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大闹五庄观,竟然是大闹兜率宫的重演?

 新用户9029WjYp 2023-09-15
文/颍川
林庚先生的《西游记漫话》,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只有10万字多一点,如果看得快,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这是颍川非常喜欢的一本《西游记》解读著作,可读性强,观点新颖,大家风范,值得诚意推荐。颍川读过不止一次。
近日又读,不禁再次为林庚先生关于悟空大闹五庄观的精辟见解,拍案叫绝。
林庚先生认为,孙悟空的性格在大闹天宫的前后都保持着一致性,即大闹天宫他表现出强烈的自由和斗争精神,在大闹天宫后的取经路上,他同样如此。
(这是针对“孙悟空闹天宫是农民起义的象征,他皈依佛教西行取经后,便丧失了战斗精神”这种观点提出来的。林庚这本书一些文章写的比较早,那时候这种观点还比较盛行)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林庚先生拿悟空大闹五庄观举例。
他认为,悟空在五庄观偷吃了人参果,之后又变着法儿逃跑,与在天庭时他误入兜率宫,偷吃了太上老君金丹后落荒而走的情形相似。
而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其地位与太上老君在天宫不相上下。
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一下子就能将悟空一行四人全部摄了去,也不亚于太上老君用金刚琢将悟空打翻而将他拿住。
太上老君将悟空拿住后,放进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反而将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悟空出来一脚踢翻了炼丹炉;而镇元大仙将悟空投进了炼油锅,不曾伤得他一根毫毛,反而把锅烧漏了。
林庚先生认为,这两段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全部过程都表现为同样的方式,这说明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与西天之行原是同枝连理、水乳交融的关系。
同时,林庚先生认为,如果从最初的起源上看,也不难看出这两部分故事内容是从同一个原始情节分化发展而来的。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孙行者偷吃王母仙桃的情节前后两次出现。前一次偷桃,被西王母拿住,“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由此而发展扩充成为《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王母蟠桃会,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一系列情节。
后一次偷桃则是发生在西行途中再次经过王母池的时候,最终衍化出《西游记》中《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的偷吃人参果的回目。
前者因为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成为主角,需要有一个突出的亮相而被大大地扩充了,而后者则仍是西行途中的一个应有的插曲。而他们又都是统一为一个“偷盗”的共同方式。
这些都说明了孙悟空性格形象前后一致的完整性及西天之行与大闹天宫故事情节的连续性。
总体来看,林庚先生的见解是十分精辟的。虽然《西游记漫话》出版至今已二十年,但有时读来仍让人耳目一新,有茅塞顿开之感。
从林庚先生的观点出发,来校正网上的关于镇元大仙的原型的说法,也很有用。
林庚先生认为《西游记》中的唐僧一行经过和大闹五庄观,来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后一次西行经过王母池偷蟠桃,那么网上认为的镇元子原型是“王母”的观点,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小说中多处提到了“昆仑山”和“西王母”等字眼。
同时,网上又有人认为,镇元子的原型是“吕洞宾”,看镇元子的打扮和做派,也有点像。
所以综合来看,镇元子应该是“西王母”和“吕洞宾”的一个糅合,即内是王母,外是吕仙,因此他才内有人参果树,外是道家仙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