总缺铁量:

总缺铁量(mg)= 体重(kg)×(目标 Hb- 实 际 Hb)(g/L)× 0.24 + 贮 存 铁(mg)(体 重 ≥ 35 kg 时,储存铁量 = 500 mg)。

按照总缺铁量分次补铁,如采用蔗糖铁注射液,一般情况下静脉滴注 200 mg/次,每周最多 3 次,或静脉滴注 500 mg/次,每周一次。

其他类型的贫血怎么办?

对于维生素 B12 及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补充维生素 B12 及叶酸;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请肾脏内科会诊并推荐: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体内铁含量充足时,促红细胞生成素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推荐的用法:促红细胞生成素 15 000 U 皮内注射,每周 1 次,治疗 3~4 周;或 150 U/kg 皮内注射,每周 3 次,于术前 10d 至术后 4d 应用。

限制性输血策略应用原则

Ø 限制性输血策略,输血仅作为紧急治疗措施。(当患者 Hb 浓度 >100 g/L 时,无论何种情况输血均是无益的)

Ø 重症患者在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成年住院患者,限制性红细胞滴注指征为 Hb 浓度 < 70 g/L,对于大的肿瘤切除手术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输血指征是 Hb 浓度 < 80 g/L

Ø 若患者出现急性进行性出血或有明显器官、组织缺血缺氧症状时,即使其 Hb 水平高于输血指征建议值,仍应考虑输血。

Ø 预计出血量超过 500 ml(或超过总血容量 10%)或预估出血量 >8 ml/kg,建议术中考虑行回收性自体输血。

抗贫血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⑴静脉铁剂不与口服铁剂共用。

⑵铁剂禁用于急慢性感染者,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慎用静脉铁剂。

(3) 不推荐将 EPO 用于血液高凝状态及严重高血压患者,因其有引起血栓的风险。

丁香园招医考研发/讲师(外科

职位:全职医考教学研发/讲师

负责医学考试类题库、教材编写或讲课

点此投递简历

也可将简历投至邮箱

kanfang@dxy.cn

邮件标题:医考教学研发/讲师-姓名



排版:刘海洋
投稿及合作:liuhaiyang1@dxy.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