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燃那团火焰

 飞翔1998 2023-09-16

前沿,我以前直播的时候提过,我有个高中同学,她从高中就把孩子送到海外读书,过程十分曲折,后来成功考入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个故事十分励志,所以我也一直催她分享这段经历。那么终于等到了对方给我的分享。由于这位家长不是自媒体从业者,写的并没有经过特别的润色和修饰,但我觉得胜在原汁原味,全文转载给我的读者,希望对我的读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以下全文引用,未作删改。

女儿今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一暑期,我身边的朋友都很想了解女儿一路走来是如何走进美国公立牛校的,今天也是动笔总结一下女儿从小学到大学一路的经历和选择。女儿小学按照当时的政策在户口所在区(教育最好的区)交了一些赞助费进入了重点小学,这个学校教学方法很传统,就是作业多卷子多,所谓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很少。一个年级12个班,每次考试也是年级里面各班排名,整体的氛围比较卷,当然跟现在比卷的程度要差一些的。对于女儿未来学业的考虑从我本人就是一直抱着大学要出国读的念头,所以在她还小的时候,小学阶段带她去欧洲美国旅游,让她提早感受国外的氛围,记得去美国那次,我的发小开车带着我们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女儿在校园里玩的不亦乐乎,也去到了一个学院的图书馆里看到资深的教授们在看书查资料,那种古老建筑里安静祥和的气氛我觉得去过的人都会受到学习氛围的感染。校园里草地上树上的小松鼠与人们共同享受着那种幽静和自然。在校园里待了半天给女儿也讲了很多,应该是在她幼小的年纪里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再后来当身边老人问到孩子以后打算上什么大学时,她的答复一直都是我的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其实女儿只去过那一所美国大学。

小学毕业按照当地当年的政策,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是提前招生的,因为我们计划是大学要出国读书,所以语言关要尽早过,所以就选择走提前招生的升学渠道,在证书等硬件条件筛选过后女儿顺利入围第一轮,在第二轮的面试考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女儿顺利的进入的这个学校并放弃了优先选择小语种的机会直接选择了英语(后来回想也许应该选择一个小语种法语或西班牙语作为主修,英语辅修会更好一些,)。三年的专业的英语学习确实让女儿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在此期间她喜欢上了英文辩论和演讲,参加了很多比赛也拿了一些奖项。初三的时候,学习非常紧张,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作为初中直升高中的参考成绩,所以一刻不能懈怠。一天女儿回来兴奋的说在学校听了一个学姐的讲座,这个她初中学校的学姐那年已经考入了普林斯顿大学,说的时候眼睛里冒光,我现在还记得她当时的兴奋的神情。说是学姐初中毕业去到了香港读UWC中学然后考取了普林斯顿大学。UWC是什么学校?从来没听说过,我开始上网查询,这个学校在全世界18个国家有校区,当时觉得这个学校太不一般,应该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的到的,国内常熟的校区很新,条件很好,费用也很高。网上对这个学校褒贬不一,我查询并了解了很多学校相关的,但并没有什么想法。(这里面插一句,我是一个特别爱查询信息了解新鲜事物的妈妈,有关教育的学校的语言学习的未来规划相关的很多我都喜欢查询喜欢了解,不知道未来是否会用上,但就是喜欢了解。)初中毕业女儿顺利的进入了留校名单,本打算三年高中继续在外大附校读书然后高三申请国外的大学。就在提前锁定留校这段时间,我一直关注的UWC学校有消息要在北京开新生宣讲会,我回家顺嘴一说,女儿要求一定要去听听,她觉得这是她冲击梦校最现实的跳板。为了满足她我决定带着她去深入了解一下,但根本没想过要去这个学校读书。

北京的宣讲会由校长王毅和外方校长宣讲,最后环节场下可以提问,女儿积极主动英文提问,毫不怯场,自信大方,我坐在旁边已默默的决定应该让她去试一下,也许这是更适合她的教育模式。后来开始申请流程,形式完全和申请美国大学一样的,要写很多文书,当然学校成绩和标化成绩都是加分项,申请提交后终于拿到了面试的机会,这是第一步的胜利,按照面试邀请的日期我们到了常熟校区进行了整整一天的考试,笔试面试小组活动等各个环节,家长可以参观校园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一天的考试结束,女儿一晚上都很兴奋,她描述着如何喜欢这个学校,描述着面试和小组活动的各个环节自己的表现,她很渴望被录取。接下来大概等了1-2个月(具体时间我忘了)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兴奋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常熟UWC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各种活动会议学习考试,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据她讲是累并快乐着。临近年末女儿提出想第二年和第三年去国外校区学习,看着女儿的自信和执着,我们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按照流程她申请了三个校区,最后如愿被第一志愿的波黑校区录取了。接到这个通知女儿非常开心,但我们作为家长各种的考虑和担忧开始不断的涌现,就在这段时间,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始了,后来也正如大家所经历的,从国内疫情的开始到国外疫情的来势汹汹,我们开始家庭会议讨论下一步到底该如何走,总之那一段时间真的很煎熬,不知该如何选择。最后也是女儿自己决定要去波黑求学。202010月晚于开学时间2个月女儿到达了风景秀丽的波黑小城莫斯塔尔,据前几届去过的家长讲,这个小城很像云南的丽江,本应送女儿去高中就读,疫情耽误了太多。到达波黑正式海外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学校里不断的有学生因感染被隔离,但外国学生对这些防控措施非常不以为然,各种活动聚会一样没少。刚入学的半学期,女儿新环境的各种不适应,疫情的影响,入学晚错失与新生的破冰活动等等,导致她心情一直不太好,我只能远程的各种开导,担心也心疼孩子,但是已经选择了这条路,还是得坚持走下去。我当时感觉女儿好像经历了当年的上山下乡,绝对是人生的一段历练。第二学期开始女儿逐渐适应了环境,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小城,开始结交很多朋友,参加很多活动。两年时间过的很快,第一年暑假正赶上国内疫情平缓的一段时间,经历了两周的异地隔离终于回家过来暑假。第二年就是IB的最后一年,学业特别的忙,再加上大学申请,基本每天都在熬夜,整个的申请季应该也是在巨大的焦虑中度过的。我只能远程给一些精神上的抚慰,其他的真的帮不上忙。

申请结束,女儿心心念念想去的杜克给放入了等待清单中,英国申请的学校基本都拿到了offer,美国拿到的offer中女儿纠结加州伯克利和以色列与哥大的2+2项目,她有想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再一次去经历各种的不同,以满足她的好奇心和探索新鲜事物,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风。也是又一次的家庭会议,各种说服,最终她决定去加州。

以上是一路走来,她的也是我的心路历程,是她成长路上的各种经历,需要做出的各种选择,也是做出决定后的各种适应,公立外语学校-外省市的国际学校-东欧小国的国际学校-美国公立大学,2016-2022年(12-18岁)陪伴着她,看到了她的成长和不断的成熟。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按照自己意愿安排自己生活,希望她一切平安顺遂


以上是这位同学家长的记录和总结,下面说一些我的分享。

我在我的知识星球里分享过一句金句,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那么有读者找到了来源,'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 古希腊哲学家 普鲁塔克。(出处或有争议,不过不影响其意义)

当孩子有目标,有追求,有向往的时候,家长其实做好支持和辅助就可以了。而家长真正要做的,其实就是尽早给孩子点燃那团火焰,让孩子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当然,我知道,凡事因人而异,很多事情也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比如N多年前我也曾经带我女儿去过斯坦福的校园,希望给她种下一些期待和向往,然而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正因为不简单,才需要家长更要有耐心,能从更多不同角度,去挖掘孩子心中的热情,去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也与诸君共勉。

本文前3天赞赏将全额转发给引用分享之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