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随笔/中国画的雪

 刘小明一点堂 2023-09-15 发布于江西

走进自然 采撷艺术

读书 | 漫游 | 写作 | 画画 | 视

-------------------------------------------------

砚·边·随·笔

中国画的雪

      要读懂一个民族的画,除了技术部分,更重要的是走进它的文化。

      传统中国文人,几乎都通书画。这可以透过他们的文章,感受的到。

      中国画里画雪,是不注重塑造的。相反,着墨太多,反而丢掉了格局。所以,现代画家,受西画影响,弄不懂这个。以为,越像越高级。

      中国画更像诗,不愿意说的太明白,一旦明了,便如白开水,没了韵味。中国画的格调也在此,不说透,又把理说的很透。

      钱钟书和傅雷是近现代,精通书画的文人。

钱对中国画的那几句评语非常精辟。着墨不重,用色不多,嗓门不大。

      文人画,其实就是中国画的一扇窗,时时给结壳的书画圈,吹进一些新鲜的空气。文人画多生涩,它要的也就是这个生字。文人画论技术,也许并不高级,但它始终不落入窠臼,不愿于世俗就犯。它像袁隆平保留的一些原始水稻,随时给转基因稻子,留住一点原始的活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