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惬苏61 安国寺:苏轼的黄州身心洗涤所

 无犀之谈 2023-09-15 发布于北京

苏轼在黄州有几处重要的坐标,一为雪堂,二为临皋,三为定惠。这三处坐标共同的功能属性都是居住。在这几处坐标之外,另有两处更加重要的精神坐标,一为赤壁,二为安国寺。

赤壁自不待言,安国寺的重要性绝不逊于赤壁,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确认。

首先,安国寺是苏轼抵黄暂寓定惠院时期最重要的身心洗涤地。

在古代,佛寺有供百姓沐浴的功能,苏轼常去的浴室就在安国寺内。

而在精神层面,安国寺给予苏轼的启发更加深远。

其次,这里是苏轼春游的必游之地。

每年春天,苏轼都陪同黄州太守徐大受到安国寺春游,并在竹间亭饮酒,亭下有新鲜的茶叶,他们现采来烹茶而食。

(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食之。)

安国寺始建于南唐元宗李璟在位期间的保大二年(944),距离苏轼抵黄时,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悠久历史,此寺初名护国寺,到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皇帝赐名安国寺,并翻修了寺院。

在江淮一带,每年正月,百姓们总要到寺院聚会郊游,祭祀瘟神。安国寺就是黄州百姓常去的一座寺院。

注:在苏轼的记载中,安国寺的始建年份与明人所撰黄州府志中的记载有些出入,依明人记载,安国寺建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

元丰七年(1084)四月初,苏轼离黄前夕,安国寺的方丈继连向这位文坛领袖提出,希望能为安国寺写一篇文章。

继连是苏轼非常敬重的高僧,他住持安国寺的第七年上,皇帝赐衣,又过了七年,皇帝赐号,他决定谢绝,弟子与当地百姓请求他收下,他只说了八个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只有知足才不会受到羞辱,人只有知进退才不会有危险。

苏轼对这句话深以为然,自省之下,自愧弗如。

苏轼在《安国寺记》中,用了很大篇幅回忆自己初抵黄州时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之前《黄苏篇》中多次提到的“自闭症”“闭门思过”“昼伏夜出”等片段

元丰三年(1080)的那个春天,可能是苏轼一生中最晦暗的一个春天,春光灿烂,春花烂漫,他却没有一点心思游赏,反而在一次次地深夜出游中,为自己在诗案中的大劫难总结出一个非常消极的原因:

“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比较直白的翻译就是,世风日下,正不压邪,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病,没治了,不如了却尘缘,皈依我佛罢了。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人的消极心态,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或缺乏足够的自驱力去疏解,只会在心态上越走越窄,最后走到死胡同的尽头。公号:无犀之谈

在诗案前,苏轼是一个乐观而乐于愤怒的青年,及至中年。

在诗案及在黄州第一年之后,苏轼依然是一个乐观的人,但却变得不那么容易愤怒了。他在思考问题、处理事务时,当然还是不太擅于游走两边,但至少在表达的出口处,有着继连大和尚的八个字为他把门: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安国寺在黄州城的南郊,寺院中有茂密的竹林,还有池塘和亭阁台榭。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苏轼原文中用的是“亭榭”,从字面意思看,当年的安国寺内应该是有一处比较高的楼阁建筑。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中国古代建筑几个形态之间的区别。

阁,就是二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但它不是楼。

今人将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如果仔细分辨,这样的统称是不太讲究的。

楼与阁都是高层建筑,但楼的高层四围是封闭的,而阁则是开放式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苏轼记载了安国寺内有阁,阁上还有榭,也就是建在阁之高层的开放式客厅。

总体上讲,安国寺内的这处高阁,虽然不一定宏伟,但想来不会太过寒酸。

从元丰三年的春天开始,苏轼每隔一两日,便会去安国寺焚香打坐,默默地思考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及过失,直至忘我。每次打坐之后,他的状态都会变得特别好: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所谓翛然,就是超然洒脱,无拘无束。

每次去安国寺,苏轼都是早去晚归,四年多来,常以此为一乐事。

(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这些事情,都被苏轼记载于《安国寺记》中。

在身体上,安国寺能让苏轼“岂惟忘净秽”,在精神上,则让他“兼以洗荣辱”。

因此上,称此寺院为苏轼在黄州最重要的精神坐标,并不为过。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

始至今已两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