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你的“银牌心态”

 富书 2023-09-15 发布于北京

作者:阿岚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康纳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吉洛维奇曾和两名学生做过这样一项研究。

为了分析田径获奖选手的情绪表现,他们会根据选手们的面部表情进行打分:表情越开心,分数则越高。

记录发现,在比赛结果刚公布时,银牌选手的平均得分只有4.8分,而铜牌选手的得分是7.1分。

到了领奖时,铜牌选手的表情分还有5.7分,可银牌选手仅仅只有4.3分了。

最终,托马斯的团队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银牌选手的“往上比较”,使得他更容易出现失落和懊恼的情绪。

这种心理,后来被托马斯称为“银牌心态”。

要知道,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从过度攀比开始。

凡事总跟别人比,只会给自己带来超重的心理负荷,最终导致生活疲惫不堪。

不争不比,才是最正确的生活法则。

银牌心态,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在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自由滑项目比赛结束后,获得银牌的俄罗斯选手特鲁索娃爆发了。

她哭着说:“我恨这项运动,真讨厌,我希望我生活中从来没有过花滑。我再也不想去比赛了。每个人都有金牌,就我没有!

在领奖时,她先是不愿上台领奖,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才不情愿地站上了领奖台。

而反观旁边的铜牌得主坂本花织,笑得一脸灿烂。

对于坂本花织而言,能突破俄罗斯“三套娃”的重重包围,拿到一块铜牌,实在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而特鲁索娃的比较心态,就是典型的“银牌心态”。

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道: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

不可否认,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内在的潜力,但是一旦过分比较,就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

长期执着于和他人对比的人,最后只会陷入极度情绪内耗中。

知乎博主@快乐柳叶,去年偶然间遇到了原单位的一个同事。

他们在闲聊时,同事谈到自己去年也办理了退休手续。可是一打听,同事的退休金居然比他的多了三千多。

对此,他的心里很不服气。明明大家都是高级职称,同事还比他晚五、六年退休,凭什么退休金高这么多?

可其实,他的退休金并不低,而且之前他对于这个退休金也是感到满意的。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当你为自己涨薪3千元而心花怒放之际,得知同岗位的其他同事涨薪6千元,你之前的那种激动情绪,一瞬间就烟消云散,转而愤愤不平。

当你为孩子的成绩而开心时,听说隔壁家小孩获得了省级竞赛大奖,你就再也无法保持那激动的心情了。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处处和他人争高低

在盲目的攀比中,你的心理预期始终都高于实际的收获,这时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可这世上,比你优秀的人不计其数,你的短暂胜利,并不能带给你无限永久的优越感。

反而,你会因虚荣和炫耀,承受更大的风险和危害。

只有放下“攀比欲”,不把“人际比较理论”奉为人生信条,生活才会简单快乐。

懂得向内修行,是缓解焦虑的最佳良方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焦虑?”

有个高赞回答说:“焦虑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和真实拥有的无法一一匹配。

生活中,你总羡慕他人的才华、存款、工作,让自己的生活跌落深渊。

学会向内修行,而非向外攀比,才是成年人最难得的清醒。

在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许言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

在大学毕业后,她去了北京的一家公司里当客服。薪资不高,但她总想把老家的那些亲戚们比下去。

有次,许言给母亲打电话闲聊。她再三嘱咐母亲,去亲戚家做客时,一定要穿金戴银,可不能被亲戚们比下去。

母亲说,上次她给自己新买的包包,被表姐嘲笑是不知名的小牌子,价格不及人家的三分之一。

这话让许言火冒三丈,一顿数落表姐。电话结束后,许言越想越焦虑,心中极度不平衡。

为了让自己和母亲不被人看不起,她打肿脸充胖子,硬是买了更贵的包包和衣服。

后来,她为了赚更多的钱来买奢侈品,还加入了刷单群。结果,她的所有积蓄都被骗光了。

直到此时,许言才幡然醒悟。她意识到自己的攀比,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恶果。

渐渐地,她不再执着于奢侈品,选择购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

她也不再把心思放在亲戚们上,而是踏踏实实工作,不断去学习新的技能。

后来,她被公司评上优秀员工,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有位哲人曾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英雄。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都不一样,拥有的东西也参差不齐。

若我们一味与强者比较,只会越来越自惭形秽、焦躁不安。

与其在互相比较中筋疲力尽,不如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

只有不断向内生长,才能摒弃精神内耗,缓解心理焦虑,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

踩准节奏,莫做自己人生的差评师

“大姨妈”软件的创始人柴可,曾在网上分享过自己的创业心得。

他的父亲经营了一家药厂,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化学合成的天麻素。

由于自然的天麻粉需要人工种植,而且养护成本很大。

因此,这种人工合成药的出现,对价格昂贵的天麻粉来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绝大多数的药厂,这时都乱了节奏。他们纷纷停止种植天麻粉,选择用化学合成的天麻素来替代。

可是柴可的父亲,坚持人工种植,不改原料。

柴可也一度劝说过父亲跟上大家的步伐,但父亲仍然亏钱卖药。

结果后来,化工天麻素的市场逐渐减少,人工种植的天麻粉供不应求。

而柴可父亲的药厂,则受到了销售商和顾客的一致好评。从此,公司发展也越来越好。

而反观那些跟随大流的其他药厂,很多都因经营不善就倒闭了。

这件事情,对柴可的影响很大。后来,他自己在创业时,始终都坚持自己的节奏。

2014年,创业环境很好,资金充足。几乎9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在市场上大量投入广告,做推广宣传。

但柴可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创业节奏,他坚持要求团队在宣传上不能超预算。

后来,团队成员进行多次头脑风暴,想出了不少好主意,项目流量也越做越大。 

再加上投资在产品研发上的大量金钱,使得APP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服务也更加专业化。

柴可说:“创业不能因为环境浮躁或者资本推动,就丧失自己的节奏。跟着走最容易'打死结’。 

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不可能与所有人的步伐都一致。

有人20岁出头就已经娶妻生子,也有人30岁还在浪迹天涯;有人30岁功成名就,也有人60岁大器晚成......

你若步履不停地匆忙赶路,只会打乱自己原本的计划,结果往往容易被带跑偏。

只有找到自己轨道的运行节奏,方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余生,无须仰望别人,做自己的摆渡人,掌好自己的舵。

莫言曾在《晚熟的人》的采访中说道:“一个人最为清醒的自觉,是知道自己的位置。”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迷失自己。

人生的诸多烦恼,其实都是比较惹的祸。

实际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点个在看,愿你找对节奏,踏实做自己,活出独有的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