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学习: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0 版)

 新用户98808301 2023-09-15

漠言漠语


转自《江人医重症》,转载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世纪中叶,重症医学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年轻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之一。198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与国际理念接轨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加强医疗科,后更名为重症医学科。

近40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我国重症医学在学科建设、诊疗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完成住院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的同时,重症医学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重症医学科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最为重要的平台学科之一,汇集了医院病情最为危重的患者,同时也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自从80年代末开始,当时的卫生部在颁布的医院管理建设相关文件中,即纳入了有关ICU的基本要求。2009年1月19日,国家卫生部发布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2月13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发布,对于规范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健全规章制度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重症医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必要对《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进行更新和完善,助力重症医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组织国内多名专家,梳理了既往政策文件中有关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了我国重症医学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了国内外有关重症医学医疗护理质量的各种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0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漠言漠语


根据各位的需求,本公众号形成了《质控人荔枝微课》《医院评审标准法律法规汇编》《质量控制指标整理汇编 》《质量控制专家共识汇编》、《质量管理工具制作模板及教程》、《卫生行业标准整理汇编》、《临床用血管理资料汇编》病历质量管理资料汇编(点击文章名即可打开链接),希望各位珍惜漠之千辛万苦搜集、整理的资料,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