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满分扎堆,高中老师却抑郁了:孩子门门满分进来,马上要被自己教成不及格了……

 舍得付出 2023-09-16

作者:小树妈妈

来源:成长树(ID: chengzhangshu99)

前两天刷微博,我看到这么一条截图,觉得特别值得和大家聊聊。
图片
这是一位妈妈关于初高中学习难度差异过大的吐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初中三年,她儿子数学每次都是年级第一,但进了高中第一次考试,满分150的数学,孩子只考了72分。

周末孩子还跟妈妈抱怨,说自己一张数学卷子7小时都没有弄明白。孩子内心很气馁,也很受打击。”
有网友评论说,这怎么可能呢,初中好的到高中不可能差成这样。
但是我一个做高中老师的朋友说,这种情况还真的有,而且这几年还越来越多。
初中的学霸其实也分两种,一种孩子自驱力强、悟性高、天赋高、思维成体系,这类孩子初中成绩好,高中也不会差。
还有一类孩子,是在考试区分度不高的情况下,靠父母监督、死记硬背、刷题抢跑的逼出来的成绩。
这类孩子到了高中就很吃亏,也被称为“隐形中等生”。他们的共同点是中小学的时候成绩偏上,但是到了高中,成绩开始下滑,甚至有直接崩盘的。
现在流传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中高考制度,就是专坑中等生。说得也是这类孩子。

图片

为啥说中考制度

专坑中等生?
很多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中等偏上,到高中下滑,并不是说他们努力程度变低了,而是现在的中考制度下,把这类孩子死死的框在了一个狭窄的小门里。
记得去年中考成绩出来后,高分遍地都是。当时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说:现在最忧愁的,就是高中老师了。
因为他们面临的是:
“孩子们门门满分进来,马上要被自己教成不及格了,想想压力大得睡不着。”
图片
这个段子其实就暗藏了两个信息:
· 门门满分,说明中考本身难度并不高,没有区分度。
孩子只需要肯努力,刷够题,再细心一些,总是没问题的。
甚至当牛娃粗心的时候,可能还考得不如普通孩子们。
· 高中要被教成不及格,说明初高中教材衔接不上,知识处处都是断层。
首先是知识体量上的断层。
如果要量化不同阶段孩子学习的知识,那么小学是1,初中是5,高中就是30。
以前知识量少,哪怕孩子不是特别拔尖,也能学一遍、再学一遍,靠刷熟练度提分。
但到了高中,可就没这个时间“磨洋工”了。
大家可以想一下,同样3年时间,要学的东西却翻了几番,老师授课速度肯定会大大提升,不然讲不完。
所以上了高中,我听到身边娃抱怨最多的一句就是:“跟不上,老师讲得太快了!”
图片
其次是难度跨度特别大。
今年的高考一模结束后,有个帖子特别火。         
一个刚刚考完的女生,因为考试难度过高,直接开始怀疑人生,自我否定。
图片
小姑娘说:自己中考是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考进来的,目标是南开。
结果勤勤恳恳学了3年,掉到全班倒数,连重本都上不了。
光数学一门就能和别人拉开70分,整个人都绝望了。
这种成绩上的断崖下跌,就足以见得初高中的知识难度差异有多大。
面对这种情况,真正聪明的娃,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真正不努力的娃,家长也容易认命。但是那些肯努力,又资质平平的中等生比较惨了。
因为中考知识难度并不高,为了拉分就得拼命扣细节。
这就导致孩子把精力都放在了大量刷题、形成肌肉记忆,没办法去顾虑什么思维之类的问题。
图片
虽然能顺利度过中考,但这也给他们的高中学习埋下了隐患。

图片

中等生自己埋雷:

身体努力,思想懈怠
除了现在的应试制度,本身就对中等生不友好之外,孩子本身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这类“中等生”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 学习是挺努力,也挺配合的,但主动性不强
· 讲的时候一听就懂,一做题就废
· 考试成绩很不稳定,或成绩稳定,但每次出错点都不一样
其实归结下来,就是“懒”。
不是身体上的懒,而是思维上的懒,缺少复盘和路径规划。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基础薄弱在哪儿,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01基础不扎实
我看过一个很火的经验分享贴,投稿人是北京某普通中学的中等生。
但初三一年,这娃靠调整学习方式,考进了号称高中版清北的人大附中,后来更是直接考上了清华。
这个帖子里,有这么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
数学成绩无论怎么努力,一直稳定在105-108分以后,他一度觉得这就是智力差距。
但后来经过一位老师指导,他的数学居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位老师干了啥?其实扔出厚厚一沓基础题,让孩子去刷。
孩子刚开始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些自己肯定都会做。
结果一做,才发现自己真的有不少知识没掌握好的。
就像他后来总结得那样:
“整个初中阶段本身就没什么难题,中考所考核的,不能说全是基础,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基础。

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所谓难题,也是很多基础的元素放在一起而已。”
现在很多孩子的问题是,觉得自己都掌握了,丢分只是粗心而已。
其实咱们都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粗心,就是学得不扎实。
图片
02懒得思考
帖子还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孩子肯吃苦,基础很扎实,但成绩还是上不来?
这个孩子说:
“其实苦学和懒并不矛盾。现在很多人会大量刷题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或思路,但没有自己的思考,不会从知识出发理解题目的考察点。”
所以基础打好后,他又做了这样一件事。
拿一道有挑战性的题,按考查知识点分成若干小部分,一一做好记录。
慢慢的,他总结出了初中做题的10个模版,每次遇到同类题,就会条件反射想到对应的解题思路,或者结合起来,题目也越做越轻松。
很多初中表现不错、高中滑坡的中等生,都是靠别人“喂饭”的。
咱们提过,高中和初中授课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速度快!
高中老师为了赶进度,不会像初中那样,把每个考点可能出现的每类题型掰开了揉碎了一一拆解给你。
如果一个孩子自学能力不强,没能把学到的知识整合成自己的体系,到高中就特别容易吃亏。
图片
写到这里,真是感觉咱们这届家长和孩子,真是挺累的。
但累归累,咱当爹妈的,还是要尽量给孩子开辟一条尽可能科学的道路。
结合自己和身边朋友、老师的经验,我总结出这么几条:
1、小学
比起某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条件的话,一定要把语文和英语阅读量赶上来,因为初中大概率要折腾数理化。
2、初中
比起难题和拔高,更重要的是夯实孩子的基础,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平时做题尽量别省步骤,因为中考难度区分不出来,细节是最扣分的。
3、初高中衔接
如果孩子提前被心仪的高中锁定,或者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且学有余力,当然要赶一赶。
其他情况,我还是建议以应付中考为主,知识衔接放在初升高暑假,也为时不晚。
毕竟,先把眼前这关过去再说,大家觉得呢?

来源:成长树(ID: chengzhangshu99),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