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文化人间情报学|入试完全指南

 33yrgbyszk3vn0 2023-09-15
图片

我是Minos,目前就读于东京大学情报学环文化人间コース修士课程。

本科毕业于国内某传媒院校,工作多年,国内直考22年冬入试合格,23年4月赴日入学。

东大情报学环是一个文理综合的学院,涉及研究方向非常广泛,相比其他学校出愿材料较为繁琐(尤其是文人コース),下文为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总结的入试指南,希望能给备考的同学、尤其是社会人同学一些参考。

解读情报学环

入试指南

备考思路
事前联络

关于研究生
出愿材料
面试经验

总结

01

解读情报学环

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这个超级长的全称实际上是两个组织,情报学环(III/Interfaculty Initiative in Information Studies)是教员所属的「研究组织」,学际情报学府(GSII/Graduate 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Studies)是学生所属的「教育组织」。但实际上日常在学校非正式场合也是随便用大家都懂,后文统一简称“学环”。

“学际”两个字很好的说明了这个大学院的特色,就是学科交叉。相比其他学院专注某个领域纵向钻研,学环还同时强调跨学科视野,这一点在入学后的必修课程中也有体现。学环下设6个コース,涉及人文社会、理工甚至艺术等诸多方向的研究领域,其中社会情报、文化·人间情报和Asia情报社会这三个コース更偏向人文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教授都是文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时,学环的教员分布也非常有学际特色。既有基干教员即专属学环的教授们;也有很多流动/兼担/授课/特任教员,这些教授可能同时属于两个学院,或是是来自其他大学或机构单位的教授。另外,有部分教授兼任多个コース。

02

入试指南

备考思路

① 明确入试路径

如前文所述,学环教员分布也具有学际性,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报考某个教授,ta同时属于多个学院的话,可以参加不同学院的入试;ta兼任多个コース的话,可以选择不同コース出愿。

由于不同学院、不同コース的考试、出愿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但要注意的是,不同学院的考试可以同时参加,学环出愿不能并愿。

所以备考第一步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的方向,找到目标教授,针对教授的担任情况明确入试路径。

另外值得社会人考生关注的是,除了ITASIA之外的5个コース都有针对具有实务经验的社会人开设特别选考,考试方式和一般选考一致,但每个コース对于社会人的经验要求、材料要求各有不同,以文人为例需要提交能够展示在相关领域取得业绩或成就得作品集。

② 研究计划中心

近几年学环入试取消了笔试(23年夏入试依然没有笔试),书类选考+面试的模式一方面非常友好国内直考,另一方面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注意我的意思不是说不用学专业知识,而是不需要大量背诵等进行笔试的应试准备,相关知识重在理解和运用,我个人认为是相对轻松的。

于是研究计划书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完全转专业的同学,可以直接从研究计划出发,一边写一边补充相关知识,缺啥补啥,不要过于纠结先学所谓专业知识迟迟不动手,研究计划是只有写了才知道行不行、一边写一边推翻一边重建的东西。

写研究计划也不必过于内耗,教授都很清楚本科毕业是什么水平,重要的是在研究计划书里表现出你是一个有想法、有研究能力的人,所以一定要逻辑通顺、观点清晰、方法合理。

最后,考试方式每期都有可能变化,具体还需针对考试形式制定合理规划。

图片

事前联络

学环出愿完全不要求事前联络,但是我个人非常建议出愿前先和教授取得联系。

其实学环一直很积极和考生交流,每年夏、冬入试前都有分コース的说明会(近年都是zoom形式),备考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应看尽看,虽然每个教授出场时间不长,但比起看网页文字描述和论文等材料,会对教授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且在说明会上就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可以好好把握。

而且学环的教授大部分都很亲切,所以不要有心理压力,可以和教授沟通研究计划和入试路径(从哪个学院哪个コース考都可以问问教授的意见),有些还会让备考生旁听zemi、直接做发表让在学生给建议(没错就是我们教授… 主打一个大好人)。

图片

关于研究生

学环完全可以直接考,研究生不是必须路径,我和身边很多同学都是直考合格的,学环研究生与否的身份对合格没有影响。

不过学环的研究生制度很灵活,不强制要求上课(相比有的学校对研究生也有课时要求),对于希望申请的同学我认为也是个好选择。

另外研究生和修士是可以同时出愿的,我去年也没敢想能直接合格修士所以也申请了研究生,邮件和学务确认过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都合只能选一个offer(废话…)。很抓马的是其实我研究生没有合格,当时timeline是这样:

22.10.28 学环研究生出愿

22.12.7 学环修士出愿

22.12.9 学环研究生不合格通知

因为研究生和修士出愿用的是相同主题的研究计划、报的同一个教授(不过出修士的版本大改过),我以为研究生都合不了那修士肯定凉了,没想到后来收到书类合格通知。分享这个经验是想说研究生不合修士合的情况也是有的,千万不要提前放弃。

出愿材料

学环尤其是文人コース的出愿材料比较多,但是可以全部电子版提交就很友好。毕业证明、学位证明、成绩证明这三样提交英文版即可不多赘述,研究计划见前文,关于其他材料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① 语言成绩。学环不要求日语成绩,没有N1也能出,只需要填写一个《日语学力证明书》,可以请日语老师填。英语成绩则是必要的,最简单的就是准备托业。

② 自己推荐书。这就相当于Personal Statement,可以附加实绩作品,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自我pr机会,最好多多准备,我当时传了本科毕业论文、CV和作品集(主要是工作项目)。

 研究成果物。 这是只有文人コース要求的一项材料,需要特别注意。

在今年的夏入试出愿要项中对这项材料的描述为“必须是能够评估申请人研究能力,并且与研究计划相符的学术文章,任意格式10页以上”。另外可以追加其他作品集。

如果有符合要求的、发表过的文章,可以标明发表记录直接提交;如果是未发表过的文章,比如毕业论文、学年论文、职务论文等,还需要在推荐信中附上指导老师、单位上司等的客观评价。

 推荐信。因为需要写推荐的老师通过学校发送到ta邮箱的链接上传,所以一定要提前和老师沟通好千万不要踩点错过ddl。

⑤ 注意!所有材料的语言,都是可以日语或者英语,也就是说,学环除了ITASIA的另外几个コース,虽然不是英语项目,出愿和考试也是可以全英语完成的。所以大可以扬长避短,像我日语一般更擅长英语写作,大部分材料就是英语的,但因为之前考其他学校做了日语的作品集,混着交也没问题,学环真的特别宽容。不过还要考虑所报考教授和研究室常用语言,我有同学一句日语不会考进来的,他研究室是日本人教授但全英交流就完全没问题;如果日后不是全英语学习环境,还是比较推荐使用日语。

面试经验

其实我至今依然觉得自己面试面得很烂,都不知道怎么合格的(笑)

姑且列一些我认为重要的点:

① 文人的面试是15分钟内发表+15分钟左右QA。15分钟的个人发表时间似乎是所有コース里最长的,需要做很充分的准备。虽然PPT不是必须的,当天也遇到没有PPT干讲的狠人相当佩服,但我个人建议一定要有PPT,考官才能更清晰接收你的发表内容。PPT制作也要讲究一些,最重要的还是结构清晰和逻辑自洽(前社畜技能大爆发),我做PPT的过程几乎是把研究计划又改了一遍。

② 问题总是很难预料的,但学环的面试绝对没有计划书之外的无关问题,这些就不用准备了。最要紧的还是了解透计划书,涉及的背景知识、用到的理论/模型/方法等等,都要烂熟于心。

③ 单独拎出来提醒的一点,一定要整理先行研究,根据我和其他同学的经验,面试教授超爱问读过的先行研究以及和你的研究的关系,最好是在PPT里准备一个隐藏页以备回答。

03

总结

作为好几年没读过书、背景也很一般的社会人,一开始根本就没敢想考东大学环。感谢小圆的鼓励,以及自己的努力和幸运,收到合格的时候在想这是在演龙樱吗hhh

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脚踏实地往前冲,去往自己追求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