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事 || 荆浩《笔法记》讲录节选(一)

 慧然 2023-09-15

书画课为书院常设课程之一。每日课前,先生为学子讲授书画要论,或就各人近期状态提点一二,端在正所学之向度。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画非治学之必须,亦为治学之进路,明此而后学,不至流于造作,得一熟巧而反杀慧命。具画家之眼目,循书家之心迹,乃能游艺之藩。

荆浩,生于唐末,避世乱,隐居太行山之洪谷,号洪谷子,述《笔法记》一文,又称《山水诀》《画山水录》等。于此当思,学画,学其笔法乎?画山水,状其相貌乎?故录先生讲义,待善思者叩击。

Image

题:荆浩《匡庐图》

先生:前几日我们共学了“画有六要”,是哪六要呢?

学子:气、韵、思、景、笔、墨。

先生:还有呢?哪两病,轮子?

轮子:一个无形,一个有形。

先生:关键词要知道。我们今天继续。昨天我们学到了这段:

叟曰:“嗜欲者,生之贼也。名贤纵乐琴书图画,代去杂欲。子既亲善,但期终始所学,勿为进退。图画之要,与子备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先生:六要,既讲笔法又讲人,人当立于何处,所以它既是画品也是人品。尽管看起来,有六个重点,实际上是合而为一的。比如最后说“笔虽依法则,运转变通”,笔虽然有个法则,但是却是运转变通的。没有所谓凿凿的笔法,比如说苍老比柔软美一些,曲就比直美一些,西方美学是这样说话,中国人不这样说。曲未必就比直美,所以粗旷也好,纤细也好,俨巍也好,旷达也好,单独来看谈不上是美。美是在组合中呈现的。就像我们说,三两岁时,天真就是美,白发苍苍是岁月的美。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画论?实际上是明心的需要。这样我们画画就不至于刻意地去追求哪一种所谓的线条。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单独的线条的美。这样就不会被流俗带走。今天你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画室,只要有画家的地方,你都会听到有人讨论,你看这个线条,你看那个线条。如果你不具眼,就会跟着他们走;若具眼,你也听着,笑而不答。完全不是一个向度上讲话。

复曰:“神、妙、奇、巧。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奇者,荡迹不测,与真景或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谓实不足而华有余。”

什么是“神”呢?近乎无为之境,好像不画而画,任运成象。运,既是运腕、运笔,也是天运。一出笔就到,没有什么对错,无不是生发。“妙”者,什么是妙笔呢?一看就有经天纬地的感受,石涛称为“一笔开鸿蒙”,思经天地,书家说,“横如千里阵云”,像千里阵云一样。万类性情,无不俱在,文理合仪。文即是看到的那个痕迹、显象,理是他的理路,无论是文还是理,都合乎仪轨。

Image

题:梁楷《柳溪卧笛图》

什么是“奇”呢?奇者,荡迹不测,我们可以看到,像梁楷、法常这类画家,就画的很奇。包括像担当和尚,像徐渭,像后来的陈子庄,他们画的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难以名状。看着画得也不像,但又觉得特别好,出其不意。所以,“荡迹”,就是有荡恣之感,好像不正但是又不斜。与真景或乖异,画的好像看起来跟我们经验不符。你看担当所画的画,那树根本不像树,完全扎着篱笆,船都跑天上去了,空中忽然飘个石头。你看他的画,就觉得好像是不会画画的人画的。所以,担当的画不能学,你也没法学。

Image

题:担当《山水册页》

渐江的还比较正常,他不叫奇,叫异。像担当和八大的画,有时候,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了。按照俗情,你觉得他不合理。你看石壶画的鸭子,嘴跟乒乓球拍子一样,但他又不是故意装怪,他完全在真正的绘画的家法中,他不像后来根本不是画的装饰画,画奇怪画的那种。你一看就觉得有涵养,但是又很奇怪。所以这种画是他生命气象所使然,不是外在能学的。我前两天发了几张石壶的画给夏老师,一看完全不正当,但是它又不鬼魅,有神性。与真景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这种你没法正常思考,但他又有笔法。

Image
Image
Image

题:石壶绘花鸟

巧者,那就是一般的技巧了,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巧者已经品次比较低了。奇、妙、神,还是在品次之中。所谓巧者,就是雕琢,描的很像,假合大经,看起来很像,其实是假的。强写文章,看起来美妙,看起来文章华彩,全是假的,增邈气象。此为实不足而华有余,这种就属于虚夸出来的,功夫都用在描上去了。

“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用笔有势,我们称笔势。哪四势呢?筋、肉、骨、气,这既是说笔势,又是说色身。你看,有筋、有肉、有骨、有气。我们讲书法叫“颜筋柳骨”。用这个筋腱、肌肉、骨骼、气象,来比拟书法和绘画。我们讲用古法用笔,一曰,气韵生动,二曰,古法用笔,用能够见到的东西来打比方。

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突然有停笔的地方,笔绝而断,颜体字有这个气象。起伏成实谓之肉,有血有肉,很饱满,生死刚正谓之骨。就是那种坦荡荡,磊落落,笔笔很分明的样子。迹画不败谓之气,并没有懈笔,每一笔都好像有我们称为很精神的东西在。再饱满,水再大,它都有精神,不会有漫漶和败坏感,败坏就是腐烂了,所以叫“迹画不败”。我们今天看画,很多人画得油腻腻的,粘粘呲呲的,不够爽利。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墨大,既是墨太渍,一团一团墨珠,这就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一看萎靡不振的样子。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这都是就比方来说了。

Image

题:《颜勤礼碑》

大象:我可以问个问题么?什么叫笔绝而断

先生:这都是感受,不是技术。

大象:我感觉怎么好像是“笔绝而不断”呢?就是看起来笔没有连但其实不断?

先生:不,立马而止。所谓痛快,当断则断,这就有筋。你说的是另外一种,笔绝而不断,也不是不对。这个大体不可说,只能打比方,至于你是不是能感受到这个比方,跟学力有关。你要想把它坐实了,说到底啥意思,永远不可能。这东西只能是自我观照的,点到为止,不能说得再多了。等你在写的时候你会感知,什么叫笔当断则断,当停则停,等到了这个节点不再走,不然就会无限制地扯下去。即便是写行书或草书,都完全在很精微的控制中。这才叫能断,这断就是有恳切感,这断不只是我们想象当中的断绝哈。

如果呈现出忽然半截杠子,这叫截断,没有筋了。所谓有筋,就是看起来断了,但内在有一种力量在连着。颜体字就是这样,它每笔看起来像逗上去的,但是又有绵绵的筋劲在里面。这些不是我们一下子一定要体会多清楚,体会清楚,反倒把它当理论了。书论画论,是伴随着我们写字给我们一些感应,我们慢慢就会体会到。

Image

题:山林皋壤各有仪则

听打:明乘

校对:纯常

编辑:纯常

书院,天下之公器也,以躬行君子,学达性天为宗旨。不涉新旧、古今、东西之争。

书院学规:愧乎道德,依仁游艺。

纳学方式:自行束修,依礼申请,明志来学。

纳学条件:年满18周岁,好学笃行,独立担当,熟读四书老庄,勤于洒扫做饭者,皆可。

山长介绍:

张真,号连山,蒙城移村白果人,客休宁白岳,师武隆萧中胤先生,泾县查济修立书院山长。

山长寄语:唯学不能已。

人生之患,莫大于无常;人所当行,莫过于进学;安顿性命,立乎不测,方有颠沛造次之恬淡,生命之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